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素养(英语:Technology Literacy)是使用、管理、理解、评估技术的能力。 技术素养与数字素养相关,因为当一个人精通使用电脑等设备来访问互联网时,数字素养使他们能够以网络浏览器、数据库,在线期刊、杂志、报纸、博客、社交媒体网站来发现、查看、评估、创建、使用信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以确保教育工作者在其教学的各个方面都使用技术,为世界各地的学生带来技术素养为目标的组织。学生越是熟悉那些技术,越会使用之来改善生活。
他们在2011年出版了《教师ICT能力框架》,其聚焦于课堂上的技术素养。该出版物于2018年更新,以反映不断发展的ICT能力(信息和通信技术)。该框架已在全球范围内用于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包括教育政策、教师标准、评估标准、课程设计、课程软件开发。更新后,其聚焦于展示技术素养框架如何应用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一所大学的ICT学士课程和由当地培训学院提供的副学士学位课程当中。技术素养是副学士学位和教育学学士学位头两年的重点。当中会讲授一些技能和知识,包括如何操作计算机硬件,学习硬件组件和外部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存储设备)的术语和功能,以及如何在计算机故障时进行故障排除。若不了解这些,那么用户就很容易感到恐惧。另一个重点主题是文字处理,其中包括文字处理器的工作方式,与打字机的区别,如何在计算机上使用文字处理器软件,如何格式化文档以及如何检查语法和拼写。
2016年,教科文组织详细介绍了教师在提供信息通信技术教育时如何在课堂上展示技术素养。教师将:
2019年5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罗办事处启动了一项技术素养项目,向生活在吉萨省的150-200位15至35岁的文盲妇女教授基本的识字技能、生活技能、法律赋权。
本条目包含了自由内容作品内的文本。 在CC BY-SA 3.0 IGO下释出(许可证声明): 《UNESCO ICT 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Teachers, Version 3》, 53-55, UNESCO, UNESCO. UNESCO Digital Library. 欲了解如何向维基百科条目内添加开放许可证文本,请见这里;欲知如何重用本站文字,请见使用条款。
本条目包含了自由内容作品内的文本。 在CC BY-SA 3.0 IGO下释出(许可证声明): 《Diverse approaches to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competency-based ICT training for teachers: a case study》, 132, UNESCO Office Bangkok and Regional Bureau for Education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SCO. UNESCO Digital Library. 欲了解如何向维基百科条目内添加开放许可证文本,请见这里;欲知如何重用本站文字,请见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