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瓦古猿

✍ dations ◷ 2025-04-10 07:48:21 #猩猩,西瓦古猿属,亚洲史前哺乳动物,1910年描述的分类群,中新世哺乳类

西瓦古猿属(学名:)是一属已灭绝的灵长目。西瓦古猿的化石遗骸可以追溯至1250-850万年前的中新世,并于19世纪在印度及巴基斯坦的锡瓦利克山脉发现。其下的任何一个物种都有可能是现今猩猩的祖先。

目前已发现了西瓦古猿的三个物种。印度西瓦古猿的化石介乎1250-1050万年前。西瓦西瓦古猿生存于950-850万年前。于1988年发现的第三个物种,是明显较大的,估计属于1000万年前。

于1982年,大卫·皮尔比姆(David Pilbeam)描述了一个西瓦古猿的大部分面部及颚骨。这个标本与现今猩猩的头颅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支持了它与猩猩近亲的关系。

锡瓦利克山脉的标本最初被指是腊玛古猿,但现时很多学者都认为其实是西瓦古猿。腊玛古猿现已不再被认为是人类的祖先。

腊玛古猿的首个标本是于1932年在尼泊尔发现。其发现者指腊玛古猿的颚骨比其他化石猿更像人类。于1960年代这个主张再次出现。当时相信人类祖先是由其他1500万年前的猿分支出来。生物化学研究推翻了这个主张,并指猩猩祖先与黑猩猩、大猩猩及人类的共同祖先于较早时分裂。人类于约500万年前与非洲的猿分离,并非1500万或2500万年前。

后来有更多完整的腊玛古猿化石于1975年及1976年被发现,却显示并非想像中的像人类。它开始更为像西瓦古猿,故较早的名字便用来命名这些化石。腊玛古猿有可能就是雌性西瓦古猿,最起码它们肯定是同一属的成员。另外它们亦可能与黑猩猩、大猩猩及人类的共同祖先分隔。

1980年代初,大卫·皮尔彼姆(英语:David Pilbeam)等人类学家经过一系列研究,证明过去订立的腊玛古猿与西瓦古猿其实是同一个物种的雌雄个体,定名于1934年的“腊玛古猿”因晚于定于1910年的“西瓦古猿”而被撤销。

相关

  • 苏恩·伯格斯特龙苏恩·伯格斯特龙(瑞典语:Sune Karl Bergström,1916年1月10日-2004年8月15日),瑞典生物化学家。于1975年成为诺贝尔基金会的主席。并于同年与本格特·萨米尔松(Bengt I. Samuelsso
  • 蟾蜍二烯羟酸内酯蟾蜍二烯羟酸内酯(英语:Bufadienolide,或称为蟾二烯羟酸内酯)是一种带有腺甾烷结构的化合物,其甾环17号位上的侧链带有2-吡喃酮基团,其衍生物包括有许多蟾蜍甾型的糖苷配基,是强心
  • 台湾巡抚衙门台湾巡抚衙门为清朝台湾地位最高的衙署,与邻近的钦差行台遥遥相望。原址位于今中山堂左侧、孙中山铜像后方、台北市政府警察局附近设有“清台湾巡抚衙门旧址”石碑。依据旧址
  • 两个自治领地澳大利亚联邦由六个州及若干领地组成,澳大利亚本土主要由5个州和两个自治领地组成,余下一个州为塔斯马尼亚州,由岛屿所组成。此6个州和两个自治领地的自治政府为澳大利亚8个州
  • 栗属栗是壳斗科栗属(学名:Castanea)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大约有八九种,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大部分种类栗树都是20-40米高的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各种栗树都结可以食用的坚果,单叶,
  • span class=nowrapPu(NOsub3/sub)sub4/sub/span硝酸钚(IV)是一种具有强放射性的无机化合物,不稳定,化学式为Pu(NO3)4。它可以形成硝酸根及水配合物。H2Pu · PuC · PuB · PuCl3 · PuF3 · PuF4 · PuF6 · PuO2
  • 棉兰老棉兰老岛(菲律宾文:Mindanao)位于菲律宾南部,是菲律宾第二大岛,也是世界第19大岛。根据2015年菲律宾人口普查,达沃市是岛上人口最多的城市(1,632,991人),三宝颜(861,799)、卡加延德奥罗
  • 人性论《人性论》(英文:)是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的一本书,出版于1739年至1740年,被许多人认为是休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1734至1737年,休谟开始写《人性论
  • 新潟县第1区新潟县第1区是日本众议院的选区,设立于1994年。北海道 13 | 山形县 4 | 静冈县 9 | 岛根县 3 | 大分县 4福井县 3 | 山梨县 3 | 德岛县 3 | 高知县 3 | 佐贺县 3青森县 4 |
  • 金诠金诠(朝鲜语:김전,1458年-1523年2月13日),本贯延安金氏。字'仲伦'(중륜),号'懒轩'(나헌),'能人'(능인),谥号'忠贞'(충정)。朝鲜王朝的时期儒学者和政治人物,士林派的成员。金宗直的门人,朝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