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竹亭

✍ dations ◷ 2025-02-24 17:18:19 #1950年出生,在世人物,台湾化学家,国立台湾大学教授,爱荷华州立大学校友,辛辛那提大学校友,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校友,台北市人,陈姓

陈竹亭(Jwu-Ting Chen, 1950年2月5日-),台湾化学家,台北市人,现为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名誉教授。2008年创立国立台湾大学科学教育发展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简称CASE)。是台湾学者中率先结合科普和科学教育,并且连结网络多媒体推动科学传播的前驱

陈竹亭于1968年自台北市立建国中学毕业,1973年获得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学士,1978年获得辛辛纳提大学化学硕士,1982年获得爱荷华州立大学化学博士。1982~1986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1986年返回台湾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任教,担任副教授,1991年升任教授,2014年获颁化学系特聘教授。1995年赴法国史特拉斯堡,在路易巴士特大学(史特拉斯堡大学)做访问学者,1999年任国立东华大学访问教授,2013年任日本京都大学访问教授。1999~2002年担任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化学研究推动中心主任,2008~2014担任国立台湾大学科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2015年自化学系退休并获颁名誉教授。2016~2019年担任财团法人远哲科学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主要化学研究领域是有机金属化学及无机配位化学。研究课题包括有平面四边形双有机配基铂错合物之合成及反应、炔丙基/丙二烯基有机金属化学、半惰性或功能性配位基之设计合成、配位化学几何异构物的催化反应、有机金属催化聚合/共聚/开环聚合反应及其动力学研究、多牙配位基生物无机配位化学。其他有化学教育、跨领域/跨科际(inter-disciplinary/trans-disciplinary) 教育。

1990~1991 任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化学研究推动中心配位化学小组召集人、1992~1994 年兼任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自然处化学学门审查委员、1996~1999 年为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自然处咨询委员、1990~1993连续四年获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优良研究奖、1994、1996年曾两次获得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杰出奖。1993~2006年曾任中国化学会志(英语:Journal of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编辑委员、1999~2004年任爱思唯尔公司有机金属化学期刊(英语: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Elsevier,简称:JOMC)编辑委员、2004~2014年任国际有机金属化学会议(英语:International Confernce o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简称:ICOMC)国际咨询委员,并任第24届国际有机金属化学会议大会主席,于2010年主持台北会议。

陈竹亭在化学教育的经验丰富,是化学家中少数具备中学化学教科书之编、考、用、审,以及课纲制定之完整经验的专家学者。曾任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命题研究委员与考试委员、泰宇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主编、2003~2005 年任教育部国中自然科学教科书审查委员、2003~2005年,2006~2008年任教育部高中化学教科书课纲委员、2013~2014年任教育部十二年国教课程总纲制订委员、2014~2018年任教育部十二年国教自然科学领域化学课程领纲制订委员、“探究与实作”课程领纲制订召集人

在科学教育方面,2003~2014年任国立台湾大学共同教育中心共同教育咨询委员暨通识课程委员、2005~2009年任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科学教育处计划审查暨咨询委员、2007~2010年任教育部大学通识课程及杰出通识教育教师奖审查委员、2006~2016年任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高瞻计划(新兴科技融入高中职动手做课程)咨询委员、2009-2012年任高中科学班咨询委员、2012~2016年任长庚大学通识中心外聘委员、2018~2019年任教育部科学教育咨询委员、2005~2019年间曾为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担任全国科展与国际科展审查委员,以及参与科学研习编辑委员、化学常设展区更新咨询与审查委员、“科学玩意节”与科普论坛咨询委员、青少年跨域整合培育营顾问等工作。

1990~1993 担任科学月刊编辑,1996 年曾获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科普写作铜牌奖。2006~2017年协助高瞻计划期间,于2008年起推动种子教师工作坊,建置高瞻计划教学与推广资源平台,建立部落格发表科教文章,成为台湾的中学使用最广的科教教学数据库。平台于2012年改版为复合式科教资源平台,更名为“科学Online”。

