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䙓

✍ dations ◷ 2025-09-12 19:56:02 #服装史

裙䙓是指像连衣裙、裙子下方缝边形成的线,也包括其距离地面的高度,其对应英文hemline也用来指像大衣等服装底部的线条,以及其距离地面的高度。

在时装中,裙䙓可能是最多变化的款式,裙䙓本身的形状可能改变,影响服装的外形,裙䙓高度可能从髋关节的高度到约接触地面(及地)的高度。不同时代,裙䙓形状及高度的流行款式会有许多的变化,也会受其他因素影响,例如穿著者的年龄、服装穿着的场合,以及穿著者的个人喜好选择。

在西方服装史(英语:history of Western fashion)中,上层阶级及中层阶级女性的正式公开服装中,裙䙓高度只会在及地和及踝这两种之间变化,这样的情形已持续了几个世纪,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到小腿中间或是小腿下方的裙子是低层女性或较前卫女性的工作服,而更短的裙子只会在少数特定的场合才会出现(例如海水浴场或是芭蕾舞的舞衣)。裙䙓高度一直到1910年代起才显著的提高(之后也有几次的变化)。裙䙓高度在不到15年内就从及地到接近膝盖的高度(从1900年代末期到1920年代中期)。在1919年及1923年有显著的变化,从1919年几乎及地的高度,到1920年代的小腿中间,而1923年又降到脚踝的高度。1927年的“flapper长度”的裙子只到膝盖,甚至比膝盖更高,但1930年代又降低了。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直到1970年代,女性由于社会压力的影响,需要穿着符合当时流行长度的裙子,不然就会认为跟不上潮流。自从1970年代时,女性的选择范围扩大了,而之后的裙子流行长度也不再只有一种了。

另一个对裙子长度的影响是裙䙓指数,此理论将裙䙓的变化作了过度简化的描述,认为裙䙓的高度会随着股市同步的上升及下降。此一词语出自华特商学院教授乔治·W·泰勒(英语:George W. Taylor (professor))1926的叙述,在经济繁荣的咆哮的二十年代,随着飞来波女郎服饰的出现,裙䙓也跟着上升,但在1920年代后期的经济大萧条起,裙子又回到及地的高度。

迷你裙

裙䙓在膝盖以上的鸡尾酒礼服

裙䙓在膝盖以下

裙䙓到脚踝的晚礼服

裙䙓很高的超短裙

相关

  • 孕酮受体1A28, 1E3K, 1SQN, 1SR7, 1ZUC, 2C7A, 2OVH, 2OVM, 2W8Y, 3D90, 3G8O, 3HQ5, 3KBA, 3ZR7, 3ZRA, 3ZRB, 4A2J, 4APU· steroid hormone receptor activity · ligand-activa
  • 南太平洋环流在南半球,由东南信风所形成的南赤道洋流,西流到新几内亚附近转向南,沿着澳洲东南部流动,称为东澳洋流,属暖流性质,至新西兰附近,与西风飘流合并折向东流。由于南半球中高纬度的海洋
  • 卡塔马卡省卡塔马卡省(Catamarca)为南美国家阿根廷二十三省之一,位于阿根廷东北部,首府为卡塔马卡(San Fernando del Valle de Catamarca)。1自治市
  • 碳酸氢盐碳酸氢盐是碳酸形成的酸式盐,含有碳酸氢根离子—HCO3−。大多数碳酸氢盐对热不稳定,会分解为碳酸盐、二氧化碳和水。碱金属碳酸氢盐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与酸迅速反应放出二氧化
  •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比赛 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于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正式成为比赛之一,初时设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及女子双打;但于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取消男子双打及女
  • 托法娜仙液托法娜仙液(Aqua Tofana),17世纪意大利北部流行的一种美白化妆水,含有亚砷酸成分,据说为南意大利名为脱芬妮雅(Tofana)的老太太利用火山析出的矿物调配而成。由于慢性砷中毒在当时
  • 索诺马谷索诺玛谷(Sonoma Valley)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诺玛县东南部旧金山湾区的一个山谷。该山谷是加利福尼亚葡萄酒业的发源地,这里有加州最早的葡萄园和酒厂。Windows XP默认壁
  • 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英语:United States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是美国国会众议院的一个常设委员会(英语:Standing committee (United States Congress)),负责涉及
  • 移动中的磁铁与导体问题移动中的磁铁跟导体问题(moving magnet and conductor problem)是一个源自于19世纪的著名思想实验,涉及到经典电磁学与狭义相对论(classical electromagnetism and special rela
  • 粗脉冬青粗脉冬青(学名:)是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东等地,多生长于山地林中以及灌丛中,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