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罗姆

✍ dations ◷ 2025-10-30 03:26:55 #1887年出生,1934年逝世,纳粹德国政府部长,纳粹党党员,德国LGBT政治人物,巴伐利亚人,德国遇刺身亡者,纳粹德国国会议员,纳粹党早期领导人,冲锋队成员

恩斯特·朱利叶斯·甘瑟·罗姆(德语:Ernst Julius Günther Röhm,1887年11月28日-1934年7月1日),是德国纳粹运动早期高层人士,有同性恋倾向,冲锋队的组织者,在1934年“长刀之夜”被希特勒谋害,希特勒捏造说罗姆有政变图谋,即“罗姆政变”(Röhm Putsch ,又译“罗姆暴动”)。此后,纳粹便越发走上了独裁专制的道路。

罗姆出生于慕尼黑的一个铁路警察家庭。他年轻时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由于面部受重伤而留下疤痕。战后加入反共组织自由军团。1920年加入纳粹党,协助希特勒组建冲锋队。

1923年的啤酒馆政变失败后,罗姆于次年被法院判处入狱15个月,但在判刑后随即获释,条件是保持行为良好。

罗姆曾出国到玻利维亚担任军事顾问,后来接受希特勒的邀请返回德国,于1931年初出任冲锋队参谋长。

罗姆及冲锋队以“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先锋自居。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后,罗姆及冲锋队期望德国会推行激进改革,同时为他们带来更大权力和回报。

罗姆当时是纳粹党内社会主义派系的最重要人物之一。他们大致上抗拒资本主义,提倡把主要工业企业国有化,扩大工人的控制权,没收旧贵族的田产然后再分配,及社会平等。罗姆提出针对“反动派”的“二次革命”,正如纳粹党以前对付共产党人及其他政敌那样。

那些协助希特勒取得政权的商界人物对罗姆的主张感到不安,希特勒迅即向商界保证不会有二次革命。许多冲锋队员出身于工人阶级,支持推行社会主义路线,对新政府缺乏社会主义色彩感到失望。罗姆曾经公开批评希特勒没有贯彻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冲锋队制服颜色是褐色,俗称褐衫军,与后来居上的希姆莱令导的黑衫军即党卫军发生争斗数场,褐落败致罗姆失势。

1934年2月,罗姆要求冲锋队与国防军合并。陆军大加反对,认为冲锋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合并会引致军队失去荣誉及纪律。

1934年6月,国防部长勃洛姆堡以兴登堡总统的名义向希特勒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德国的政治局势持续紧张,总统会考虑颁布戒严令。希特勒稍后亲自从兴登堡那里证实了该“通牒”。希特勒明白戒严令一出,自己将会失去权力,于是下定决心整肃冲锋队。

最后,7月1日,罗姆以政变的罪名在监狱中被枪决。但照片显示罗穿制服中弹倒卧血泊中疑似阵亡。

相关

  • 南非语南非语(Afrikaans),字面意思为“非洲语”或“非洲的”,但发展是基于欧洲语言而来,为南非境内的白人种族阿非利卡人的主要语言。也有人将其中文名译为南非荷兰语、阿非利卡语、阿
  • 波克霍利斯波克霍利斯(英语:Bakenranef),(?—约公元前720年),古埃及法老,第二十四王朝君主。继承特弗纳赫特之位。又名贝肯雷内夫或巴肯勒内夫。希腊人称之为菩科利斯。凭借古埃及历史上的六位
  • 李朝义李朝义(1934年7月28日-2018年8月11日),中国神经生物学家。生于重庆。1956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洛文县洛文县(英语:Loving County)是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个县,北部、西北部与新墨西哥州相邻,西界佩科斯河。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05年数字显示,人口仅有62人,是美国人口最少的县。200
  • 2/42/4可以指:
  • 第十七军团第十七军团(拉丁语:Legio XVII)古罗马军队建制名称。由屋大维于公元前41年建立并存在至公元9年。该军团曾先后参加罗马内战等一系列相关军事活动,公元9年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遭日
  • 第六西班牙军团第六西班牙军团(英语:Legio VI Hispana)古罗马军队建制名称。可能由罗马帝国君主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一说卡拉卡拉)建立。该军团可能在公元251年七月的西亚之阿伯里图斯战役中
  • 尼西站尼西站(朝鲜语:니서역/尼西驛  */?)曾为朝鲜铁路平义线上的一个车站,位于平安南道,废止时间不明。
  • 俾路支斯坦冲突 巴基斯坦 伊朗帝国(至1979年) 伊朗(1980年开始)俾路支民族主义者 支持: 俾路支斯坦冲突(英语:Balochistan conflict)又称俾路支斯坦叛乱(英语:Insurgency in Balochistan)是俾路支民
  • 萨尔贡大帝萨尔贡是阿卡德帝国的创建者,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334年-前2315年。萨尔贡也称为阿卡德的萨尔贡或萨尔贡大帝(英语:Sargon of Akkad,阿卡德语:Šarru-kīnu),阿卡德语萨尔贡意为“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