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部规秀

✍ dations ◷ 2025-07-27 12:16:46 #1887年出生,1939年逝世,日本陆军中将,青森县出身人物,侵华日军被击毙者,勋三等瑞宝章获得者,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校友

阿部规秀(日语:阿部 規秀,1887年9月8日-1939年11月7日),日本陆军将领,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被中国军队击毙的军衔最高的日军将领。

阿部规秀生于日本青森县北津轻郡七和村(现五所川原市),1907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九期。历任步兵第32联队附员、第八师团副官、第十八师团参谋及仙台陆军教导学校学生队长。1935年,任步兵第32联队长。1937年8月,升任关东军第1师团步兵第1旅团旅团长,驻屯黑龙江省孙吴地区,并晋升为陆军少将。1939年6月1日,调任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同年10月2日,晋升为陆军中将。

1939年11月7日,在河北涞源的黄土岭战斗中,于作战临时指挥部被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杨成武部战士李二喜用迫击炮击毙。

阿部规秀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击毙的日军将领中级别最高者。当时,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各地的友军、抗日团体、爱国人士纷纷给八路军总部、晋察冀军区发来贺电,全国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报道了黄土岭战斗的经过并发表祝捷诗文。蒋介石于当年12月就黄土岭战斗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了嘉奖电报。战斗之后,杨成武在抗日刊物《新长城》上发表题为“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瞧一瞧八路军是不是游而不击”的文章,驳斥了评价八路军“游而不击”的不公正言论。

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现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中。

日本陆军省于11月21日发布了阿部规秀的阵亡公报,描述了阿部规秀因迫击炮弹造成的致命伤而死的情况,并称“大陆战场之花凋谢了”。

根据杨成武的回忆,日本报纸《朝日新闻》于11月下旬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通栏标题,连续三天刊登悼念文章,大量篇幅刊登日本各界及其家人悼念的消息、照片和纪念文章,称阿部规秀是"护国之花"、"武将之范"、"名将"、"山地战专家",并称:“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但旅日学者姜克实经过考证后认为《朝日新闻》当时并没有直接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为标题的报道,杨成武的说法可能是根据该报一篇报道的副标题“名将散华太行山险/遗族语忆阿部中将(散れり名将,大行の嶮/ 語る遺族、阿部中将 ?)”以及报道中的“护国之花凋谢于太行山脉(“太行山脉に壮烈護国の華と散った阿部中将 ?)”联想创造出来的。此外,《朝日新闻》虽然至少在当年11月22日、12月26日和27日数次报道阿部之死及其遗体回国过程,但并非在“11月下旬”“连续三天”。

关于“名将之花”,另有说法称,11月27日,侵华日军在张家口召开了追悼阿部规秀的大会,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在挽联上写道:“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姜克实认为此说法不实

阿部规秀死后遗体被火化,其骨灰运回日本东京,安葬在东京多磨陵园。




相关

  • 人因工程学人体工学(又称人类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因工程学、人因学)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为管理科学中工业工程专业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
  • 约斯特·范·登·冯德尔约斯特·范·登·冯德尔 (荷兰语:Joost van den Vondel,1587年-1679年),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诗人和剧作家,善于悲剧,被认为是17世纪最杰出的荷兰诗人和剧作家。他在2004年票选最伟
  • 肘后方《肘后方》,原名《肘后救卒方》,东晋葛洪编著,又称《肘后备急方》,共八卷70篇,为中医方剂学名著。这是葛洪将他在广东时编著的一本方剂书《金匮药方》(一作《玉函方》),其中撷取出的
  • 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Ur III),又称为新乌尔帝国,是苏美尔城邦乌尔建立的第三王朝,并在公元前2112-2004年统治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上,帝制起始于其两百年前的阿卡德王
  • 军需军需泛指军队在和平或者是战争时期所需要的物资的总称。这些物资当中可以概略分成日常生活和战备所需两类。军队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在平时或者是战时,许多物资是绝对必要的
  • 荧光笔荧光笔是记号笔中其中的一种,由于能呈现醒目的颜色但又不影响内容的阅读,因此不少人都喜欢使用荧光笔标示文件或课本上的重点。荧光笔的墨水为半透明颜色,经过影印复制之后无法
  • 洪仁范洪仁范(홍인범,1937年-),朝鲜政治家,任职平安南道党委责任书记、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委员及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洪仁范在1969年曾于朝鲜中央通讯社当记者。1980年,晋身
  •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化学式为C9H16N2,是一个有位阻的脒类,具碱性。它在有机合成中用作催化剂、配体及非亲核性碱。DBU可被从一种名为Niphates digitalis的海绵中分离
  • 徐继畬徐继.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
  • 赤祖父俊一赤祖父 俊一(日语:赤祖父俊一/あかそふ しゅんいち ,1930年12月4日-),出生于日本长野县佐久市,美国地球物理学家,阿拉斯加费尔班克大学的 国际北极研究中心的创建人,并且从1998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