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草区

✍ dations ◷ 2025-11-08 21:56:36 #瑞草区

瑞草区(韩语:서초구瑞草區 )是大韩民国首都首尔特别市的一个区,位于汉江南岸,位处于首尔的副都心江南地区里。瑞草区和江南区并称为“江南8学群”(강남8학군),是韩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最多之处。韩国首都的多项公共设施,如:国立中央图书馆、大法院等都位于本区。三星集团的总部亦位于瑞草区的瑞草洞,在瑞草区首尔地铁2号线和新盆唐线的江南站附近。

瑞草区的面积约有47平方公里,在首尔的地产来说是一个高尚住宅区。在早期韩国人对外国人仍然比较恐惧的年代,瑞草区是韩国当时少数有比较多外国人(以欧美人士为主)聚居的地方。因此,瑞草区在多方面都与首尔的其他地区不同,例如:瑞草区有一半的面积是属于绿化地带、瑞草区的女性人口比男性人口略多等。

截至1995年1月11日,瑞草区合共分为18个行政洞、10个法定洞,之后各行政洞间的边界未有改变。18个行政洞及所对应之法定洞如下:

瑞草洞与东面的江南区以江南大路为界,在西面以铜雀大桥及铜雀大路与铜雀区为界。南部以青溪山、仁陵山莲峰为边界与京畿道的果川市及城南市邻接,并有内谷隧道连接瑞草区及果川市;北部则以汉江为界与龙山区相对着。

“瑞草”的名字来自“瑞禾”与“霜草”,原因是这里在发展成为都市之前,是一大片种植大米的农地,而当时进贡与君主享用的大米都是产于当时仍属广州郡的瑞草。早在新石器时期,瑞草区已有人居住。到了百济创立初期,由于瑞草位于首都慰礼城以西的郊外,当地成为了农业重地。高丽时期,属于岭东道。

在朝鲜末年时,瑞草一带属于始兴郡的新东面。到了1960年代首尔扩张,瑞草亦划入了首尔的范围,当时属于冠岳区。在1965年制定的首尔市城市基本规划,确定了瑞草一带作为未来的副都心,并于1968年进行了第1次岭东土地规划整理业务。从此,瑞草区开始踏上现代化的道路。

1973年7月1日,蚕院洞被划归城东区。1975年10月1日,今日瑞草区所属的地区除了方背洞以外,都划归新成立的江南区所管辖。 1988年1月1日,原江南区的瑞草洞、盘浦洞、方背洞、良才洞、牛眠洞、院趾洞、内谷洞、新院洞、廉谷洞脱离江南区,另组新的瑞草区,而蚕院洞则从城东区划归江南区。瑞草区就在这一天诞生。1988年1月1日,蚕院洞亦被划归瑞草区管理。

1995年6月29日,为于瑞草区的三丰百货于下午5点55分发生倒塌意外,造成502人死亡,937人受伤 6人失踪 为韩国在和平时期伤亡严重的惨剧。

在瑞草区,总共有9家天主教堂、194家基督教会及26家佛寺。当中比较著名的有:

相关

  • 欣谢尔伍德西里尔·诺曼·欣谢尔伍德爵士,OM(英语:Sir Cyril Norman Hinshelwood,1897年6月19日-1967年10月9日),英国化学家,因化学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与尼古拉·谢苗诺夫一起获得1956年的诺
  • 帕卡亚萨米里亚国家保护区帕卡亚萨米里亚国家保护区(西班牙语:Reserva Nacional Pacaya Samiria,缩写RNPS),是一个位于秘鲁亚马逊雨林中的保护区,行政区属于洛雷托大区。它的面积是208万公顷,是秘鲁最大的国
  • 金湖县疫苗过期事件2019年1月,中国江苏省金湖县曝光出疫苗过期,引发了当地民众的大规模抗议。2019年1月7日, 有金湖家长在金湖论坛反应,孩子在黎城卫生院接种过期脊髓灰质炎疫苗。随后论坛不断有家
  • 冠姓 (姓氏)冠姓是一个华人的姓氏,郡望为楚郡。今日湖南省慈利县,山东省青岛市等地,有较多的冠姓人士居住。
  • 格纹日格纹日(英语:Tartan Day),是北美苏格兰裔在加拿大及美国的节日。在加拿大,约有470万人表示自己拥有苏格兰血统,而在美国则约有600万人有苏格兰血统。格纹日定于4月6日,也是纪念1320
  • 达耶尔普尔达耶尔普尔(Dayal Pur),是印度德里North East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299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2994人,其中男性7039人,女性5955人;0—6岁人口2028人,其中男1129人,女899人;识字率
  • TvN金曜连续剧tvN金曜连续剧(韩语:tvN 금요드라마/tvN 金曜드라마),是tvN电视台逢星期五播映的电视剧。
  • 麹棱麹棱(6世纪-621年),隋朝、唐朝东莱郡(今山东省莱州市)人。麹棱年轻时熟读经史,为人至孝。隋朝末年担任信都郡(今河北省冀州市)郡丞。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廿三日,麹棱投降唐朝,唐高祖任命他为冀州刺史。这时,窦建德攻取河北州县。十一月,易州、定州等州都投降了窦建德,只有冀州刺史麹棱未降。麹棱的女婿崔履行是崔暹的孙子,自称有奇术,可以让进攻的人自己失败,麹棱相信。崔履行命守城的人都坐下,不得随意作战,说:“贼人即使登上城墙,也不用怕,我能让贼人自己绑起来。”搭了土坛。晚上,设符祈祷,穿着丧服,柱着
  • 693年
  • 弗朗西斯科·德·皮纳弗朗西斯科·德·皮纳(葡萄牙语:Francisco de Pina,1585年-1625年12月15日),葡萄牙耶稣会翻译者、传教士和神父。他于1617年到达越南,创造了第一份越南语的拉丁化文字,为现代越南语字母(越南国语字)奠定了基础。弗朗西斯科·德·皮纳出生于葡萄牙瓜达,1605年加入耶稣会。1611年至1617年,他在澳门圣保禄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了陆若汉(英语:João Rodrigues Tçuzu)的著作。后者是一位葡萄牙耶稣会士,率先使用葡萄牙语的语音将日语转写为了拉丁字母。陆若汉在完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