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造影

✍ dations ◷ 2025-08-08 18:10:44 #血管造影
血管摄影,或称动脉摄影、血管造影,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用x光照射人体内部,观察血管分布的情形,包括动脉、静脉或心房室。 葡萄牙籍医师兼神经学家Egas Moniz(1949年诺贝尔奖的得主)在1927年发展出利用显影剂执行脑部的血管摄影,诊断出一些神经疾病,例如肿瘤以及动静脉畸形,他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的先趋者之一。随着Seldinger技术于1953年的发明,不再需要将锐利的导入装置留在血管腔内,使得它更加地安全。血管摄影需要将导管插入周边动脉中,例如股动脉。由于血液和周边的组织有相同的阻射率(英语:Radiodensity)(Radiodensity),需要加入会吸收x光的显影剂,使得血管可以轻易地被看见,在心血管的结构中,有显影剂的话,在血管摄影的影像中看起来是一个通道状的阴影,血管组织和心房室本身几乎是看不见的。其影像可以是静止的──用来检视特定区域;也可以是动态的──以每秒三十张的动态呈现,同时也可以观察血液流经血管的速度。最常用的血管摄影是用来检视冠状动脉的血液,用一个长、薄且有弹性的导管注入显影剂至想看的位置,导管是先谨慎地穿过臂动脉或是鼠蹊动脉,进一步再进入动脉系统,最后进入两大冠状动脉的其中之一,影像中短暂的显影剂分布可以检视动脉管的大小。在动脉壁上有无显现动脉壁硬化或是动脉脂肪硬化并不容易确定,可以参考。血管摄影也常用来做一些视网膜血管有病变的人,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或是肌肉退化的病人,看他们的血管有否狭窄。

相关

  • 语义网络语义网络(英语:Semantic Network)常常用作知识表示的一种形式。它其实是一种有向图;其中,顶点代表的是概念,而边则表示的是这些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语义网络是机读型字典(machine-
  • 人类菌群人类微生物群系(Human microbiome)又称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是某些微生物与宿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共生关系,对生物体无害的一类细菌。它们包括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虽然
  • 玻尔效应玻尔效应(英语:Bohr effect),1904年由丹麦生理学家克里斯蒂安·玻尔首先提出,即:氢离子(低 pH)和二氧化碳会降低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促进血红蛋白释放氧气。产生该效应的原因为质
  • 呋喃妥英呋喃妥因(英语:Nitrofurantoin)商品名称Macrobid,是一种用作治疗尿道感染的抗生素。对于肾脏感染(英语:Pyelonephritis)不具效用,须以口服方式服用。常见副作用包含恶心、食欲不振、
  • 厌恶疗法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是以古典制约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疗法。治疗者利用某些非制约刺激(如反胃、呕吐),以古典制约的原理使某些中性刺激(如性行为)转变为制约刺激,使被治疗者
  • 翁布里亚语翁布里亚语是一门已经灭绝的语言,曾在古意大利的翁布里亚地区使用,操这种语言的人被称作翁布里人,他们曾经生活在特维雷河的上游东部地区。翁布里亚语由流传至今的三十座牌铭而
  • 表型表型(英语:Phenotype),又称表现型,对于一个生物而言,表示它某一特定的物理外观或成分。一个人是否有耳珠、植物的高度、人的血型、蛾的颜色等等,都是表型的例子。由丹麦遗传学家威
  •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公共科学图书馆(英语: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缩写:PLOS,旧缩写:PLoS)是一个非营利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的科学出版项目,旨在根据开放内容许可证创建一个开放获取期刊(英语:Open a
  • 弗林特河弗林特河(Flint River)是位于美国乔治亚州的一条河流,全长344-英里-long(554-千米)。弗林特河在佛罗里达州阿巴拉契科拉和查特胡奇河汇合,形成了阿巴拉契科拉河。坐标:33°40′07″
  • 伊施嫩纳法典《伊施嫩纳法典》,又称《埃什南纳法令》,是古代的法典,刻在两片楔形文字泥板上,在伊拉克巴格达的阿布哈尔迈勒丘出土,其成文时间早于前18世纪的《汉穆拉比法典》。在1945年和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