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亭 (电影)

✍ dations ◷ 2025-08-23 22:20:42 #1972年电影,西班牙电影作品

电话亭(西班牙语:La Cabina)是一部摄制于1972年的西班牙电视电影,片长35分钟。本片由安东尼奥·马赛罗导演,编剧为安东尼奥·马赛罗和何塞·路易斯·加尔奇,由何塞·路易斯·洛佩兹·瓦兹奎兹主演。短片讲述了一个男子无意中被困在广场上的一个电话亭中,无法逃脱,从无助、烦躁到绝望直至崩溃的过程。本片获得1973年的国际艾美奖。

某公司在一个小广场上放置了一座电话亭,电话亭的门半开着。不久,一个中年男子带儿子去赶校车。把儿子送上车后,中年男子进电话亭想打个电话。正在此时,电话亭的门缓缓关上了。男子发现了电话实际上并未装好,就打算离开,却发现门打不开了。这时有两个上班的人路过,三个人里外共同用力却无济于事。越来越多的居民和行人都驻足于此,围观被困在电话亭的男子和大家试图打开门的努力。无论是健壮的男人、修理工还是警察,均无法打开电话亭。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被困住的中年男子眼见着人群对自己的好奇、讥笑,烦躁的坐了下来。最终消防员试图用重锤敲开电话亭的玻璃顶时,安置电话亭公司的卡车出现了。公司的工人们抬起里面还有人的电话亭放上卡车。围观的大量观众尾随其后向男子挥手告别。

卡车随即穿过整个城市,困在电话亭里的男子先是试图向路人呼救,但每个人都只是对他微笑并挥手作别。他见到了送葬的队伍,看到在棺材里的死者,心里变得更加绝望。最终卡车停在另一辆卡车旁边,另一个卡车同样载着一个里面困有男子的电话亭。两人试图沟通未果。不久他见到了一个玩球的孩子,他想起了自己抱着球去上学的孩子,想起了自己是如何误入电话亭,他只能和孩子挥手告别。之后他见到了直升飞机,竭力呼救希望能被飞机发现,结果却是一段旅程之后,直升飞机着陆,飞行员和他挥手告别。

卡车进入了一个黑暗的巨大的地下仓库,此时配乐变为快节奏的合唱。电话亭被一个巨大的磁铁吸到空中,之后卡车离开。电话亭顺着传送带在仓库中运动,男子才发现这个仓库里堆满了制式一致的电话亭,电话亭中都是已经成为木乃伊的尸体。男子最后看到,旁边的电话亭里正是自己在路上遇到的那个人,那人用毫无用处的电话线勒死了自己。中年男子崩溃了,绝望地瘫倒了。影片以一个电话亭重新被放到广场上,工人们把门打开一半结束。

相关

  • 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英语: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缩写为 ALS),也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有时也称为卢·贾里格症(英语:Lou Gehrig's disease)、渐冻人症、运动神经元病,是
  • 神经冲动动作电位(英文:action potential),指的是静止膜电位状态的细胞膜受到适当刺激而产生的,短暂而有特殊波形的跨膜电位搏动。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被称为兴奋性,有这种能力的细胞如
  • 格拉萨·马谢尔格拉萨·马谢尔 DBE(葡萄牙语:Graça Machel,葡萄牙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
  • 解放盾南越盾(越南语:đồ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Lt-HK
  • 吴旻吴旻(1925年12月-2017年10月16日),江苏常州人,中国肿瘤遗传学家。195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61年获苏联医学科学院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
  • 火棍火棍,是一种表演者使用用点火的棍子进行表演,舞者借由手腕技巧与手臂的挥舞来向观众呈现棍子其特有的美感。主要分为长棍、短棍两种。长棍为130~150公分长的棍子,材质现在多为
  • 蔡维泽蔡维泽(1997年1月28日-),男,出生于台湾新竹市。《明日之子 第二季》参赛选手。目前就读于国立台北大学应用外语系,为“傻子与白痴”乐队主唱兼词曲主创。2018年7月参加综艺节目《
  • 志方晶子志方晶子(暂译)(日语:志方あきこ/しかた あきこ  ?,?-)是日本作曲家、女性歌手、作词家。东京都出身。擅长日本传统音乐、Whisper voice、多重录音、日本流行音乐作词使用的语言多
  • 李明实李明实(1918年-2019年),男,原名李盛泉,山东泰安人。中国政治人物,书法家。曾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18年3月生于山东省泰安县。1931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活
  • 穆罕默德·法伊鲁兹穆罕默德·法伊鲁兹(英语:Mohammed Fairouz,1985年11月5日-),阿拉伯裔美国作曲家。生于纽约,7岁时就曾为王尔德的一首诗谱曲,曾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和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师从过的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