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祭拜
✍ dations ◷ 2025-11-25 12:13:14 #祭拜
祭祀,(英语:祭:sacrifice;祀:ritual;韩语:한국의 제사,罗马化:Jesa)是指以线香、酒水、肉类、蔬果,或布帛和玉(传统儒教祭祀)等供品向神灵、圣徒或者亡魂奉献、祈祷的一种行为。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认为,凡是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人或物,凡是有利于文明的保持和发展的人或物,都可以列入祭祀对象。作为儒家文化中古代“牺牲”礼仪的变体,现代祭祀一般没有供奉活物、烧化祭等有一定原始崇拜性质的仪式。作为文化融合的一部分,韩国儒家文化中的祭祀也是一种简单纪念先人仪式,常常用以纪念死去的先祖。除此以外,亚洲天主教徒、佛教徒和无宗教信仰者也会进行一定的祭祀活动--但这往往也是儒家文化的文化融合性质体现,典型一例即是17-18世纪天主教传教士因祭祀礼仪问题导致的中国礼仪之争。在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1962-1965)上,祭祖祭孔被正式认可,成为天主教教义的一部分。但现代基督徒,特别是基督新教信徒,已不再进行这一祭祀行为。祭或祭祀,从内容上包括场地、仪式、祭文(祝祷词)、祭品(Sacrifice)等内容:古代社会,常见的祭祀的仪式主要有动物祭(英语:animal sacrifice)、人祭(英语:human sacrifice),杀祭(英语:ritual suicide)、活人祭(英语:ritual murder)。虽然同为祭祀,但是祭祀神灵与祭祀祖先,在仪式上并不相同。以浙江省岱山县的民俗为例,祭祀神灵(如年神)时祭桌为东西朝向(即桌缝东西向),而祭祖时南北向;祭祖时祭桌上摆设较固定,朝南或朝大门方向的上香,其它三面各摆四筷四酒四饭,上3*4共十二碗菜以上,而祭神时,通常是香烛南向,北向并排由桌沿(北)向南摆放6茶6酒。汉族自古以今保持长期的祭祀文化,而多个与汉族关系密切的民族也继承汉族的祭祀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文革之后,长期处于祭祀的真空期,至1990年代初才慢慢恢复部分祭祀活动,近年来,很多祭礼又重新恢复,不过在城市生活的人普遍不会主动参加祭祀活动。而台澎金马地区则保持了长期的祭祀传统,也保留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祭礼,如妈祖、观音妈、关公、王爷公、祖师公、上帝公、土地公、太子爷、国姓爷等佛、道教神灵都依照时令节庆祭拜,也有大成至圣先师的祭祀。东亚各地至今仍保留大量的传统祭祀。日本本土、日本琉球、韩国、越南、等除了从中国传入的中国节日祭祀外,也在当地发展出不少本土文化的祭祀仪式。
相关
- 银耳目见内文银耳目(学名:Tremellales),是真菌下属担子菌门银耳纲的一目。大部分腐生于木材,少数寄生于其他真菌。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担子具直或斜的隔膜,
- 安那托利亚语族安那托利亚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一族语言(在有些分类中,此族不属于印欧语系,但极为接近)。此语族语言曾在小亚细亚使用,目前已消亡,包括赫梯语、卢维语(“赫梯象形文字”使用的语言)和
- 科学革命科学革命(英语:Scientific revolution),指近世历史上,现代科学在欧洲萌芽的这段时期。在那段时期中,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包括人体解剖学)与化学等学科皆出现突破性的进步,
- 海藻森林海藻林是由海带目(Laminariales)大型褐藻所构成的海底森林,为最富有丰富生产力与多样性的地球生态系统。较小片的海藻林又被称为海藻床。海藻林分布于温带到极地地区的沿岸海域
- 诺伯特·维纳诺伯特·维纳(英语:Norbert Wiener,1894年11月26日-1964年3月1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美国应用数学家,在电子工程方面贡献良多。他是随机过程和噪声信号处理的先驱,又提出“
- 钴(III)酸锂锂钴氧化物,也称钴酸锂,化学式为LiCoO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一般使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电极材料。LiCoO2的结构巳借助X光衍射、电子显微镜和中子粉末衍射等技术研究清楚。锂原子层
- 旁遮普旁遮普邦(旁遮普文:ਪੰਜਾਬ,印地文:पंजाब,拉丁字母转写:Punjab)位于印度西部,是锡克教的发源地(信徒占人口65%),因为1947年印巴分治而产生。该邦名称“Punjab”由波斯文中的Pan
- 穆罕默德·摩萨台穆罕默德·摩萨台(波斯语:محمد مصدق;拉丁化:Mohammad Mosaddegh),1882年6月16日-1967年3月5日),1951年至1953年间出任民选的伊朗首相,但在1953年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的政变
- 网胃蜂巢胃,又称网胃,是反刍动物的第二个胃,也叫网胃,内壁有类似蜂巢形状六角形的突起,并有分解食物纤维之细菌。食物会由蜂巢胃挤回口腔咀嚼反刍。经反刍后比较小的食物粒子会进入重
- 法令《国会纵火法令》(德语:Reichstagsbrandverordnung),全称《保护人民和国家的总统法令》。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后,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签署了这一法令。该法令废除了许多《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