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

✍ dations ◷ 2025-04-03 08:44:14 #森林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或历史上,森林是一个为狩猎而留出的荒地),涵盖大约9.4%的地球表面(或30%的占总土地面积)。森林覆盖着全球面积的9.4%,全球陆地面积的30%(在工业化前约占全球面积的15.6%,全球陆地面积的50%),森林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调节水文湍流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境之一。森林中的生物量主要是以树木为主,不同的文化会对森林有不同的定义,包括其规模以及其中有的生物。森林一般是指一块有许多树木的区域,但任何植物密度高的区域都可以视为森林,例如水底的植被(海藻林),甚至也包括真菌。典型的森林会由林上(林冠)或是林下(英语:Understory)组成。林下可以再细分为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在一些复杂的森林中,也会有一些较低的树木。森林提供人类许多不同的资源,对人类非常重要:包括储存二氧化碳、调节气候、净化水源以及减轻像洪水等自然灾害。森林中也包括地球陆地上90%的生物多样性。森林往往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物种的栖息地,每单位面积的生物量一般会比起由其他植被构成的生境为高。以被子植物(如阔叶林)为主的森林一般物种比较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相反比以裸子植物为主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则一般较低。森林有时在一个小范围内即包含许多树种(如在热带雨林和温带落叶森林),或在大面积中仅含相对较少的物种(如干旱山地针叶林)。只要可以让树木生长的区域,就可能有森林,包括海拔高到林木线的地区,但若该地区的自然大火太过频繁,或是环境常受到其他天然或人为的影响,就可能不会有森林。南北纬10°之间的赤道多半是热带雨林,而北纬53度到67度之间的区域是北方针叶林。一般而言,森林主要是由开花植物(阔叶植物)为主,较少以裸子植物(针叶植物)为主,不过也有例外。不管是属哪一纬度。森林的树木通常是不同的树种,并有不同的高度。用生物学术语,森林也许可以由林地被区分。 很多种森林的存在,在生态学中的类型是:森林通常根据它们存在的生物群系来分类,并按照主要种类的树叶寿命(它们是否常青的或落叶的)。针叶林或阔叶林。人为因素的森林破坏包括森林采伐,人类引起森林火灾,酸雨和引进的物种。也有自然因素可能会破坏森林,包括森林火灾、昆虫、疾病、天气、物种之间的竞争等。在过去一万年流失的世界森林当中,有一半是在过去80年中毁坏的,而这80年中对世界森林的毁坏又有一半是发生在过去30年之中。在1997年,世界资源研究所的记录,全世界只有20%的森林仍然能保持着原始森林的原貌。75%以上的这些完整的森林,在于这三个国家俄罗斯的寒带森林和加拿大的寒带森林和巴西的热带雨林。根据2006年3月2日绿色和平发布的世界森林地图,用卫星图像对全球森林进行了评估,发现地球上只剩下10%的陆地面积是未受侵扰森林。148个森林带范围内的国家中,有82个国家完全失去了未受侵扰的原始森林,而世界森林中未受侵扰的原始森林主要由两种森林类型构成:热带雨林和北方针叶林,其中49%是分布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太地区的热带森林,另外44%是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广袤大陆的针叶林。而假若森林继续受到破坏,地球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加剧,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冲击,很多昆虫将会面临绝种,对人类及地球生态构成严重威胁。对半干旱和副极地地区的边界森林砍伐是这些地区地表沙漠化的主因,因为这两地的植被生态脆弱,森林一旦消失即很难恢复。科学的研究森林物种及物种与环境相互的影响被称为森林生态,而森林管理往往是被称为林业。然而,在过去数百年来森林被过度采伐,令地球上不少物种因此而绝种或濒临绝种。许多环保组织提出森林管理需要很大的修改,在两千多年前孟子便曾说过:“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一语道破森林永续经营的重要性,而目前以可持续为前提的森林管理方法称为可持续森林管理。可持续森林管理重点放在同时保护一体化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三大方面,往往管理员需要在当地咨询社区人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加拿大大约有4,020,000平方公里的森林土地。90%以上的森林土地是公有和公营,约50%的森林总面积是分配给林业。这些分配领域的管理,使用可持续森林管理原则,其中包括广泛的咨询,与当地的利益相关者。约8%,加拿大的森林,是受法律保护,从资源开发(全球森林观赏加拿大,加拿大自然资源部)。2006年12月,超过123.7万平方公里在加拿大的森林土地(约半数的全球总),已证明作为可持续管理(加拿大可持续林业认证联盟)。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碳循环有着重大意义。首先,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可吸收大量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而森林又是主要的碳吸存贡献者。其次,森林生态系统是巨大的碳蓄积库,拥有储蓄大于大气中碳蓄积两倍的能力。

相关

  •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广义的定义是从分子的面向对生物现象的研究;狭义的定义是从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分子层面研究。这是一门从遗传学和生物化学衍生而来的学科。分子生
  • 溶细胞素溶细胞素(Cytolysin),亦作溶胞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植物或动物分泌的对特定细胞有毒性的物质。这类物质通常是通过让靶细胞因裂解而溶解而起效的。通常,溶细胞素会因对某一类细胞
  • 二尖瓣二尖瓣(拉丁语:valva bicuspidalis;英语:bicuspid valve),又称僧帽瓣(拉丁语:valva mitralis;英语:mitral valve),或左房室瓣(拉丁语:valva atrioventricularis sinistr;英语:left atriovent
  • 先天异常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
  • ATP三磷酸腺苷(英语: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也称作腺苷三磷酸、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在生物化学中是一种核苷酸,作为细胞内能量传递的“分子通货”,储存和传递化学能。ATP在核酸合
  • 同物异名异名(英语:synonyms)或称同物异名,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表示用来指称同一分类单元(taxon)的不同命名,此用词在动物学与植物学上的用法不甚相同。在动物命名上,异名是指用来表示同一个分
  • 杆状核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英语:band cell、band neutrophil、stab cell)是一种正在骨髓进行粒细胞生成(英语:granulopoiesis)的粒细胞前体,也会被释出到血液中,由晚幼粒细胞(metamyelocyte)发育而
  • 小托马斯·弗兰西斯小托马斯·弗兰西斯(英语:Thomas Francis Jr.,1900年7月15日-1969年10月1日),美国医生,病毒学家与流行病学家。弗兰西斯是第一位在美国分离出流感病毒的科学家,在1940年发现了另一种
  • 核裂变核裂变(德语:Kernspaltung;英语:nuclear fission),在港台称作核分裂,是指由较重的(原子序数较大的)原子,主要是指铀或钚,裂变成较轻的(原子序数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或放射性衰变形式
  • 食品化学食品化学(英语:food chemistry),是在食品领域之中,研究食品里所有天然与非天然食材的合成或分解的化学过程和相互作用。研究内容的主要范围,包括食品营养成分分析、食品色香味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