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兹堡礁

✍ dations ◷ 2025-09-11 10:12:01 #IUCN分类IV,Pages using infobox World Heritage Site with unknown parameters,伯利兹世界遗产

伯利兹堡礁是伯利兹沿岸的一系列珊瑚礁的统称,位于离岸以北约300米(980英尺)和南部国界线以内40千米(25英里)处。伯利兹堡礁中300千米(190英里)长的部分是有900千米(560英里)长的中美洲大堡礁系统的一部分。伯利兹堡礁的规模是大堡礁和新喀里多尼亚堡礁外最大的珊瑚礁系统。

伯利兹堡礁包括大量具有多样性的物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生态系统之一,包括70余种硬珊瑚、36余种软珊瑚、500余种鱼类以及数百种无脊椎动物。

估计称当地只有10%的物种被发现,90%的珊瑚有研究的必要。

伯利兹堡礁于1996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登录面积96,300 ha。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764:伯利兹堡礁保护区(共7处)

相关

  • 乔治三世乔治三世(英语: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全名乔治·威廉·腓特烈(George William Frederick),1760年10月25日登基为大不列颠国王及爱尔兰国王,至1801年1月1日后因大不
  • 黎凡特塞浦路斯 以色列 伊拉克 约旦 黎巴嫩 巴勒斯坦 叙利亚 土耳其(哈塔伊省)黎凡特(阿拉伯语:المشرق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
  • 东巴教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东巴教起源于原始巫教,同时具有原始巫教和宗教的特征,创立者为东巴什罗。经文讲师被视为东巴什罗的传人,因而称作东巴,故名东巴教。东巴教为中国西南地
  •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常任成员(俗称五常),五个创始成员国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中的五大国。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代表政权曾有所改变。中国原由中华民国
  • 伊巴德派伊巴德派(阿拉伯语:إباضية‎)是伊斯兰教仅次于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第三大教派,接近于逊尼派,现主要分布于以阿曼为代表的多个国家。逊尼派注重现政权的稳定,所以尊崇在政治上主
  • 打通南北航线打通南北航线,以黎明轮在1968年4月至5月间从广东湛江至山东青岛的航行为标志,中国大陆方面恢复使用本国船只运行南北港口间海运的事件。1949年,随着两岸分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 皮质脊髓束皮层脊髓束(英语:Corticospinal tract,又称皮质脊髓路径、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径),又称锥状束(pyramidal tract),为一种大脑皮质及脊髓间大量聚集之轴突集结。皮质脊髓束大部分由运
  • 德玛瓦半岛德玛瓦半岛(Delmarva Peninsula),美国东海岸一半岛,东为大西洋,西为切萨皮克湾,北由切萨皮克-特拉华运河与大陆为界。该半岛包括临近岛屿总面积为14127.044平方公里,人口681030人(20
  • GS-6620GS-6620是一种核苷酸类的抗病毒药物,被开发用于治疗丙型肝炎。尽管它在早期测试中显示出有效的抗病毒作用,但由于它在肠道中的吸收率低且效果不稳定(无法预测血液中的浓度),未能
  • 卡尔大公 (奥地利-泰申)卡尔大公,泰申公爵(英语:Duchy of Teschen)(德语: , 又称) ,全名卡尔·路德维希·约翰·约瑟夫·洛伦茨(Carl Ludwig Johann Joseph Laurentius von Österreich,1771年9月5日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