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斯光束
✍ dations ◷ 2025-11-14 02:30:36 #高斯光束
在光学中,高斯光束(英语:Gaussian beam)是横向电场以及辐照度分布近似满足高斯函数的电磁波光束。许多激光都近似满足高斯光束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中,激光在光谐振腔中以TEM00波模(横向基模)传播。当它在满足近衍射极限的镜片中发生折射时,高斯光束会变换成另一种不同参数的高斯光束,因此,高斯光束是激光光学中一种方便、广泛应用的模型。描述高斯光束的数学函数是亥姆霍兹方程的一个近轴近似解(属于小角近似的一种)。这个解具有高斯函数的形式,代表了光束中电场分量的复振幅。尽管电磁波的传播包括电场和磁场两部分,研究其中任一个场,就足以描述波在传播时的性质。高斯光束中,场的行为可以通过几个参数加以刻画,如光斑大小,曲率半径,古依相移等。亥姆霍兹方程的近轴近似解可能不止一个。笛卡尔坐标系下求解可得一类称为厄米-高斯模的解,在柱坐标中求解则得到一类称为拉盖尔-高斯模的解。对这两类解,最低阶都是高斯光束,高阶解则描述了光学谐振腔中的高阶横向模。高斯光束作为电磁波的横向电磁模,通过求解近轴亥姆霍兹公式,可得电场的振幅这里此外,上式中默认忽略了含时项
e
i
ω
t
{textstyle e^{iomega t}}
。对应的辐照度时域平均值为这里
I
0
=
I
(
0
,
0
)
{displaystyle I_{0}=I(0,0)}
为光波束腰中心处的辐照度。常数
η
{displaystyle eta ,}
为光波所在传播介质中的波阻抗(英语:Wave impedance)。在真空中,
η
=
η
0
=
μ
0
ε
0
=
1
/
(
ε
0
c
)
≈
376.7
Ω
{displaystyle eta =eta _{0}={sqrt {frac {mu _{0}}{varepsilon _{0}}}}=1/(varepsilon _{0}c)approx 376.7 mathrm {Omega } }
。高斯光束的许多性质由一系列波束参数决定,下面将分别予以介绍。对于在自由空间传播的高斯光束,其腰斑(英语:spot size)位置的半径在光轴方向总大于一个最小值
w
0
{displaystyle w_{0}}
,这个最小值被称为束腰(beam waist)。波长为
λ
{displaystyle lambda }
的光波的腰斑位置在
z
{displaystyle z}
轴上的分布为这里将
z
=
0
{displaystyle z=0}
定义为束腰的位置。被称为瑞利距离。与束腰轴向距离等于瑞利距离
z
R
{displaystyle z_{R}}
处的束宽为这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作共焦参数或光束的焦深。R
(
z
)
{displaystyle R(z)}
是光束波前的曲率半径,它是轴向距离的函数当
z
≫
z
R
{displaystyle zgg z_{mathrm {R} }}
,参数
w
(
z
)
{displaystyle w(z)}
与
z
{displaystyle z}
呈线性关系,趋近于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中央光轴的夹角被称为光束的“偏移”,它等于在远离束腰的位置,光束弯散的总角度为由于这一性质,聚焦于一个小点的高斯激光在远离这个点的传播过程中迅速散开。为了保持激光的准直,激光束必须具有较大的直径。束宽和光束偏移的这一关系是由于衍射的缘故。非高斯光束同样会表现这一效应,但是高斯光束是一种特殊情况,其束宽和偏移的乘积是可能达到的最小值。由于高斯光束模型使用了近轴近似,当波前与光传播方向倾斜程度大于30度之后,这种模型将不再适用。通过上述偏移的表达式,这意味着高斯光束模型仅对束腰大于
2
λ
/
π
{displaystyle 2lambda /pi }
的光束适用。激光束的质量可以用束参数乘积(英语:beam parameter product)(BBP)来衡量。对于高斯光束,BBP 的数值就是光束的偏移量与束腰
w
0
{displaystyle w_{0}}
的乘积。实际光束的 BPP 通过计算光束的最小直径和远场偏移量的乘积来获得。在波长一定的情况下,实际光束的 BPP 数值与理想激光束的 BPP 数值的比值被称为“M2”。高斯光束的 M2 值为1,而所有的是激光束的 M2 值均大于1,并且质量越好的激光的 M2 值越接近1。光束的轴向上的相位延迟,或称 Gouy 相位为当光束通过焦点时,除了正常情况下平面波的相移
e
−
i
k
z
{displaystyle e^{-ikz}}
外,多出一个额外的 Gouy 相移
π
{displaystyle pi }
。可以通过复数形式的光束参数
q
(
z
)
{displaystyle q(z)}
囊括光斑尺寸与曲率半径的信息,倒数
1
/
q
(
z
)
{displaystyle 1/q(z)}
显式提供了
q
(
z
)
{displaystyle q(z)}
,
w
(
z
)
{displaystyle w(z)}
与
R
(
z
)
{displaystyle R(z)}
间的关系:1
q
(
z
)
=
1
z
+
i
z
R
=
z
z
2
+
z
R
2
−
i
z
R
z
2
+
z
R
2
=
1
R
(
z
)
−
i
λ
π
w
2
(
z
)
.
