杨荫浏

✍ dations ◷ 2025-07-23 14:12:38 #1899年出生,1984年逝世,杨姓,无锡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友,光华大学校友,中国音乐学家,中华民国大陆时期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音乐家,中国基督徒,金陵女子

杨荫浏(1899年11月10日-1984年2月25日),字亮卿,号二壮,又号清如,中国音乐史和音乐理论家,对国乐的保存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人擅弹琵琶及三弦等中国乐器。

杨荫浏出生于光绪三十五年十月初八(1899年11月10日)江苏无锡留芳声巷, 与杨绛同族、更与杨荫榆同辈,母亲钱淑珍是钱基博的叔伯姊妹、哥哥杨荫溥后来成为了经济学家。 幼时在家和私塾中接受传统教育,6岁开始向邻里学习江南丝竹。待到青少年时期,杨荫浏先后在无锡东林小学和师范接受教育。1911年师从吴畹卿在无锡的天韵社学习唱昆曲及琵琶、三弦,直到杨荫浏二十七岁左右吴畹卿去世为止,二人都保持着师生关系, 他实际上也是天韵社的最后一代传人。同时,杨荫浏在12岁时从美国女传教士郝路义(Louise Strong Hammand)学习钢琴及西方音乐理论,二人关系十分密切,杨荫浏自述曾叫郝路义干妈。1920年加入中华圣公会成为基督教徒。 1921年自无锡第三师范学校毕业。

1923年至1925年进入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经济系与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但在1926年辍学,辗转在无锡、宜兴担任中学教师,1928年还在宜兴中学教书的杨荫浏被任命为“中华圣公会统一赞美诗委员会”成员,参加圣公会的赞美诗编辑工作,同年秋辞去宜兴中学职务开始专门编写赞美诗。1931年编成《颂主诗集》,在教会内部刊印。不久中华基督教会联合中华“六公会”组成“联合圣歌委员会”,杨荫浏亦是32名委员会成员之一。 1936年至1937年任北平哈佛燕京学社音乐研究员、1940年代担任国立音乐院国乐系与金陵女子大学音乐系教授,亦曾在担任礼乐馆编纂、乐典组主任等职。1945年抗战结束后随国立音乐院前往南京,此时接到哈佛大学去教授中国音乐史的邀请,但认为“脱离了中国音乐的实际环境就无法研究中国音乐的历史和现状”而拒绝。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荫浏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担任教授,后来历任音乐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与吕骥、李元庆并称音乐研究所的“三驾马车”。此外也担任过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1950年暑假和表妹曹安和一起到无锡给阿炳录下了名曲《二泉映月》。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被下放到干校。 1980年左右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1984年2月25日在北京病逝。

杨荫浏专攻中国音乐史、乐律学与民族音乐研究,做过大量的中国民乐搜集、整理以及研究工作。同时他也试图融合中西音乐理论并解决民族音乐古今脱节的现象。在1949年之前,杨荫浏就整理了很多民族音乐书谱,包括《雅音集》、《笛谱》、《箫谱》和《文板十二曲线谱》等,其重要著作《国乐概论》与《中国音乐史纲》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此外,杨荫浏曾师从心理学家刘廷芳、物理学家丁燮林研究声学,为民族乐器与乐律研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完成的主要作品为1982年著成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此外还进行过姜白石词谱译解、古乐器考古与测音研究工作等。晚年总结平生所学得出《管律辨讹》、《三律考》。 中国音乐史在他一代几于大成,杨荫浏自己曾说:“我希望以后的年轻人,不要再去编中国音乐史,你们不可能达到一个我这样的程度,你们应该去搞断代史和专题。”此外他对当时流行音乐界颇为反感,曾批评“交响乐、歌剧才是资产阶级的东西,资产阶级瞧不起邓丽君这样的东西”。

相关

  • 爆炸极限点燃在空气中的气体,气体可能会引爆,或者会很快停止,这种情况是由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来决定的。当气体浓度太低,没有足够燃料来维持爆炸;当气体浓度太高,没有足够氧气燃烧。气体只
  • Smartbooksmartbook是一种介于智能手机与上网本之间的移动设备。这个概念在2009年六月由高通公司发表。smartbook 通常使用 5-10 吋的屏幕,使用触屏或实体QWERTY键盘。它长期保持引导,
  • 路环路环(葡萄牙语:Coloane)古称盐湾、盐灶湾、九澳岛或阿婆尾,因东北角之九澳湾与岛上九澳山而得名。此外,路环的葡文名称,有人认为是音译自该岛的粤语古称“过路湾”。现在是澳门的
  • 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又译无形之手)是出现于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第4篇第2章以及《道德情操论》第4篇第1章中的一个词句。虽然在其《国富论》与《道德情
  • soc.culture.chinasoc.culture.china(简称SCC),有关中国的最早的网上论坛。1987年11月建于Usenet。使用语言主要为英文。
  • 绿庄事件绿庄事件(日语:みどり荘事件),是1981年在日本国大分县大分市所发生的杀人事件,或称为大分女子短大生杀人事件。由于对犯人的追诉权时效已于1996年6月28日到期,故本案已成为悬案。
  • 陈四宾陈四宾,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同年接替鲍奇模任南直隶上海县知县一职。崇祯元年(1628年)由陈昌胤接任。
  • 谷神星地质谷神星地质是针对矮行星谷神星的表面、外壳与内部构造的研究。谷神星的光谱遥测资料显示它与C-型小行星类似,但它的光谱却有其他C型小行星不会出现的碳酸盐与黏土特征,因此有
  • 台湾水鹿台湾水鹿(学名:,英语:Formosan Sambar Deer),又称四目鹿、史氏水鹿,是一种在台湾特有的水鹿亚种,是台湾最大型的草食动物,会进行季节性的换毛以伪装,夏季体色较淡,为黄褐色,冬季则为暗褐
  • 保罗·亨特 保罗·艾伦·亨特(Paul Allen Hunter,1978年10月14日-2006年10月9日),是一位英格兰职业斯诺克选手。保罗毕业于英国利兹的一所高中。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亨特花了很多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