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 dations ◷ 2025-05-16 18:22:30 #太和殿
坐标:39°55′02″N 116°23′50″E / 39.917273°N 116.3970962°E / 39.917273; 116.3970962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中最南面的殿,该殿是明清两朝北京城内最高的建筑,开间最多、进深最大和屋顶最高的大殿,堪称中华第一殿。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在各种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以示与众不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建在一座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合称“三大殿”。“三大殿”和东面的文华殿、西面的武英殿等建筑合称“外朝”。三大殿位于紫禁城中轴线暨北京中轴线上。太和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奉天殿。奉天殿初建时的体量,据《明世宗实录》卷四百七十记载:“原旧广三十丈,深十五丈云”,即面阔95米,进深48米,面积达4522平方米。永乐十九年(1421年),奉天殿遭雷击焚毁,正统元年(1436年)至正统六年(1441年)重建。嘉靖三十六年四月丙申(1557年5月11日),又遭雷击焚毁。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完成重建,改名为皇极殿,仅为原奉天殿的三分之二大小,所以与原建筑的大基座相比显得小。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遭遇火灾,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为太和殿。顺治三年(1646年)和康熙八年(1669年)各重修一次。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初三半夜,由于太监失误,太和殿西边御膳房失火,太和殿再次被焚毁。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建。现存的太和殿即此次重建后的形制,因防火需要,原正殿两侧副阶被改为夹室,木构斜廊被改为防火砖墙。明朝、清朝太和殿的主要用途有:辛亥革命后,清逊帝溥仪仍居后宫。袁世凯意图称帝,以三大殿为宫殿,对内外装潢有所改动。其中写有殿名的匾额上面的满文被凿去,汉文移至中间。太和殿为紫禁城内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建筑规制之高,装饰工艺之精,堪居中国古代建筑之首。太和殿面阔11间(63.96米),进深5间(宽37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殿高26.92米,加上下面的须弥座和高达8.13米的三层台基,通高35.05米。台基上有大量的龙凤石雕。现存的太和殿,面阔低于太庙前殿的面阔68.2米,也低于明长陵棱恩殿的面阔66.75米。太和殿为重檐庑殿顶。殿顶正脊两端的螭吻,每个由13块琉璃构件组成,螭吻高3.40米、宽2.68米、厚0.32米、重约4.3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螭吻。殿顶垂脊檐角上有琉璃制成的仙人神兽像,除骑凤仙人外还有10个神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它们既起到美观的作用。又寄托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这些仙人神兽像也有建筑功能。屋脊的坡度会使脊瓦下滑,交梁上需要铁钉固定,为了保护铁钉免受雨雪侵蚀,这些仙人神兽像就用来当铁钉的帽子,并起到装饰作用。垂兽、套兽、戗兽也都是一样的作用。太和殿装饰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饰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有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有镌刻着龙纹的鎏金铜叶。太和殿共有立柱72根,最高的12.7米,最粗的直径1.06米。原来都是楠木立柱,但早已毁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火灾,今太和殿的柱子是清朝康熙年间重建时用松木拼接而成,其中包括宝座两侧直径1米的6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这种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是紫禁城其他建筑物没有的。所贴金箔使用深浅两种颜色,以突出图案。6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上的龙,龙头全都望向宝座。太和殿内的天花、藻井等的设计,康熙十八年(1679年)火灾以前也是所有宫殿中等级最高的。藻井寓意为“水”。天花上有专为太和殿描画的彩画,以龙凤图案为主,大量使用金色。彩画同时也应用在柱子等地方。太和殿内地面铺砌金砖,每块边长约为0.67米,整个太和殿共有4718块金砖。所谓金砖,是苏州等地烧制的高级砖块,烧制程序十分复杂,前后花费时间长达半年以上,成品还需经过仔细挑选,才能铺砌在太和殿上。太和殿前的东、西两庑各有一阁:两阁北侧各有一门:太和殿东、西两侧有墙,墙上各开一随墙门。三大殿台基以下,东、西两侧另外各有一门:太和殿内明间正中现设有雕着13条金龙的宝座,为髹金雕龙大椅,是明朝嘉靖年间遗物,宝座通高172.5厘米,座高49厘米,座宽158.5厘米,座前脚踏高30厘米,椅背为“圈椅”式,由金丝楠木制成,雕有蟠龙,自中间向两侧扶手处逐渐走低,靠背背板平雕阳文云龙。宝座下有一小底座,小底座下为一大底座,大底座设在一个高约2米的朱漆方台上。方台为楠木制作,外髹金漆,四周采用宫殿基座形式,镶有大量宝石,方台正面和左右有7级台阶。宝座后面有雕龙金漆屏风,为清朝遗物,共七扇。宝座没有椅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约宽1.67米、深0.67米的须弥座底座。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香亭。