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光

✍ dations ◷ 2025-05-03 11:49:27 #黄道光
黄道光(英语:Zodiacal light)是指在夜空中靠近太阳的地方,沿着黄道或黄道带泛出略呈三角形的白色微光。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最适合观察黄道光的时段是春季的暮光完全消失之后的西方天空,或是秋季曙光出现之前的东方天空。因为黄道光非常黯淡,月光或光污染很容易盖住黄道光。黄道光的强度会随者远离太阳而减弱,但在非常黑暗的夜晚也能观察到黄道光笼罩着整个黄道。事实上黄道光是散逸在整个天空的,在晴朗无月的夜晚大约能够占到夜天光总亮度的60%。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上可以看见一团微弱但比周围稍亮一点的椭圆形的光晕,这就是所谓的对日照。黄道光是被散布在太阳系内的尘埃粒子反射的太阳光,因此其光谱与太阳光是相近的。太阳系内的这些尘埃粒子称为行星际尘云,以太阳为中心呈现透镜的形状,一直扩散到地球公转轨道以外的空间。因为大部分行星际灰尘都位于黄道面上,所以看见的黄道光就沿着黄道散发出来。形成黄道光所需要的物质总量非常少,如果这些尘埃粒子的直径都是1mm、反照率(反射光线的能力)和月球相当,那么每隔8公里需要一颗尘粒。对日照则是由在地球上看来正好对背着太阳方向的尘埃粒子造成的,能看见的发出微光的范围大约是满月大小。坡印亭-罗伯逊效应会造成尘粒缓慢的以螺旋的路径进入太阳,因此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新尘粒来补充黄道中的云气。来自彗星尘埃尾和小行星碰撞产生的尘埃粒子是补充形成黄道光和对日照的颗粒最主要的来源。这几年,来自不同太空船的观测显示,确实有一些带状分布的尘埃粒子是与一些特定的小行星族和彗尾有所关联。在以前,黄道光被认为只是太阳的大气层。依据1728年的通用百科词典:最早开始研究黄道光现象的是天文学家乔凡尼·卡西尼于1683年的描述,而Nicolas Fatio de Duillier在1684年做出了解释。但Joshua Childrey在1661年就已经正确的认知黄道光是太阳系中的尘埃粒子散射阳光产生的光辉。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描述黄道光是每日晨祷的时计,称之为“虚假曙光”(阿拉伯语:al-fajr al-kaadhib‎ الفجر الكاذب)。穆斯林的口授传统保留了许多穆罕默德的圣训或警语,描述虚假曙光和暮曙光的差异,是在日落后或日出前很久,真正曙光之前在地平线上的第一道光。干练的伊斯兰教徒使用穆罕默德的描述来说明黄道光,以避免错误的决定进行晨祷的时间。这种实际的描述和应用天文观测对维系伊斯兰天文学的黄金时期至关重要。在本文前后的"虚假曙光"一词与假日出是不同且不相关的光学现象,不可以混为一谈。在2007年8月,皇后乐队的首席吉他手布赖恩·梅在离开学术且从事36年的音乐生涯后,以在黄道尘的径向速度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他选此为题的原因是他可以花最少的时间来完成这论文。布赖恩说这主题在2000年后又变得流行起来。。

相关

  • 制糖制糖是制造食糖的产业,原料来源为甘蔗或甜菜,因其产品的体积远小于原料,是一种原料区位的产业,目前生产糖最多的国家是古巴。全世界糖业的大规模发展与地理大发现有关,欧洲人在西
  • 无麸质饮食无麸质饮食(英语:Gluten-free diet,缩写GFD)是指没有麸质的饮食方式。麸质是一种在小麦、大麦及裸麦中含有的蛋白质成分,这些物类及其杂交种(如斯佩耳特小麦、卡姆麦(英语:Khorasan
  • 三B大力神三B是自大力神二号洲际弹道导弹及大力神三号运载火箭改良后之火箭总称,加上Agena上面级加以改良,由四枚分散的火箭组成,大力神23B用大力神二号为基础,加上Agena上面级;而大
  • 蓝色蓝色是一种颜色,它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中的其中一元,在这三种原色中它的波长最短(约470-440纳米)。由于空气中灰尘对日光的瑞利散射,晴天的天空是蓝色的。由于水分子中的氢-氧键对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17/sub十七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一种化学式为C17H36的烷烃。十七烷有24894个同分异构体。
  • 木兰木兰属(学名:Magnolia)是木兰目木兰科的一个属,由于近期的分子分析认为木兰亚科下的所有属都应并入木兰属中,因此广义的木兰属拥有共约210个不同的物种,而狭义的木兰属中有128个物
  • 塞雷拉基因组塞雷拉基因组(Celera Genomics,NYSE:CRA,专门于遗传定序以及相关技术。总部位于马里兰州。成立于1998年,克莱格·凡特与珀金-埃尔默公司(Perkin-Elmer Corporation)为主要建立者之
  • 菲律宾群岛菲律宾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岛国,地处北纬4°35′~21°8′,东经116°55′~126°37′之间,北隔巴士海峡与台湾岛相望,西临南海与中南半岛相望,南接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海,东临太平洋。
  • 路易斯·阿加西让·路易士·鲁道夫·阿格西(法语:Jean Louis Rodolphe Agassiz,1807年5月28日-1873年12月14日),19世纪瑞士裔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以冰川理论闻名。阿格西生于瑞士西部,分
  • 印度板块印度板块(英语:Indian Plate)为次级的大陆板块,属于印度-澳洲板块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印度板块形成于九千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