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兹-卡尔迪西效应

✍ dations ◷ 2025-07-02 01:58:10 #光电子学,电子工程

法兰兹-卡尔迪西效应(英语:Franz-Keldysh effect)是指在强电场(一般在百伏电压)作用下,导致半导体吸收边形状的改变,及引起其折射率相应变化的现象。它是德国物理学家沃尔特·法兰兹和俄国物理学家莱奥尼德·卡尔迪西于1957-1958年间先后独立发现的。而以他们二人的名字命名。

卡尔·波尔最先观察到光的吸收边随电场大小而改变。但自法兰兹和卡尔迪西二人发现高场下光吸收边改变的现象后,则把半导体吸收边随电场变化的现象称为法兰兹-卡尔迪西效应。

法兰兹-卡尔迪西效应和量子阱的斯托卡效应二者都可用作电-吸收调制器。但用法兰兹-卡尔迪西效应制造调制器要求外加的电压高达百伏量级,不适用于商业。

相关

  • 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英语:Essential fatty acid;缩写EFA)是指人体内(或其他高等动物)不能自行合成、但又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脂肪酸。只有两种脂肪酸是是人体必需的:亚油酸(一种ω-6双不饱和
  • 乳头爱抚乳头爱抚,是对乳头附近的刺激使其坚挺兴奋(英语:stimulation of nipples),是一种常见的性表现,施行对象可包含自己或其他人,不限于任何性别或性倾向。据成年男女报告显示对胸部的性
  • 伊雷娜·约里奥-居里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黄貂鱼
  • Testosterone睾酮,又称睾固酮、睾丸素、睾丸酮或睾甾酮、睾脂酮等(英语:Testosterone),是类固醇激素,由男性的睾丸或女性的卵巢分泌,肾上腺亦分泌少量睾酮。睾酮是主要的雌雄激素及蛋白同化甾
  • 顶质体顶质体(英语:apicoplast)是大部分顶复门生物共有的非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存在于多种顶复门生物中,包括引发疟疾的寄生虫——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等,但在隐孢子虫属(英语:C
  • 不丹经济不丹是世界最小及落后的经济体系之一,以农业及林业为主(但由于不丹政府以保护林木为理由,所以不丹的林业规模并不大)。农业及林业提供了90%不丹人口的生计,并且占不丹国民生产毛
  • 王家梁王家梁(英语名:Edison Wang,1987年9月11日-),台湾男演员。王家梁曾就读台北市立大安国民中学,并参加该校的篮球校队。并在19岁时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表哥一起健身。出道后,于2015年出
  • 伊斯特万·迪克伊斯特万·迪克 (匈牙利语:István Deák, 1926年5月11日-) 是一位匈牙利裔美国作家,历史学家。1926年出生于匈牙利塞克什白堡,1945年进入布达佩斯大学,后因为战乱于1948年离开布
  • 八丈岛似烟管蜗八丈岛似烟管蜗(学名:)是一种会呼及空气的陆地蜗牛的物种,柄眼类支序似烟管蜗牛科琉球似烟管蜗牛属的成员,是一种陆生的有肺类腹足纲软体动物。本物种原生于日本伊豆群岛的八丈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