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负离子

✍ dations ◷ 2025-02-23 14:11:36 #阴离子,活性中间体

碳负离子(英语:Carbanion),又叫碳阴离子,指的是含有一个连有三个基团,并且带有一对孤对电子的碳。碳负离子带有一个孤立负电荷,通常是三角椎体构型,其中孤对电子占一个sp3杂化轨道。形式上,碳阴离子是含碳酸的共轭碱:

上式的B表示碱。而碳阴离子在有机反应中扮演中间物的角色。

碳阴离子为亲核试剂,其反应性与稳定度受许多因素影响。包含:

碳阴离子在有机化学中担任反应中间物(活性中间体(英语:Reactive_intermediate))的角色,比如E1cB反应与有机金属化学中的格林尼亚反应。1984年,Olmstead介绍三苯甲基碳阴离子的锂冠醚盐,由三苯甲烷与正丁基锂、12-冠-4反应产生。

在低温下将三苯甲烷与融于THF的正丁基锂反应,再加入12-冠-4产生红色溶液与在-20℃下沉淀的盐类复合物。中间的C-C键长145pm,苯基间的键角31.2°。与四甲基铵相比,螺旋桨型就不太明显。探测溶液中碳负离子的其中一种方法是质子NMR。在DMSO中的环戊二烯的图谱在5.50ppm有一个环戊二烯阴离子的峰值。

带有C-H的分子能经由丢出质子形成碳负离子。故有C-H键的烃类可以视作一种酸类,并有对应的pKa值。甲烷因pKa大到近56,相对于pKa 4.76的醋酸,通常甲烷就不视作酸类。相同的条件在判断碳负离子的稳定度时,也能判断出碳酸pKa的相对顺序。借由跟传统酸类比较pKa值,可以判断出特定化合物是否能溶于水中。下表为一些化合物的酸度,从甲烷开始,越往下酸度愈大。

 --以粗體字表示酸類

历史

1907年,碳阴离子在Clarke和Lapworth发表关于安息酸缩合反应机制的文章中首次出现。1904年,Schlenk从四甲基氯化铵与三苯甲基钠反应制备Ph3C-NMe4+以获得五价氮。十年后,他证明出三苯甲基自由基如何借由碱金属来减少碳离子。Wallis和Adams在1933年使用碳阴离子这个词来表示带有负电荷的碳离子。

相关

  • 发炎反应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皮肤溃疡皮肤溃疡(英语:Skin Ulcer)指的是皮肤或者黏膜上出现的疮,并伴有组织脱落的迹象。皮肤溃疡可导致表皮完全脱落,此外真皮甚至皮下脂肪也时有部分脱落的情况。
  • 社交距离社交距离,也称为社交疏远或保持社交距离,是一种意图阻止传染病传播或降低其速度的非药物性感染控制(英语:infection control)措施,其目的为减少感染者和未感染者之间的接触,并借此
  • D4· dopamine 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 activity · protein binding · drug binding · potassium channel regulator activity · SH3 domain binding· integral t
  • 干草原干草原,是一种地理形态,年降雨量一般为 35 毫米 ~ 550 毫米,干草原有高等植物800多种,降雨量、植物种类都要比荒漠多许多。
  • 矮黑人尼格利陀人(Negrito)又称矮黑人,是东南亚的半游牧民族,零星分布于菲律宾、马来半岛、泰国、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是目前被了解最少的人类族群之一。他们可能是东南亚(包含新几
  • 弄巴湾族300 (1987 Langub) 1500弄巴湾族是砂拉越的26种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才三万多人,但他们宣称本身都是基督徒。弄巴湾人相信祖乡来自北砂与印尼边界,在印尼称为弄达耶人,原居在加里
  • 胡格诺派胡格诺派(法语:Huguenot,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
  • 罗曼·德莫夫斯基罗曼·斯坦尼斯瓦夫·德莫夫斯基(波兰语:Roman Stanisław Dmowski;1864年8月9日于华沙-1939年1月2日于波兰德罗兹多沃)是波兰政治家与民族民主政治集团("")的首席思想家和共同创建
  • 斯尔詹·巴比奇斯尔詹·巴比奇(塞尔维亚语:Srđan Babić;1996年4月22日-)是一位塞尔维亚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中后卫。他现在效力于塞尔维亚足球超级联赛球队伏伊伏丁那足球俱乐部。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