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二世 (巴伐利亚)

✍ dations ◷ 2025-02-25 06:46:19 #1365年出生,1417年逝世,巴伐利亚公爵,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威廉二世,(1365年4月5日-1417年5月31日)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成员,巴伐利亚-施特劳宾公爵及荷兰伯爵、泽兰伯爵和埃诺伯爵(英语:County of Hainaut)(1404年—1417年在位),威廉二世在父亲于1404年逝世后统治到1417年时因被狗咬伤而逝世。

神圣罗马皇帝路易四世与第二任妻子玛格丽特二世(英语:Margaret II, Countess of Hainaut)所生的第三子阿尔布雷希特一世的长子、巴伐利亚-施特劳宾公爵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及荷兰伯爵约翰三世之兄长。威廉二世的母亲是波希米亚国王瓦茨拉夫二世的曾孙女布里格的玛格丽特(英语:Margaret of Brieg)。

自1353年签订《雷根斯堡条约》以来,威廉的父亲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就一直是该下巴伐利亚公国的统治者,由于其兄弟威廉一世的精神疾病,自1358年以来阿尔布雷希特一世还是荷兰、泽兰、埃诺和弗里斯兰等低地国家领土的统治者,居住在海牙。后来威廉二世大概在1365年出生。

威廉应该首先与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女儿玛丽订婚。然而,未婚妻于1377年去世。20岁时,他与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二世的女儿玛格丽特结婚,这是1385年4月12日康布雷举行的场双重婚礼的一部分,而他的姐姐玛格丽特菲利普二世的儿子和继承人无畏的约翰结婚。来自欧洲各地的众多客人来参加婚礼。其中包括年轻的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后来他与威廉的堂侄女伊萨博(斯特凡二世的孙女、斯特凡三世的女儿、路易七世的妹妹)结婚,后者在法国被称为伊莎博·德·巴维耶尔。1386/87年,威廉去普鲁士旅行。

六十岁的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已经采取精密的继承安排:他雄心勃勃的婚姻政策确保他的统治,并且有三个儿子可以继承:要接管荷兰各地的威廉,打算在巴伐利亚-施特劳宾统治的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和领导列日教区的当选主教约翰。

但是,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和荷兰贵族鳕鱼派的成员阿莱德·范·波吉斯特(英语:Aleid van Poelgeest)之间的关系在国内政治中引起了动荡。在阿莱德的帮助下,该市的鳕鱼派试图扩大在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宫廷的影响力,而老贵族鱼钩派则与他的儿子威廉二世缔结了同盟。父子之间的冲突在1392年达到顶点,原因是阿莱德被谋杀,这很可能是鱼钩派所下手的。阿尔布雷希特一世终于在两派斗争中取得胜利,威廉不得不逃到英格兰。然而,早在1394年,两人就和解了,威廉又获得他在埃诺伯国的权力。

父子开展了一系列镇压弗里斯兰人的战斗,弗里斯兰人想脱离荷兰伯国,直接向罗马人民的国王臣服,但付出可观的经济代价,虽然最后没有明确的结果。经过超过46年的统治,阿尔布雷希特一世于1404年12月13日去世。 他于1353年起从经济上和国内上强化新成立的公国,并通过他的婚姻政策将其扩大到欧洲。威廉继承荷兰伯爵、泽兰伯爵、埃诺伯爵和巴伐利亚-斯特劳宾公爵,统治领地的北部和南部则由取代了早逝的哥哥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约翰统治。

1404年父亲阿尔布雷希特一世逝世,威廉二世继承巴伐利亚-施特劳宾公爵及荷兰伯爵、泽兰伯爵和埃诺伯爵等爵位。

1408年,在奥塞战役(英语:Battle of Othée)中,威廉与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和巴伐利亚-因戈尔施塔特公爵路易七世击败反抗威廉弟弟列日主教约翰的列日市民。结果,作为埃诺伯爵的威廉不再有义务向列日主教致敬。威廉的统治以荷兰伯国的内部冲突为标志。特别是,阿克尔勋爵约翰五世(英语:John V, Lord of Arkel)支持威廉在荷兰伯国内的敌人。威廉于1412年征服阿克尔,此时约翰五世接受他的失败,荷兰伯国吞并阿克尔。

