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义设计风格

✍ dations ◷ 2025-08-13 05:00:53 #艺术运动,图形设计,瑞士艺术,通信设计,现代艺术,20世纪50年代美术,20世纪20年代美术

国际主义设计风格(英语: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又称为瑞士风格(Swiss Style),是1920年代在俄罗斯、荷兰、德国萌芽,最终于1950年代在瑞士兴起的一种平面设计风格。作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一部分,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对于平面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了建筑、艺术等其他设计相关的领域。

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强调干净、易读、客观,其主要特征包括非对称排版、栅格、无衬线字体(如Akzidenz-Grotesk(英语:Akzidenz-Grotesk))、靠左对齐而右边不齐等。此外,这一风格更倾向于使用摄影,而非插图或绘画。许多早期的国际主义风格的作品将字体排印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而不仅仅只用于正文之中,这也是其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国际字体风格)得名的原因。时至今日,该运动对平面设计策略与理论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

  • 人猿总科猿是灵长目人猿总科(学名:Hominoidea)动物的通称,包括两个科。虽然人们常把猿猴并称,有时候将猴也称为猿,而猿有时也会称做是猴,不过他们在生物学上是不同的动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
  • 盲肠鞭菌属盲肠鞭菌属是新美鞭菌门新美鞭菌科真菌的一属。其学名来自拉丁语caecum(盲肠)和古希腊语mykēs(真菌),指其最初在食草动物的盲肠中发现。相较于其他属的新美编菌科真菌,此属的特色
  • 礼亲王和硕礼亲王(满语:ᡥᠣᡧᠣᡳᡩᠣᡵᠣᠩᡤᠣ ᠴᡳᠨ ᠸᠠᠩ,穆麟德:Hošoi doronggo cin wang,太清:Hoxoi doronggo qin wang;“礼”音译“多隆乌”,意为“有礼的、端庄的”),清朝世袭
  • 陷入胶着波罗的海 – 黑海 – 北极 – (跳马 – PQ-17船团 – 仙境)1941年巴巴罗萨 – (比亚韦斯托克及明斯克 – 斯摩棱斯克 – 乌曼 – 列宁格勒 – 第一次基辅 – 塞瓦斯托波尔围
  • 嵊州竹编嵊州竹编为流行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嵊州市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原名嵊县竹编,以编织精巧、工艺繁多、花色丰富见长,作为浙江竹编的杰出代表现已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非物质文
  • A19高速公路 (意大利)A19高速公路(意大利语:Autostrada A19)是意大利一条高速公路,自西西里岛西北部的首府巴勒莫,斜贯岛的中部,至卡塔尼亚为终点、全长191.6公里。1970年开始分段通车,1975年全面完工。
  • 陈轩石陈轩石(1969年-),广州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88年5月至1996年8月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部从事粤语播音工作。1994年10月至2000年2月任职中国中央电视台
  • 华新站华新站是深圳地铁3号线与7号线的一个换乘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路与华强北路交叉路口处,沿红荔路东西向布置。华新站为半地下车站,共三层,大堂位于地下一层,3号线
  • 约瑟夫·克劳利约瑟夫·克劳利(Joseph Crowley;1962年3月16日-)是美国的一位政治人物。1999-2013年为纽约州第7选举区选出的美国众议院议员。2012年重划选区后,自2013年开始,他是纽约州第14选举区
  • 波卡兰-I波卡兰-I,或称为“快乐的黑天神行动”、“微笑的佛陀行动”(1974年5月18日是佛诞),是印度首次核试验。波卡兰-I于1974年5月18日在邻近巴基斯坦的波卡兰试验场进行试爆,,由印度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