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之治

✍ dations ◷ 2025-04-26 21:23:30 #中国历代治世,唐朝历史事件,840年代政治,850年代政治

大中之治(846年-859年),是指唐朝皇帝唐宣宗李忱在位时期的治世。

唐宣宗于即位后即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的社会问题,例如: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打击不法权贵、外戚。宣宗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十分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

对外,唐宣宗不断击败吐蕃、回鹘、党项、奚人,收复安史之乱以来被吐蕃占领的河西地区:“克复河湟,拓疆三千里外。告成宗庙,雪耻二百年间。”使得大唐国势复振。因此,史上对唐宣宗评价极高:《唐鉴》:“百吏奉法,政治不扰,海内安靖几十五年。”《旧唐书·宣宗纪》“史臣”言:“洎大中临驭,一之日权豪敛迹,二之日奸臣畏法,三之日阍寺詟气。”《资治通鉴》:“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关于唐代大中之政,旧史多有赞溢之辞。宣宗执政,几废会昌之政。大中元年十二月,李德裕被贬,改用牛党的白敏中、崔铉、令狐绹等人,在治国并无多大成就。在经济上,宣宗一反武宗灭佛的争议,重新支持恢复佛教势力。会昌年间,薛元赏一度控制住神策军,大中时期,薛元赏随李党失势被贬,宦官对神策军又取得控制权。

史家常言宣宗在位时勤于吏治,多减赋税。宣宗曾密令翰林学士韦澳将各州县的风俗名物编纂成书《处分语》,加强地方控管。大中十一年之后,宣宗开始疏于政事,沉溺于长生术,“颇好神仙”。宦官权势又呈复兴之势,甚至还从东南财赋之地攫取大量的经济特权。大中十二年以来,南方军乱不断,容管、岭南、湖南、江西、宣歙、武宁等藩镇相继爆发军士逐帅事件。大中十三年,武宁(徐州)节度使康季荣因不恤士卒,被士卒所逐。大中十三年,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更在浙东爆发,当时距唐懿宗继位还不到半年。很大的原因是宣宗纵容地方大员贪污腐败,例如荆南节度使杨汉公大中中期以贪鄙而征入朝廷,宣宗授其同州刺史。各地藩镇竞相仿效,纷纷向宦官行贿,终于导致兵变发生。《新唐书》说,“唐亡,诸盗皆生于大中之朝。”清人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论“小说载宣宗之政,琅琅乎其言之,皆治象也,温公亟取之登之于策,若有余美焉。自知治者观之,则皆亡国之符也。”,其评价与《资治通鉴》的大力歌颂,简直有天壤之别。

相关

  • 布洛涅森林布洛涅林苑,是法国巴黎城西边的一片森林,面积8.46平方公里,南北最长处3.5公里,东西最宽处2.6公里,属巴黎市政府管辖。跟巴黎东南的文森森林(Le bois de Vincennes)一起被视为巴黎吸
  • 哥本哈根诠释哥本哈根诠释(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是量子力学的一种诠释。根据哥本哈根诠释,在量子力学里,量子系统的量子态,可以用波函数来描述,这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关键特色,波函数是个数
  • 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简称“北医”,英文简称“PKUHSC”,是北京一所以医药卫生为主的高等院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原名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5月4日并入北京大学。北医前身是国立
  • 单倍群O-M122单倍群O-M122(英语:Haplogroup O-M122)是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群之一,现称O2(旧称O3)。主要分布于东亚与东南亚, 是单倍群O-M175的下游单倍群之一。单倍群O-M122于2万5千年至3万年前
  • 南北朝时代 (日本)南北朝是指1331年至1392年间日本历史上皇室分裂为南、北两个天皇的时代,位于镰仓时代与室町时代之间。在这段时间里,两方有各自的皇位承传,也各自有朝廷并立对峙。后嵯峨天皇由
  • 武田治郎武田治郎(1972年9月18日-),前日本足球运动员。
  • 2002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2002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02年11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 Nassi-Shneiderman图Nassi Shneiderman图,简称NS图或盒图,是结构化编程中的一种可视化建模(英语:Visual modeling)。NS图是在1972年由Isaac Nassi及其学生Ben Shneiderman提出。。NS图类似流程图,但所
  • 谋克谋克,又译作毛毛可、毛克,是金朝军政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编制单位及其主官名称,大约在11世纪初金昭祖石鲁或景祖乌古乃时已经产生。它们是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征掠﹑围猎的需要而设的
  • 罗峥罗峥(1970年6月21日-),中国时装设计师,“金顶奖”得主,创立女装品牌 OMNIALUO(欧柏兰奴),担任董事长兼设计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