宝象象征国家安定、政权巩固;甪端为传说中的瑞兽;仙鹤象征长寿;香亭象征江山稳固。宝座上方悬挂有乾隆帝御题“建极绥猷”匾额。两侧柱子上挂有乾隆帝御题对联:“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宁。”如今太和殿内陈设的宝座和屏风中,只有屏风是清朝太和殿内的原物。清朝康熙时期重建太和殿,新制了宝座和屏风。1915年袁世凯称帝时期,太和殿一度摆放当时新造的一张紫檀木宝座,为西洋风格的高背大椅,原来太和殿内的清朝宝座可能同时被毁。据说因袁世凯腿短身长,该宝座椅背高,座面短,椅背上有白缎绣成的一个袁世凯设想的“中华帝国”的国徽,宝座做工粗糙,白缎日久破裂后,可见其内装的是干草。这座袁世凯宝座从1915年到1958年一直放置在太和殿。1958年故宫博物院重新对外开放时,故宫博物院决定撤掉与太和殿整体风格不协调的袁世凯宝座,但找不到合适的宝座陈设。某一天,故宫博物院家具库汇报库内存有一只破旧的椅子,怀疑是个宝座,故宫博物院专家朱家溍亲自前往考证,推断那是明朝嘉靖年间撤换下来的太和殿宝座,并就此确定以该宝座残件为基础进行恢复。后来刘炳森绘图,13位专家经过一年多工作,在1964年9月将该宝座修复完成。因为宝座根据残件恢复,残件是明朝嘉靖年间遗物,所以恢复后的宝座是明朝风格,与宝座后面陈设的清朝屏风风格不同,这可从二者的龙纹和云纹上分辨出来。1958年撤下的袁世凯宝座,后来被故宫博物院拨交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陈放在慈禧陵的祾恩殿内。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似伞盖向上方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这宝珠是一颗大铜珠,名为“轩辕镜”,旁边还有6颗小珠。民间传说如果不是受命于天的人坐上宝座,轩辕镜就会落下来,致那个人于死地。据传说,袁世凯准备登基之前,怕轩辕镜掉下来砸死自己,于是下令将宝座向后(向北)移动2米。后来虽将袁世凯宝座替换为明朝嘉靖宝座,但位置并未移回,因此如今轩辕镜正下方是方台的台阶前沿,而非宝座。太和殿前带有宽阔的平台,称“丹陛”,俗称“月台”。丹陛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铸造于乾隆年间)。日晷为古代计时器,嘉量为古代标准量器,二者均象征皇权。龟、鹤象征长寿,铜龟、铜鹤内部中空,大典时用来燃放檀香。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所在的高8.13米的三层汉白玉台基,周围环以汉白玉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下雨时,排水龙头一起喷水,形成“千龙吐水”的景观。丹陛西侧的铜龟丹陛西侧的铜鹤丹陛西侧的嘉量丹陛西侧的铜龟、铜鹤丹陛东侧的铜龟丹陛东侧的铜鹤丹陛东侧的日晷丹陛南侧的铜鼎之一太和殿东西两侧的中右门、中左门到太和门东西两侧的之间,分别有庑房,即太和殿东庑、太和殿西庑。2005年起,太和殿西庑的弘义阁举办皇家礼乐展,在弘义阁迤南西庑举办清宫武备展。后闭展。

相关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英语: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DIC),又称消耗性凝血病,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活化,使凝血酶增多,微
  • 杓肌杓肌(arytenoid muscle、arytenoid、/ærᵻˈtiːnɔɪd/)为一个单一的肌肉,填补杓状软骨的后凹表面。杓肌源自于杓状软骨的后表面及外侧边界,并被插入相对的软骨之相应部分。杓
  • 柠檬酸咖啡因柠檬酸咖啡因,商品名有Cafcit等,是一种用于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英语:apnea of prematurity)的药物。一旦排除其他可能病因,这种药物就可用于治疗出生时不足35周龄,或体重不足2 kg的
  • 虍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一个(六划的则为第二十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虍部归于六划部首。虍部通常从左、右、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
  • 美国城市列表 (按人口排列)本列表列出美国人口最多的建制区。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定义,建制区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市、镇、村和自治市镇。这些名称及其用法各州皆有很大区别。美国最大的建制区多数是在
  • 中国传统节日饮食 - 服饰 - 建筑 - 文物 - 节日 - 教育 科学 - 五术(医学 - 术数) - 武术汉族传统节日或称为中华传统节日、汉人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汉人随着季节、时间和物候转移,开展具
  • 文字冒险游戏互动式小说,一般也称作文字冒险游戏,是以文字输入输出为主的一种冒险游戏。此类型游戏以软件模拟情境,令玩家使用文字指令控制角色,以影响周边的情境。其运作方式可以理解成是用
  • 伊朗板块伊朗板块(Iranian Plate)是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印度板块和阿拉伯板块之间的三角形板块,有人认为它是欧亚大陆板块的一部分,位于伊朗和部分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地区,阿拉伯板
  • ABC三原则ABC性教育(ABC strategy)也称为以ABC三原则(Abstinence, be faithful, use a condom),或是以禁欲为基础的性教育(abstinence-based sex education),是一种以守贞教育(性禁欲)为基础的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英语: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通常简称为 PNAS;PNAS USA)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官方学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