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台泣血记

✍ dations ◷ 2025-08-21 07:08:40 #英语书籍,1930年代书籍,中国皇帝传记,清朝史书,中国回忆录

《瀛台泣血记》(英语:),又称《光绪泣血记》,为清朝宫廷女官裕德龄所撰写的一本有关光绪皇帝一生的故事,原著为英文,后由民初作家秦瘦鸥翻译为中文。

书名中的“瀛台”位于北京中南海的南海,为一小岛,中心建筑为涵元殿,顺治年间整修扩建后,取名“瀛台”。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于涵元殿,后光绪不明所以的早于慈禧一天逝世。本书名缘于此,故曰《瀛台泣血》、《光绪泣血》。

裕德龄,又称德龄(1885年—1944年),生于武昌,童年及青少年在荆州、沙市度过。其父裕庚为清朝三品外交使臣,1895年裕庚出使日本、1899年出使法国,德龄均随其父前往。1903年春,时年17岁的德龄随父回到中国,因缘际会与其妹容龄一道赢得了慈禧太后的青睐,遂担任慈禧御前英、法文的翻译工作,还担任过光绪皇帝的英文教师,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1905年裕庚因病去上海就医,德龄与其妹前往上海探望其父,就此脱离宫廷生活。1915年后在美国以英文写作,之后1930年代完成此部记实文学作品《瀛台泣血记》。

全书有32章,德龄以报导文学的笔触详尽记述光绪皇帝悲惨的一生。虽然有些观点不免有些偏颇失实,但是还可以带领读者深入认识这位戊戌变法的主事者,其出生、身不由己的入宫、成长的压抑、痛苦的婚姻,与太监李莲英的相处矛盾、亲爸爸(慈禧太后)的专横、戊戌政变失败后身陷瀛台的落寞、最后一章“龙座”也描写着李莲英禀承“上意”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毒死光绪于涵元殿东室(“……当然,光绪知道他是中毒了,药放在食物中,由他的老冤家李莲英送过来。除了老佛爷外,或者说她采取不干涉的态度,而默许李莲英的作为外,谁胆敢去作这种事……”)。经由本书,可以从另一角度与观点重新看待这位清帝国崩解前的皇帝如何的壮志未酬、与挣不脱慈禧掌控的悲惨一生。

有认为:德龄对于历史的误读与误解,成为书中屡屡出现的硬伤。

相关

  • 黄豆酱黄酱,用黄豆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添加各种香料,呈粘稠状态的调味品,是中国菜的主要调料。黄酱可以用于烹调菜肴,也可以直接佐餐,例如北京的风味小吃“炸酱面”,就是用炸香的黄酱拌煮
  • .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独立新闻《独立新闻》(韩语:독립신문,英语:The Independent)是一份朝鲜王朝末年发行的报纸,是朝鲜半岛最早的民营韩文近代报纸。该报于1896年由朝鲜著名独立运动提倡者徐载弼创建。其发行
  • 山县伊三郎山县伊三郎(1858年2月6日-1927年9月24日),日本政治人物。曾任递信大臣、韩国副统监等职。为元老山县有朋之养子,后来继承了其公爵之位。旧姓胜津。妻为加藤弘之之女隆子。儿子是
  • 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李维诺夫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李维诺夫(俄语:Максим Максимович Литвинов;1876年7月17日-1951年12月31日),苏联外交官、革命家。生于沙皇俄国格罗德诺省比亚
  • 明月记‘明月记’(めいげつき)是镰仓时代的公家藤原定家在治承4年(1180年)至嘉祯元年(1235年)的56年间的日记。别名:照光记、定家卿记。在后世,被歌道・书道所重视。‘明月记’之名是后世
  • 曹闵曹闵(?-?),字宗孝,一字崇孝,号锦溪 ,直隶上海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九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登丙辰科进士。任福建沙县知县,任内治理有声,百姓称之为“曹佛”,
  • 涂学忠涂学忠(1916年-1976年),男,安徽六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副军长。
  • 王捷臣王捷臣(1897年-1983年),男,山东平度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山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 阿穆南德罗斯阿穆南德罗斯(?-前189年),(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9年在位)阿撒马尼亚(Athamania)(介于马其顿与埃托利亚之间)王,曾于公元前209年斡旋于腓力五世与埃托利亚之间。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