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技术
✍ dations ◷ 2025-07-13 15:14:43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双十洪纪承,2015)教育技术是一个新兴学科,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出现的,它是传统教育插上计算机科学之后发展而来的学科。因此简单来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计算机的交叉学科。
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因此教育技术成长主要在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它的起点源于1980年开始个人电脑产业的出现,图形用户界面使用户的操作所见即所得,使计算机的使用脱离了科学家和程序员的狭小圈子,走进了千家万户,在操作简易度进入了普通人的视野。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信息时代,这一时代的核心在于英特尔的CPU和微软的操作系统。两家公司组成的Wintel联盟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那时的电脑是孤立的,不能上网。第2阶段:信息通信时代,这一时代的核心在于思科构建的有线网络和网景雅虎创造的互联网商业环境。信息+通信技术合成ICT,使用户摆脱了电脑孤立存在不能沟通的窘境,人们接上网络,通过网络获取简单的文字和图片讯息。第3阶段:移动信息通信时代,这一时代的核心在于数字设备摆脱重量和体积的束缚(变轻变小变薄),摆脱电源线的束缚(电池取代电源线),摆脱有线网络网线的束缚(WiFi/3G/4G取代宽带电信拨号),使用户可以随身携带数字设备,随时随地使用计算机,摆脱了过去电脑进不了课堂、出不了房屋、上不了各类现实场景的窘境。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AECT )与术语委员会在1994年发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而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其英文原文为: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而AECT在2004年的“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中,教育技术可定义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 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在中国,教育技术学源于电化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最早的学术领袖是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萧树滋(河北大学)两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归国硕士。萧树滋和南国农创办的全国电化教育培训班培训了大批电教骨干。在20世纪90年代,第二代学术领袖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促进了从原先的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的转变。何克抗的主要贡献包括:引入美国AECT'1994定义,引入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概念,倡导主导主体的教学设计。李克东的主要贡献是推动了中国学界和外国学界的交流,在华南师范大学筹办了多起全球性的国际学术会议。今天的教育技术学在中国有200多个本科专业,这和中国教育信息化程度不高有关;80多硕士点;10多个博士点。总体上看,教育技术学的高级人才仍然匮乏。
当前研究的问题是缺乏一套公认的研究方法。由于中国的教育技术学者多源于理工科,当前多以网络课程开发为主,缺乏对学习者的心理研究。
中国自1978年开始筹办教育技术专业,1983年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中心、河北大学教育技术~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四个单位首次创办了四年制本科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自此,中国的教育技术专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逐渐形成了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在内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技术学在许多领域都能找到应用与实践的土壤。主要应用领域有: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主要奠基者为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版的学术专著《学习的条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奠定教育技术的核心,具体内容包括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九段教学步骤的教学设计理论。(1)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何克抗,1999)
(2)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李克东,1999)。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又称远程学习(distance learning), 是对实际上不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或者“校园”里的学生实行的教育。对这种教育和学习类型的研究集中于教学方法、技术和教育系统设计。这类学习被描述为“当信息来源和学习者被时间和/或者距离分开时的一种学习途径”。换句话说,远程学习/教育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适合于他们自身环境的,位于课堂外但是却等同于课堂学习的经验。有些远程教育课程要求学习者出于某种原因(比如到校考试)需要到校园集合,这样的课程被称为混合类型课程或混合模式学习(hybrid or blended course of study)。
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远程教育因为能够提供个人化的服务和国际交流而备受关注。远程教育使得学习者可以在家、工作单位、车上,旅途中或者任何方便的时间、地点学习。远程教育正在全球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大学和教育机构采纳。
教育技术学是客体技术与主体技术的结合。适合到各级各类学校、各级电教馆、企事业单位、教育电视台、远程教育机构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等移动信息通信时代
相关
-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英文:Gram Positive)是能够用革兰氏染色染成深蓝或紫色的细菌,而革兰氏阴性菌不能被染色(通常染作红色以对比)。它们细胞壁中含有较大量的肽聚糖,但经常缺乏革兰氏阴
- 淋病淋病(Gonorrhea)是一种感染淋球双球菌所导致的性传染病。许多人在感染后,并不会表现任何症状。男性常见症状包括排尿灼热、阴茎开口流脓、睾丸疼痛等。女性的常见症状一样是排
- 多粘菌素多粘菌素engpolymyxin是一类多肽类抗生素,由多粘芽孢杆菌产生。由于静脉给药可致严重肾毒性(英语:Nephrotoxicity)现已少用。但现在对其肾毒性有新的认识。主要包括:多粘菌素B(po
- 偏头痛偏头痛(英语:Migraine)是一种出现反复轻度或重度头痛的慢性疾病,通常伴有各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偏头痛的英文“Migraine”一词源于希腊语ἡμικρανία(hemikrania),意为“头
- 易感个体易感个体(英语:susceptible individual)在流行病学中是指人群中容易感染疾病或暴露于致病因子下但不能服用某些特定药物(如抗生素)的个体。易感个体在暴露于野毒株或接种相应的疫
- 烧伤灼伤是指皮肤或其他组织因热力、电力、化学物质、摩擦力或辐射所造成的创伤。大部分的灼伤是因接触滚烫液体、固体或火焰的高温。暴露在烹饪的火焰或不安全的煮食器具的危险
- 鸡尾酒疗法鸡尾酒疗法,专指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它由华裔美籍科学家何大一发明,是目前公认的疗效最佳的艾滋病治疗方法。这项研发使何大一以“艾滋病研究者”(AIDS Researcher)的身份荣
- 哈萨克大陆哈萨克大陆(Kazakhstania)是个史前小型大陆,范围为现今的咸海、西伯利亚大陆、阿尔泰山脉、巴尔喀什湖之间的区域,相当于大部分的哈萨克,加上准噶尔盆地,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哈
-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希腊语:Ναός του Δία στην Ολυμπία)是一座位于希腊奥林匹亚的古代希腊神庙,建造于公元前472年至456年间,目的是祭祀天神宙斯。426年被毁,
- 神秘动物学隐匿动物学(英语:Cryptozoology),又称传说动物学,神秘生物学,是一种专门研究未知或传闻动物的动物学,为神秘生物学之一支(另一为隐匿植物学),主要包含两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