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

✍ dations ◷ 2025-01-23 06:14:52 #祭拜
祭祀,(英语:祭:sacrifice;祀:ritual;韩语:한국의 제사,罗马化:Jesa)是指以线香、酒水、肉类、蔬果,或布帛和玉(传统儒教祭祀)等供品向神灵、圣徒或者亡魂奉献、祈祷的一种行为。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认为,凡是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人或物,凡是有利于文明的保持和发展的人或物,都可以列入祭祀对象。作为儒家文化中古代“牺牲”礼仪的变体,现代祭祀一般没有供奉活物、烧化祭等有一定原始崇拜性质的仪式。作为文化融合的一部分,韩国儒家文化中的祭祀也是一种简单纪念先人仪式,常常用以纪念死去的先祖。除此以外,亚洲天主教徒、佛教徒和无宗教信仰者也会进行一定的祭祀活动--但这往往也是儒家文化的文化融合性质体现,典型一例即是17-18世纪天主教传教士因祭祀礼仪问题导致的中国礼仪之争。在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1962-1965)上,祭祖祭孔被正式认可,成为天主教教义的一部分。但现代基督徒,特别是基督新教信徒,已不再进行这一祭祀行为。祭或祭祀,从内容上包括场地、仪式、祭文(祝祷词)、祭品(Sacrifice)等内容:古代社会,常见的祭祀的仪式主要有动物祭(英语:animal sacrifice)、人祭(英语:human sacrifice),杀祭(英语:ritual suicide)、活人祭(英语:ritual murder)。虽然同为祭祀,但是祭祀神灵与祭祀祖先,在仪式上并不相同。以浙江省岱山县的民俗为例,祭祀神灵(如年神)时祭桌为东西朝向(即桌缝东西向),而祭祖时南北向;祭祖时祭桌上摆设较固定,朝南或朝大门方向的上香,其它三面各摆四筷四酒四饭,上3*4共十二碗菜以上,而祭神时,通常是香烛南向,北向并排由桌沿(北)向南摆放6茶6酒。汉族自古以今保持长期的祭祀文化,而多个与汉族关系密切的民族也继承汉族的祭祀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文革之后,长期处于祭祀的真空期,至1990年代初才慢慢恢复部分祭祀活动,近年来,很多祭礼又重新恢复,不过在城市生活的人普遍不会主动参加祭祀活动。而台澎金马地区则保持了长期的祭祀传统,也保留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祭礼,如妈祖、观音妈、关公、王爷公、祖师公、上帝公、土地公、太子爷、国姓爷等佛、道教神灵都依照时令节庆祭拜,也有大成至圣先师的祭祀。东亚各地至今仍保留大量的传统祭祀。日本本土、日本琉球、韩国、越南、等除了从中国传入的中国节日祭祀外,也在当地发展出不少本土文化的祭祀仪式。

相关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位于中国上海市市中心的重庆南路,是中国最为著名、最顶尖的国立医科院校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医科院校之一。其前身是圣约翰大
  • 大卡卡路里(Calorie,缩写为cal),简称卡,是一物理学能量单位,其定义为将1克水在1大气压(101.325kPa)下提升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由于科学家发现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不同,所以衍生了以
  • 布氏烧瓶布氏烧瓶,又称抽滤瓶、北里烧瓶(Kitasato flask,纪念北里柴三郎),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玻璃器皿,为烧瓶的一种。配合布氏漏斗过滤用。发明者为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毕
  • 米氏散射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是一种光学现象,属于散射的一种情况。米氏散射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米于1908年提出的。当微粒半径的大小接近于或者大于入射光线的波长λ的
  • 巴斯大学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是一所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位于英格兰巴斯,于1966年获得皇家特许状。巴斯大学以商业管理起家,可以追朔到1856年创立的布里斯托贸易学校。尔后成立了
  • 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英语:utopian socialism)(德语:utopischer Sozialismus 或 Frühsozialismus),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不过“空想”这种中文译法,在清末民初报刊上即出现过,是从日
  • 厄贝沙坦厄贝沙坦(CADN,INN:Irbesartan,发音为/ɜrbəˈsɑrtən/)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在中国已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厄贝沙坦由赛诺菲公司(现为赛诺菲-
  • 组合城市组合城市(conurbation),又叫“集合都市”,是指多个邻接的都市随着都市规模的发展,跨过行政区划的界限发展为一个都市区的状态。这一概念由帕德里克·杰德斯在1915年提出。随着工
  • 玛琳·黛德丽玛丽·玛德莲娜·“玛琳”·黛德丽(德语:Marie Magdalene "Marlene" Dietrich,1901年12月27日-1992年5月6日), 德国演员兼歌手,拥有德国与美国双重国籍,在其近七十年的演艺生涯中持
  • 马丁·范布伦马丁·范布伦(英语:Martin Van Buren,1782年12月5日-1862年7月24日),美国第八任副总统(1833年-1837年)及第八任总统(1837年-1841年)。他是《美国独立宣言》正式签署后出生的第一位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