在担任国立台湾大学科学教育发展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简称CASE)主任时推动了多项科学教育创新活动。首创大学科学教育多媒体网络传播:包括自2009年起开创节目型态的系列型科普演讲:探索基础科学讲座,每学期为一主题八讲,录影全部上传Youtube。2009年秋CASE官网正式上线,遂在台大率先以高品质录制影音制作开放式课程(OCW)。同时推出CASE报科学(CASE Press)科普部落格。2010年也是科学月刊四十周年,CASE协助全年发起“科学到民间”约两百场科普活动,积极推行科学下乡,并且主持开幕、闭幕典礼。2012年开辟科教创意活动“台积电杯青年尬科学”,打造科学叙事舞台,鼓吹培养科学人的听、说、读、写能力。将复合型科普与科教部落格结合具有文创设计的新型态科教数据库网站平台,辅以各种的创意科普活动,推动新兴资讯技术的科学传播,陈竹亭创造了以大学服务社会科教的先例,各线上平台皆达数百万或数千万次点阅纪录,使NTU-CASE成为全国大学最夯且有内涵的科学教育实践服务团队。陈竹亭因此在2013年由化学学会颁给化学服务奖,2014年获颁台大社会服务杰出奖。

2010~2016年主持教育部顾问室/科技部资科司“科学人文跨科际人才培育计划—大学沟通能力的养成中程个案计划”。主旨在面对多元社会的复杂议题或问题必须跨界,因为涵括社会、人文、科学,简称SHS计划,鼓励大学生除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可以参与并实践实际专题或案例的行动研究,学习培养跨域整合、创意和批判思考、团队合作、发现与解决问题、沟通及语文表达等能力,并且在大学中发展并推动高教的跨领域/跨科际(inter-disciplinary/trans-disciplinary)教育传播。2015年获教育部颁赠三等教育专业奖章

相关

  • abbr class=abbr title=S39: 穿戴适合的护脸护眼装备S39/abbr安全建议标准词(英语:Safety phrases,简写:S-phrases)是于《欧盟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Ⅳ: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安全建议》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59/
  • 王的面孔《王的面孔》(韩语:왕의 얼굴/王의 얼굴 ,英语:The King's Face,副标题:龙颜)为韩国KBS自2014年11月19日起播出的水木迷你连续剧,由《新娘面具》尹成植导演与《钱的战争》李香姬作家
  • 上法兰西大区上法兰西大区(法语:Hauts-de-France)为法国大区,是根据2014年大区重划,合并北部-加来海峡、皮卡第两个大区,2016年1月1日起生效。(法文:Nord-Pas-de-Calais)原是法国北部一个大区的名
  • 蔡翘蔡翘(1897年10月11日-1990年7月29日),字卓夫,乳名义忠,谱名纲正,广东省揭阳县仙美村人,中国生理学家。1917年毕业于潮州金山书院(现名汕头市金山中学)后,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补习英
  • 自利性偏差自利性偏差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即人们通常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人格特质,而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环境影响,而对他人则正好相反。导致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人们通常对自
  • 微甜女孩微甜女孩WAYSugar,为台湾女子演唱团体,是由三位具有各自独特风格的女孩组合而成。WAYsugar前三个字母取自于三位团员英文字母字首,成员包括Wawa娃娃、Apple爱波以及Yibi牙牙。
  • 伊东遥伊东遥(1986年12月13日-)曾经是一名日本AV女优。兴趣是看电影、读书、唱歌。在作为AV女优出道前曾发生过两次性行为。2010年7月1日,发布隐退声明。特记以外はマックス・エー発売
  • 自动装弹机自动装弹机(Autoloader),是现代较大口径火炮的自动装填装置,以取代人力搬运装填炮弹的体力负担和时间耽误,通常自动装弹机本身可以储存一定数量的炮弹,待打完后再以人力装填。之所
  • 李宏茂李宏茂(1913年-1984年),男,四川开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曾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 沈清瑞沈清瑞(1758年-1791年),初名南沅,字吉人,号芷生,别署太瘦生,江苏长洲人。清朝政治人物、作家,进士出身。幼年即聪慧,记忆力强,被人称为“小鸿博”。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癸卯科江南乡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