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5

✍ dations ◷ 2025-07-11 19:21:45 #X.25

X.25 是一个使用电话或者ISDN设备作为网络硬件设备来架构广域网的ITU-T网络协议。它的实体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1-3层)都是按照OSI模型来架构的。在国际上X.25的提供者通常称X.25为分封交换网(Packet switched network),尤其是那些国营的电话公司。它们的复合网络从80年代到90年代覆盖全球,在现在仍然应用于交易系统中。

X.25是由ITU第VII组根据一系列的数字网络计划发展出来的,像在Donald Davies领导下的英国的国家物理实验室的研究项目,Donald Davies率先提出了分组交换的概念。在60年代快结束的时候,一个实验性的网络开始运营了,到了1974年已经有一系列的网络都以SERCnet的形式相互链接了。SERCnet在之后不断成长并在1984年改名叫JANET,这个网络直到今天仍然在运行,只是变成了一个TCP/IP网络。其他的对这个标准实施作出贡献的还有70年代开始的由法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斯坎迪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合作开发的ARPA计划。各种各样的升级和附加功能使得这一标准日益完善,每4年ITU都会出版一本不同封面颜色新的技术手册来描述这些变化。

X.25的首要原则是在一个基于位差错校验创建一个模拟电话网络之上的全球性的分组交换网络。许多的X.25系统误码率都很高,从而达不到这一要求所以需要接入规程LAP-B。X.25模型实质上是创建基于面向连接的虚电路,通过DTE来提供给用户看似点对点链接的虚连接。

X.25是在一个哑终端的时代发展起来的,需要连接到主计算机。取代直接连接到主计算机—这需要主计算机拥有自己的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而且还需要没有本地通话来进行长距离调用请求—主机可以同网络服务器创建X.25连接。这样哑终端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拨号连接到网络了。本质上来说,调制解调器和端口为一端,X.25连接在另一端,这是由ITU-T X.29和X.3标准定义的。

已经和PAD创建好连接之后,哑终端的用户通知PAD一个类似于电话号码的X.121地址的方式来表明和哪一个主机创建连接。接下来PAD发送一个X.25请求到主机,创建一个虚电路。指出X.25创建好了一个虚电路,从而形成了一个电路交换网络,尽管实际上数据仍然是通过分组交换网络传输的。如果是两个X.25通信的话,当然就可以直接调用对方了;不用PAD了。理论上来说,不用在乎X.25调用方和X.25定义方是否在同一个传输上,单是实际上一个传输同其他传输相互调用并不总是可行的。

在X.25的历史上,它曾经用来作永久虚拟电路(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s, PVCs)来使得两台主计算机精确链接。这些应用是非常常见的,例如在银行,从而使得分散地办公室连接到一台中心主机上,这样比创建实际的长距离电话连接要便宜许多。X.25的每月服务费用通常都是比较平均的。其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长,典型值为48或者96 kbit/s。公用的X.25网络在大多数国家都是在70年代到80年代建造的,为了减少网络服务的费用,用户首先要和网络接口进行连接,称为“虚电路交换”(SVCs)或者“虚连接到公共数据网”,这些X.25应用在90年代随着因特网的出现在大多数地方都不采用了。

许多的系统都直接使用了X.25,这其中的许多都是私有化的应用,然而这已经是X.25还是世界上唯一的网络标准的时候的事了,不过X.400电子邮件系统仍然采用X.25作为传输层。OSI最基本的设想是创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标准,然而互联网工业的发展最终采用了因特网的标准。

随着更完美的数字电话服务和差错更正功能的调制解调器的快速发展,再来讨论X.25不再有什么实际意义了。结果就是帧中继的出现,帧中继就是带有差错自动修正功能的X.25。在现在,虚电路的概念仍然在异步传输模式中使用来进行拥塞控制和网络复用。

在今天,X.25仍然有遍及全球的使用,尽管这个比例已经随着一些第二层新技术如帧中继,ISDN,ATM,ADSL,POS的推出而在迅速下降了。现在只有在第三世界国家有一些还在可靠运营的设备,因为毕竟PDN可能是最为可靠而且便宜的连接因特网的设备了。有一个X.25的变种叫做AX.25仍然在业余无线电的无线数据包通信(无线分组交换,packet radio)领域大量使用,然而在最近一些年里已经有一些呼声建议使用TCP/IP来取代AX.25了。RACAL Paknet在世界的许多地方仍然采用X.25协议标准用来进行安全的低速率无线传输。Paknet现在通常用来作为GPS和POS的应用。

相关

  • 低氧症缺氧(hypoxia),即生物的组织或细胞不能获取足够的氧,或能获取但无法运用。缺氧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只有身体部分部位缺氧。缺氧多半是病理过程,不过正常人动脉内的氧气浓度也会
  • 连苯三甲酸连苯三甲酸(Hemimellitic acid)是苯三甲酸的三种异构体之一,其英语名称的“hemi”表示一半,即相比于全取代的苯六甲酸,连苯三甲酸只有一半被取代。连苯三甲酸和金属盐反应,可以生
  • 大清后宫《大清后宫》(英文:Concubines of the Qing Emperor),又名《大清后宫之还君明珠》,是2006年出品的一部共四十集的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描述清朝道光年间后宫斗争的经过,素有港剧《金
  • PacmanPacman是一个软件包管理器,作为Arch Linux发行版的一部分。它最早由Arch Linux的Judd Vinet开发。Pacman可以解决安装过程中的依赖问题,自动下载并且安装所有需要的软件包。Pa
  • 李昴英李昴英(1201年-1257年),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南宋名宦及诗人。宝庆二年(1226年)中进士,授予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年)被诏为太学博士,嘉熙二年(1238年)升迁至秘书郎(负责
  • 弗里杰什·里斯弗里杰什·里斯(匈牙利语:Riesz Frigyes,1880年1月22日-1956年2月28日),匈牙利数学家,在泛函分析领域有基础性贡献。
  • 波希米亚林山波希米亚林山(德语:Böhmerwald;英语:Bohemian Forest),又依捷克语译作舒马瓦山(捷克语:Šumava),是位于中欧的一个浅山地带(英语:low-mountain range)。该山区从捷克境内的南波西米亚地
  • 切切峰坐标:46°15′40″N 11°41′02″E / 46.261°N 11.684°E / 46.261; 11.684切切峰(意大利语:Cima di Cece),是意大利的山峰,位于该国东北部,由特伦托自治省负责管辖,属于菲梅山脉的
  • 葛明裕葛明裕(1913年-),男,江苏南京人,中国木材学家,曾任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林学会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 罗淑亚罗淑亚伯爵路易·朱利安·埃米利安(法语:Louis Julien Emilien, comte de Rochechouart,1831年?月?日-1879年?月?日),是法国的外交官,曾担任驻清朝参赞,还曾署理法国公使。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后,与直隶总督曾国藩谈判,要求赔银50万,处死天津知府张光藻、天津县令刘杰、神机营提督陈国瑞,并表示法国第三舰队、英国加尔各答舰队已经出动,如若不许将炸平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