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襟粉蝶

✍ dations ◷ 2025-02-24 08:20:23 #IUCN无危物种,襟粉蝶属,中国蝴蝶,卡尔·林奈命名的生物分类

参看内文

红襟粉蝶(学名:),是粉蝶科的一种蝴蝶。

雄性红襟粉蝶的前翅端呈橙色,雌蝶则没有这个特征。雄蝶在春天会在灌木篱墙及湿润草地上寻找雌蝶。它们的底部呈斑绿色,在峨参及蒜芥等花朵是完美的伪装。雄蝶甚至可以将前翅上的橙色收藏在后翅之下来隐藏。它们斑线色的底部其实是由黑色和黄色的鳞片所组成。

红襟粉蝶横跨整个欧洲,东至亚洲的温带,最远到日本。过往30年间因气候转变,它们在英国的数量急速增长,尤其是在苏格兰及爱尔兰。它们栖息在湿润的草坪及草地、林地、河堤、沟渠、堤防、沼泽、铁道路堑及郊野路径。

雌蝶会在草甸碎米荠、蒜芥及其他野生十字花科的花头上产卵,因为它们含有硫配糖体。雌蝶会被吸引到较大的花朵上,纵然它们并不适合毛虫生长。雌蝶的繁殖率会受到寻找适合的植物影响。故此,它们演化到会使用多种不同的十字花科。卵开始是呈白色,几日后就会变成鲜橙色,孵化前就会变得深色。由于毛虫差不多只吃花朵,所以一颗植物并不足够多于一只毛虫的生长。若两条毛虫相遇,其中一条毛虫会把另一条吃了,目的是减少竞争者。同一道理,初生的毛虫也会把未孵化的卵吃掉。为了防止其他雌蝶在同一颗植物上产卵,雌蝶会在产卵的地方留下一种信息素。毛虫有5个幼体阶段。毛虫呈绿色及白色,天敌包括寄生蝇及小茧蜂科。毛虫会于初夏成蛹,并于翌年春天破蛹而出。近期研究显示成虫可以延后达两年才破蛹而出,以期确保它们可以在恶劣环境下生存。

相关

  • 人口统计学人口统计学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人口及其他社会问题,用以解决诸如预期寿命、出生率、死亡率、人口结构(例如年龄、姓别、婚姻状况...)等资料,以推估未来人口移动以及变化等问题 。
  • Urticaria荨麻疹(hives、urticaria)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俗称风团或风疹块,有的地区叫鬼风疙瘩,中医称瘾疹,客语称冷瘼,是一种皮肤过敏。症状是局部皮肤忽然成块地红肿,发痒或刺痒。病灶时常
  • 德国核能产业在2011年,核电在德国所有发电中占了17.7%,2010年的比例则为22.4%。德国的核能发电开始于19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反应堆,而首次的商业核电厂则是成立在1969年。在近十年,核电经常
  • 调查分析局印度内阁秘书处研究分析室,或称印度调查分析局 (英语:Research and Analysis Wing或者是R&AW或RAW),是印度共和国政府主要对外情报收集单位。相对于著名的印度内政部情报局或巴
  • 通化行署通化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已撤销的地区,在今吉林省南部。大致为今天的通化市和白山市。
  • 库尔特·维特里希库尔特·维特里希(德语:Kurt Wüthrich,1938年10月4日-),瑞士化学家,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永久居留权。于开发出的对生物大分子的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核磁共振方法的研究,与约翰·贝内特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结构 / EC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英语:Glutathione peroxidase,简称为GSH-Px或GPx,EC 1.11.1.9)是对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主要生物作用是使生物体免受氧化伤害)的酶家族的通用名。这
  • 黄重期黄重期(?-),台湾生物学家,现任教于国立高雄大学生命科学系,以研究蜗牛闻名。黄重期是国立中山大学生物系学士、生命科学研究所硕士、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生命科学系博士。曾在行政院农
  • 新乌檀属新乌檀属(学名:)是茜草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或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4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太平洋岛屿。
  • 胡枚胡枚,字梁园,浙江石门县人。清朝官员。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二甲进士,以内阁中书用。嘉庆四年(1799年)二月入直军机处,任汉军机章京。官至户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