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震荡子

✍ dations ◷ 2025-11-24 00:06:34 #合成生物学

抑制震荡子(英语:Repressilator)是一个人工合成的基因调控网络。它是一个由三个基因组成的环形振荡器,其中的每个基因各自表达抑制蛋白并抑制下一个基因的表达。

Michael Elowitz和Stanislas Leibler在2000年最早发表了抑制震荡子。该网络的设计能够使绿色荧光蛋白的水平产生稳定的震荡,其作用与具有固定震荡周期的电子振荡器系统类似。通过标准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者在大肠杆菌中组建了这一网络,并通过观察证实了改造菌落具有期望中的振荡行为。

抑制震荡子由三个连成反馈环路的基因组成,其中每个基因抑制环路中的下一个基因,并被前一个基因抑制。另外,绿色荧光蛋白被用作系统的报告基因,使我们可以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网络的行为。

两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指导了抑制震荡子的设计,其中一个是连续的和确定的,另一个是离散的和随机的。

通过分析这些数学模型,我们可以确定能够产生持续振荡的各种速率参数的值。研究者发现一些条件有利于振荡的发生,例如与高效核糖体结合位点偶联的强启动子,严格的转录抑制(低泄露),协同抑制以及较为接近的蛋白质和mRNA降解速率。

从这些分析中可以得出两个设计要点。

首先,为了减小泄漏,原有的启动子区被替换为更严格的混合启动子。这种混合启动子其结合了λP L 启动子与LACL和TetR的操纵序列。

第二,为了减少抑制蛋白和mRNA之间的寿命差异,每个抑制蛋白基因的3'末端都被添加了基于ssRA序列的末端标签。这种标签可以被蛋白酶识别,并引导蛋白酶降解被标记的蛋白质。

研究者使用了一种低拷贝质粒表达抑制震荡子,使用了另一种高拷贝的质粒表达报告基因。这两种质粒都需要被转化到大肠杆菌中。

抑制震荡子是合成生物学的里程碑,它证明可以通过人工设计实现表达期望功能的基因调控网络。此外,初期的实验使我们可以对许多生物体中发现的生物钟得出新的评价。这些生物钟往往比抑制剂表现得更强大。最近在RIKEN定量生物学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单个蛋白质分子可以经由化学修饰形成与温度无关的自持振荡器。

抑制震荡子在数学上的应用可能有助于从昼夜节律到内分泌等领域的研究。通过对抑制震荡子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清楚的阐明自然生物系统中固有的同步性以及影响它们的因素。

2016年,一个研究团队大大提高了原始设计的准确性。  

相关

  • 鬼臼毒素鬼臼毒素,也称普达非洛,是一种一个非生物碱类木脂素类毒素。它提取自鬼臼的根茎。它的乙醇溶液和软膏的商品名分别为慷定来和化疣敌,可作为外用药物用于治疗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
  • 阿苯达唑阿苯达唑(英语:Albendazole)商品名称Albenza,化学名:氨基甲酸甲酯,是一种咪唑衍生物类广谱驱肠虫药物,可用于肠梨形鞭毛虫病(英语:giardiasis)、鞭虫病、丝虫病(英语:filariasis)、神经囊
  • 南亚石器时代南亚石器时代包含南亚的旧、中和新石器时代三个时期。这一时代最古老的智人(Homo sapiens)活动记录现在见于斯里兰卡的一些洞穴遗址(Batadombalena和Belilena)中,历史可追溯到32,
  • 宫泽喜一宫泽喜一(1919年10月8日-2007年6月28日),祖籍广岛县福山市金江町,生于东京市,是日本政坛少有的先后担任过内阁四大要职(内阁官房长官、大藏大臣、外务大臣、通产大臣)的政治家,后担任
  • Singer, Rolf罗尔夫·辛格(德语:Rolf Singer,1906年6月23日-1994年1月18日),德国出生的真菌学家,20世纪研究真菌学伞菌方面的重要学者之一。1931年于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于慕尼黑工作。
  • 反坦克战术反战车战,是指与装甲战斗车辆,尤其是战车作战的各种形式的总称。最常见的反战车系统包括具有高炮口初速或使用穿甲弹药的火炮、反战车导弹(例如线控制导导弹)、反战车地雷等等。
  • 反对虐待动物动物主义党反对虐待动物动物主义党(西班牙语:Partido Animalista Contra el Maltrato Animal,缩写为PACMA),于2003年2月24日在毕尔巴鄂成立。该组织致力于保护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尊重生命权
  • 约翰·布伦南约翰·欧文·布伦南 (英语:John Owen Brennan,1955年9月22日-),美国官员。他于2013年3月起由担任中央情报局第23任局长。出生于新泽西州北卑尔根。1977年,于福特莫大学政治学系毕业
  • 萨德萨德可以指:
  • 四碲代钒酸亚铜四碲代钒酸亚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3VTe4,其中铜为+1价,可由铜、钒、碲在600~800 °C反应得到。它属立方晶系,晶胞参数a=5.95,带隙0.592(PBE)、0.769(mBJ)。基于第一原理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