{displaystyle {1 over q(z)}={1 over z+iz_{mathrm {R} }}={z over z^{2}+z_{mathrm {R} }^{2}}-i{z_{mathrm {R} } over z^{2}+z_{mathrm {R} }^{2}}={1 over R(z)}-i{lambda over pi w^{2}(z)}.}光束参数的复数形式在高斯光束传播的分析中有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当使用光线传递矩阵分析光谐振腔中光束传播。利用复数光束参数
q
{displaystyle q}
,具有一个横向维度的高斯光束电磁场与下式成比例在二维的情况中,可以将散光的光束表达为乘积的形式对于圆对称的普遍情况,
q
x
=
q
y
=
q
{displaystyle {q}_{x}={q}_{y}={q}}
且
x
2
+
y
2
=
r
2
{displaystyle x^{2}+y^{2}=r^{2}}
,可以得出流经距离 z 轴半径为r的圆的功率为这里流经以
r
=
w
(
z
)
{displaystyle r=w(z),}
为半径的圆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值为类似的,占光波总能量约90%的部分将流经半径为
r
=
1.07
⋅
w
(
z
)
{displaystyle r=1.07cdot w(z),}
的圆形面积,总能量的95%通过
r
=
1.224
⋅
w
(
z
)
{displaystyle r=1.224cdot w(z),}
的圆形面积,总能量的99%会通过
r
=
1.52
⋅
w
(
z
)
{displaystyle r=1.52cdot w(z)}
的圆。在与束腰的轴向距离为
z
{displaystyle z}
的位置,利用洛必达法则,可以计算该位置的辐射照度峰值可以看出,辐照度峰值为平均值的两倍,后者等于总能量除以半径为
w
(
z
)
{displaystyle w(z)}
的圆的面积。
相关
- 原始印欧语原始印欧语(英语:Proto-Indo-European, PIE)是后世语言学家根据现时印欧语系诸语的特色,透过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而所倒推出来的假想语言。这种假想语言被认为是现时印欧语系诸语的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英语:Peace of Westphalia,德语:Westfälischer Friede,法语:Traités de Westphalie)是指1648年五月至十月间在威斯特伐利亚地区内的奥斯纳布吕克市和明斯特
- 阿拉斯加洋流阿拉斯加洋流是一股沿着美国阿拉斯加州海岸往北的太平洋温暖暖流,由北太平洋洋流因为北美洲海岸线的关系而被分出来。阿拉斯加洋流是一种表面流,是西风漂流的一股,在阿拉斯加湾
- 打鼾鼻鼾(英语:Snoring)是呼吸系统的结构震动而产生的声音,原因是睡觉时呼吸被阻挡。在一些情况下声音较轻,但一般情况下都是嘈吵及烦人的。鼻鼾同时可能是睡眠窒息症的第一个警号。
- span class=nowrapGa(NOsub3/sub)sub3/sub/span硝酸镓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Ga(NO3)3。硝酸镓可以由金属镓、氧化镓或氢氧化镓和浓、热的硝酸反应得到。其八水合物可从水溶液中结晶而得,有潮解性。硝酸镓溶于水时会发生
-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甚广的唐诗选集,编者是清朝的孙洙(蘅塘退士)与其夫人徐兰英,成书于乾隆年间(公元1763年)时。道光年间,上元女史陈婉俊(字伯英)与其弟陈晋蕃补注。共收录了77
- 沈德潜《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之《沈德潜像》,清叶衍兰摹绘沈德潜(1673年-1769年),字.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
- 脑部大出血颅内出血(ICH)是头部颅骨内出血。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血液或血块压迫到脑神经造成脑神经坏死。颅内出血包含:脑室内出血(英语:intraventricular bleed)和脑实质性出血(英语:intraparenc
- 双盲试验双盲是科学方法的一种,目的是避免研究结果受安慰剂效应或观察者偏向所影响。在各种科学研究领域中,从医学、食品、心理到社会科学及法证都有使用双盲方法进行实验。单盲(Single
- 要有光要有光是创世纪中的一段短语。原文是 希伯来文 יְהִי אוֹר(yehi 'or)。英文翻译为Let there be light。此短语也用于多所大学的校训上。这句话最初出现于创世纪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