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彦 (学者)

✍ dations ◷ 2025-05-05 15:50:54 #台湾物理学家,台湾大气科学家,太空科学家,国立中央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犹他州立大学校友,国立中央大学校友,国立台中第一高级中学校友,客家裔台湾人,苗栗人,刘

刘正彦(Jann-Yenq Liu)是台湾大气科学家、太空科学家,苗栗县客家人,曾任国立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所长,现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暨国立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电离层物理和太空物理。尤其是电离层变化和地震的关系。

国立台中第一高级中学和国立中央大学大气物理系(今大气科学系)毕业,1990年获得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回台湾后进入国立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任教并曾任所长。现任国立中央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暨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教授和天主教辅仁大学物理系兼任教授。并出任国科会自然处地球科学研究推动中心主任、国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学家。

刘正彦是从2012年起,由国研院合聘为太空中心首席科学家。但是他没依照国研院《兼职作业规定》:欲兼任有正式聘函、聘书的职务者,必须填具申请表并取得主管核可。却于2013年获北京工业大学推荐并私自接收聘书,成为中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海聚工程)短期项目科研人才,研究项目为监测北京地区的地震前兆,聘期至2016年9月底。对于刘正彦违法兼职一案,科技部指出,刘正彦已于2015年6月10日晚请辞,并获国家太空中心同意。

刘正彦的主要研究是电离层物理与太空物理。1998年开始首次提出大规模地震前电离层电子浓度会异常减少的现象。后来他的团队以福尔摩沙卫星三号等卫星和GPS地面接收站的资料研究电离层电子浓度,发现规模五以上的地震在发生前至少超过七成震中上空的电离层都曾突然变稀薄;规模六以上强烈地震更高达九成都会在震前出现电离层异常扰动。并且发现地震时地震波会震动大气层,使电离层产生扰动。相关成果已获得《地球物理研究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和《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地球物理学界重要期刊刊登。

2011年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发生后,刘正彦的团队也发现海啸波也会使电离层受干扰。

刘正彦已婚,妻子陈玉英是国立中央大学统计研究所教授。

相关

  • 克罗恩病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又称克罗恩病、克隆氏症候群或局部性肠炎,是一种发炎性肠道疾病,可能影响肠胃道从口腔至肛门的任何部分。症状通常包含:腹痛、腹泻(如果发炎严重可能会
  • 电流表电流表(英文:Ammeter)又称安培计,是测量电流的仪表,主要类型有转动线圈式电流表、转动铁片式电流表、热偶式电流表、热线式电流表以及钳形电流表等。转动线圈式电流表(galvanomete
  • 分子马达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是分布于细胞内部或细胞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它负责细胞内的一部分物质或者整个细胞的宏观运动。生物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个体的运动最终都归
  • 恒星日通常认为,恒星日(Sidereal Day)是地球上某点对某个恒星连续两次经过其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的恒星周期,是指在天文学上以恒星为标准量度地球自转的周期,因为恒星通常被假设
  • 温暖温暖可以指:
  • 三十一烷三十一烷(英语:Hentriacontane,也称)是一个结构式为CH3(CH2)29CH3的固体长链烷烃。很多植物(如豌豆)上都含有三十一烷,而蜂蜡含有8-9%的三十一烷。三十一烷有10,660,307,791种同分
  • 2009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羽毛球国际赛2009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羽毛球国际赛为第6届瑞典斯德哥尔摩羽毛球国际赛,属世界羽联国际挑战赛级别,亦是2008/09赛季欧洲羽联巡回赛的其中一站。本届赛事于2009年1月22日至1月25
  • 伊日·丁斯特比尔伊日·丁斯特比尔(捷克语:Jiří Dienstbier,1937年8月20日-2011年1月8日),捷克政治人物,记者。丁斯特比尔是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时期的异见人士,1977年曾参与发起《七七宪章》,他也因
  • 裸花草属裸花草属(学名:)是小檗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2种,分布于日本至北美。
  • 怪力少女怪力少女(日语:アッセンブル・インサート)是结城正美画日本的漫画作品。并有原作改编OVA作品。在近未来的东京,犯罪组织Demon Seed用强化服犯罪。因为警察的特工出击失利,所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