威廉声宣称作为荷兰伯爵应该拥有弗里斯兰。之前的伯爵并没有远征而征服弗里斯兰。只有斯塔福伦于1398年被攻陷。威廉二世也派遣远征军到该地区,但斯塔福伦于1414年被弗里斯兰人收复。在威廉死前,威廉确保他的贵族发誓效忠他的独生女杰奎琳(英语:Jacqueline, Countess of Hainaut)。杰奎琳是他与妻子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二世的女儿玛格丽特的独生女。

即使威廉最终控制住了局势,然而,威廉的意外死亡还是在1417年5月31日最糟糕的时候发生,他死于狗咬。他的兄弟列日主教约翰与女儿杰奎琳爆发继承战。这将是鱼钩派和鳕鱼派战争的最后一章,最终将荷兰伯国和埃诺伯国置于勃艮第公国之手。巴伐利亚-斯特劳宾公国被巴伐利亚统治者们分割,大部分于1429年归于巴伐利亚-慕尼黑公国。

相关

  • 黑店狂想曲《肉食店》(法语:Delicatessen)由马克·卡罗及尚-皮尔·桑里导演,是1991年法国黑色喜剧电影。故事背景设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萧条、物资困顿年代,影片讲述城市边区的一家肉
  • 震教徒震教徒(Shakers),又称为震教教友会教徒(Shaking Quakers),属于基督再现信徒联合会,18世纪始建于英格兰,是贵格会的支派。1774年由安·李(Ann Lee,1736年—1784年)建立,现已基本消亡。震
  • 克里奥尔“克里奥尔”和它在其他语言的同源词如crioulo, criollo, créole, kriolu, criol, kreyol, kriulo kriol, krio, kreol, 等被应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人民上,而这些词彚
  • 肯·洛奇肯·洛奇(英语:Ken Loach,1936年6月17日-),英国独立电影与电视导演编剧,影视作品以写实自然的技法与社会性题材,关注低下阶层生活,劳工权益,以及宣扬社会主义理念而广为人识。电影作品
  • 李爱珍李爱珍(1936年-),中国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港边村人,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着半导体材料及物理研究。1954年,李爱珍毕业于泉州市第一中学。1958年毕业
  • 腓特烈·卡尔 (黑森-卡塞尔)腓特烈·卡尔·路德维格·康斯坦丁(德语:Friedrich Karl Ludwig Konstantin Landgraf von Hessen)是德国黑森-卡塞尔王子,黑森-卡塞尔伯爵腓特烈·威廉的第五个孩子,母亲为普鲁士
  • 变余结构 (行星天文学)行星科学中的变余结构是指在外太阳系冰卫星上的古老撞击坑地形因为卫星冰外壳的潜变(黏性松弛)或后续的冰火山喷发而消失的状况,因此这种地形又常被称为 "幽灵陨石坑"。而撞击
  • 顾际明顾际明(?-?),字良甫,号海旸,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二甲进士,性至孝,文章风概擅一时。入庶常,改云南道御史,有暮夜求援者,正色却之。疏指杨
  • 桓济桓济,字仲道,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大司马桓温之次子。桓熙之弟,桓歆、桓祎、桓伟、桓玄之兄。桓济是东晋权臣桓温之次子,于晋穆帝升平四年(360年)时封为临贺县公,后来官至给
  • 血观音《血观音》(英语:The Bold, the Corrupt, and the Beautiful)是一部于2017年11月24日上映的悬疑惊悚电影。由杨雅喆自编自导,惠英红、吴可熙、文淇领衔主演。此片获得第54届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