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7日日食

✍ dations ◷ 2025-05-18 07:21:24 #2008年科学,2008年2月,2000年代日食

2008年2月7日日食是一次日环食,发生于2008年2月7日(西半球大多为2月6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但距地球较远,本影未能接触地表,而使伪本影覆盖的区域内看到月球的角直径小于太阳,就形成日环食,同时在伪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环食经过了南极洲南极半岛和埃尔斯沃思地,日偏食则覆盖了南极洲绝大部分区域和大洋洲西南部地区。

此次日环食发生时,月影伪本影在南极半岛南部即将日落时最先接触地球表面,随后向南偏西方向移动,穿过埃尔斯沃思地的过程中移动方向又逐渐转向西北,在罗斯海东北方向、埃尔斯沃思地海岸以北约930公里的洋面达到最大食分。此后伪本影又逐渐转向东北移动,在日落时分结束于法属波利尼西亚南方群岛最南端以南约2300公里的南太平洋洋面。环食带覆盖了美国的科学考察基地西南极冰盖分区(英语:WAIS Divide)和俄罗斯的俄罗斯站,此外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山也在环食带内,可以看到日环食。

除了上述狭窄的环食带内能看到日环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除南极半岛北部外的南极洲大部分地区、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泰莫图省、斐济、汤加、瓦利斯和富图纳、图瓦卢、纽埃、萨摩亚群岛、托克劳、菲尼克斯群岛南部、库克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西部。

月球在其轨道上自西向东转动,发生日食时,月球在地球表面的阴影也大多自西向东移动,而从地球上看,太阳的西侧先被月球遮掩,然后逐渐向东。但此次日食发生在南半球的夏季,地轴南端向太阳方向倾斜,月球伪本影是从晨昏圈最南端附近的区域开始接触地球的,因而环食带在南极洲及其附近的一段,以及环食带南极洲段附近被半影覆盖、看到日偏食的区域内,月影在地表自东向西移动,地面上看到的太阳东侧最先被月球遮掩。一般日食开始于晨线,结束于昏线,即在最先看到日食的地方,日食出现在日出时分,而此次日环食开始和结束均在昏线上,其中南极洲最先看到日环食的地方是夏季白昼很长的高纬度地区。此外,环食带经过的南极洲和南太平洋洋面均没有确定使用的时区,仅从地理位置上看,环食带均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日环食发生于2月6日。而对于日偏食区域,除南极洲无确定时区,其余地区大部分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在2月7日看到日偏食,剩下的部分在2月6日看到日偏食。

本次日环食出现的陆地均在南极洲。其中覆盖了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山,前往南极洲的人之中,有两人登上该峰看到了日环食。日食前后,当地频繁出现恶劣天气,然而日食当天尽管刮着大风,大部分天空都很晴朗。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21,共包含71次日食,依次为944年4月25日至1052年6月29日的7次日偏食、1070年7月10日至1809年10月9日的42次日全食、1827年10月20日至1845年10月30日的2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1863年11月11日至2044年2月28日的11次日环食、2062年3月11日至2206年6月7日的9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62.11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1629年6月21日,共持续了6分20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55至65次:

相关

  • 拟寄生物拟寄生物(Parasitoid)也称类寄生生物或捕食寄生生物,是指幼虫期寄生宿主体内,后期将宿主杀死,成虫营自由生活的生物,成虫多半会利用产卵管将卵注入至宿主体内。“拟寄生”是一种介
  • 社会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考古学应用人类学 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文化相对论文化 • 社会 史前史 • 人类演化 亲属 婚姻 • 家庭 物质文化 种
  • 撒贝宁撒贝宁(1976年3月23日-),湖北武汉人,祖籍安徽和县,中国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1976年,撒贝宁出生在湛江的一个军人家庭,父母都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父亲撒世贵是武汉市人民艺术
  • 英式车裂英式车裂,也称吊剖分尸刑或挂拉分(英语:hanged, drawn and quartered),是英格兰公元1352年立法加入的酷刑,意在惩处男性叛国者,早在亨利三世的执政期间(1216年 – 1272年)就已有行刑
  • 苯二氮卓类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免疫佐剂免疫佐剂(英语:Immunologic adjuvant或 Immunoadjuvant,简称佐剂,英语:adjuvant)是指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射到动物体内,可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的物质 ,或称为非特异
  • 蔡旭蔡旭(1911年5月12日-1985年12月15日),江苏武进人,农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小麦杂交育种的开拓者。蔡旭于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后留校任教,在农学家金善宝指导
  • 博尔 (印度)博尔(Bhor),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7882(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7882人,其中男性9137人,女性8745人;0—6岁人口2076人,其中男1104人,女972人;识字率77.86%,
  • 尖苞帚菊尖苞帚菊(学名:)为菊科帚菊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东等地,见于溪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法国菊法国菊(学名:),又名法兰西菊、滨菊、春白菊、牛眼菊(英语:oxeye daisy)、玛格丽特(法语:Marguerite commune),是原产于欧洲及亚洲温带的菊科植物。法国菊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茎的顶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