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二美人图

✍ dations ◷ 2025-07-10 03:48:43 #清世宗,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画作,清朝后宫题材作品,清朝绘画作品,佚名绘画作品,仕女图

雍正十二美人图或十二美人图,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组清代绢本设色工笔汉服仕女图的俗称,普遍认为此组美人图与雍正帝有关。

原系清宫旧藏,共有十二幅。1950年,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杨臣彬、石雨村在清点库房时,发现此组绘画。1983年,黄苗子认为画中美人是雍正帝妃嫔。1986年,朱家溍发现内务府档案记载:雍正十年(1732年)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围屏上“拆下美人绢画12张”。被认为正是画作的出处。清宫档案记载:雍正十年八月间,传旨将这十二张绢画“着垫纸衬平,各配做卷杆”藏于宫内。2014年,故宫博物院以此组图作中的九幅为原型,创作相关动画。

画幅尺寸相同,均纵184厘米,横98厘米。每一幅画均是一位美人,根据内容,分别是:裘装对镜、烘炉观雪、倚门观竹、立持如意、桐荫品茗、抚书低吟、消夏赏蝶、烛下缝衣、博古幽思、持表观菊、倚榻观鹊、捻珠观猫。

此画没有作者署名和题名。曾题名《雍正妃画像》,后改题《雍正妃行乐图》。绘画风格符合当时数位宫廷画师的风格。画中背景的题字落款、印章等均为雍正帝本人。“裘装对镜”背景中的书法条幅落款破尘居士,这是雍正帝在康熙年间的自号。画中美人曾被认为是雍正帝妃嫔群像,但与清宫妃嫔画像风格不符。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杨新推论后认为“消夏赏蝶”中美人是雍正帝皇后那拉氏。亦有认为画中所描绘的美女只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格式化美人。

裘装对镜

烘炉观雪

倚门观竹

立持如意

桐荫品茗

抚书低吟

消夏赏蝶

烛下缝衣

博古幽思

持表观菊

倚榻观鹊

捻珠观猫

相关

  • 蓬莱米蓬莱米,是一种在台湾广为食用的稻米品种的概称,依时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现今概称的蓬莱米,为粳米和籼米的混种,初始的蓬莱米品种,系由日本稻作专家矶永吉与末永仁改良成功。
  • 福建岛屿福建省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下表所列为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不包含因与大陆通过围垦或修建海塘(大堤)连接而消失的岛屿,如东山岛已经成为东山半岛,福清市的江阴岛已经成
  • 黄岗山黄岗山是武夷山脉的主峰,位于福建武夷山市和江西铅山县交界处,海拔2158米,是中国大陆华东最高峰。西北侧为武夷山脉第二高峰独竖尖(也是江西第二高峰),西南侧为福建第二高峰香炉峰
  • 长沙晚报长沙晚报,1956年7月1日由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创办,为湖南省长沙市市级报刊之一。长沙晚报创刊于1956年7月1日,最初叫做《长沙日报》。1961年1月,《长沙日报》改为《长沙晚报》。文
  • 黄淮学院黄淮学院是一所位于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路的省属综合类的普通本科大学,创立于1972年,现任校长谭贞。学校校训为“厚德、博学、笃行、自强””。校歌为《奋斗与梦想》。共有
  • 邢家南镇邢家南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邢家南镇下辖以下地区:邢家南村、季朗村、六合庄村、西何家庄村、六合屯村、斗洼村、赵官佐村、于留
  • 角闪岩角闪岩又名斜长角闪岩,是主要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的区域变质岩,是由富铁白云质泥灰岩和其他基性岩石,在中温至高温区域变质条件下,形成的岩石,具有块状或微显片理构造,经常与片岩
  • 黄钲 (作家)黄钲(1945年11月-),是一位中国壮族作家,生于广西邕宁县。小学和中学时就已阅读不少书籍。1964年进广西师范学院念数学,1968年毕业加入部队。1970年开始任中学数学教师。1972年发表
  • 道一峰道一峰(韩语:도일봉)是一座位于韩国京畿道杨平郡的山峰,主峰标高海拔864米。
  • 罗斯·特里尔罗斯·特里尔,中文名谭若思(英语:Ross Terrill,1938年-),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历史学家和记者,现居美国。特里尔是中国专家,专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他曾多次在美国国会作证,撰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