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

✍ dations ◷ 2025-08-17 04:27:31 #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

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暨研究所,简称台大人类学系、台大人类系,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人类学研究兼教育单位,也是唯一同时培训人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的教育单位。其源于1929年所设立的“台北帝国大学土俗人种学讲座”,在日本学者移川子之藏等人主持下,该讲座收藏大量民族学与考古学标本与照片。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以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李济根据这些收藏结合史语所于中国大陆的考古学研究与民族学研究,创立“考古人类学系”。在此之后,该系所长期和史语所以及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紧密结合,主导台湾人类学与台湾考古学发展,并培育出许多相关领域学者与专业人员。1956年该系设立研究所,1982年在当时之系主任李光周主导下,考古人类学系改名为“人类学系”并沿用至今。
台大人类学系隶属于文学院底下,系馆旧址为已遭拆除的洞洞馆,目前暂居于台大水源校区行政大楼内,待人文大楼兴建完成后再行搬迁。馆内除了教学设备外,另设有贮藏室与标本室,分别存有与展示民族学与考古学标本。此外,馆内图录室原收藏大量图书与手稿则于1997年移交至台湾大学总图书馆,分别存放在一般图书区与“人类系图录室旧藏”。此外,该系所于1953年开始发行学术期刊《考古人类学刊》并延续至今。

由于经历历史的变迁,可大致分成四个时期。

1929年日本人创立台北帝国大学时,设有“土俗人种学讲座”,以培训台湾史前考古与民族学研究人才,和整理、收藏考古成果与民族艺品。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国民政府接收原帝国大学并改名为台湾大学,此讲座亦更名为民族学研究室,并附属于台湾大学历史学系。

1949年,政府迁台: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李济指导下,于台湾大学文学院下成立考古人类学系,一方面继续研究殷墟为首的中国考古学和承袭日治时代以来的台湾考古学,另一方面又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与田野调查。之后,组织多次考古队,从事圆山遗址等台湾史前遗址的发掘,并深入各地调查研究台湾原住民各族文化与生活方式。1956年,增设硕士研究所。1970年代又投入浊大计划等学术工程。

随着新考古学等新考古学理论引进台湾,于1982年更名为“人类学系”。

位于校总区旧图书馆新生南路侧。

位于水源校区系馆二楼。

相关

  • 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英语:peptic ulcer disease,简称PUD),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这是指胃、小肠前段(十二指肠)或幽门,有时也包含了食道下端的黏膜损伤(溃疡)。在胃发生的溃疡称作胃溃疡(英语:s
  • 多普勒雷达多普勒(英语:Doppler radar)是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在雷达波束方向上的径向运动速度的一种雷达。常用于气象观测。警方取缔超速行车所使用的雷达枪也是多普勒雷达的一种。多
  • 朴茨茅斯朴茨茅斯(Portsmouth, New Hampshire)是美国新罕布夏州罗京安县的一个城市,位于皮斯特奎河南岸。面积43.5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该市人口为28,740人。建于1630年,原
  • 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 (曼恩公爵)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曼恩公爵(法语:法语:Louis-Auguste de Bourbon,Duke of Maine,1670年3月31日-1736年5月14日)路易十四和蒙特斯庞侯爵夫人的长子。法王路易十四的私生子,深受
  • 航鹰航鹰(1944年-),原名刘航英,女,祖籍山东平原,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现任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44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省平原县。1959年进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 银河护卫队 (电影)《银河护卫队》(英语:)是一部于2014年上映的美国超级英雄电影,改编自漫威漫画的同名作品。本片为漫威电影宇宙系列的第十部作品。由漫威影业制作,华特迪士尼影业负责发行。导演为
  • 贾斯汀·金 (商人)贾斯汀·马修·金,CBE(英语:Justin Matthew King,1961年5月17日-) 是一位英国商人,曾担任连锁超市森宝利母公司J·森宝利公共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长达十年,在2014年7月卸任。金任职
  • 石歪膊石歪膊,里籍不详,明朝川鄂荆襄流民起义领袖。成化元年(1465年),石歪膊、河南新郑人李原与刘通、石和尚、刘长子在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房县(今湖北省房县)率荆襄(江陵、襄阳)流民起义,拥刘
  • 野雀的恋空系列野雀的恋空系列,是由日本漫画家山本小铁子所绘制的BL漫画,包含了《野雀的恋空》(チュチュンがチュン)全二册与《猫头鹰爱上天鹅》(ふくろうくんとカレ)全一册,共三本漫画,两书在时间
  • 俞姓俞姓是中国人的一个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57位。普遍读音是拼音:yú,南京官话:ü2,羊朱切。但有极罕见的家族读音是拼音:chòu,南京官话:chou4,丑救切。如汉代有担任司徒椽的俞连。汉时俞姓主要分布于河南、山西、河北、湖北等地。早在唐朝以前,已有俞姓移居南方,甚至进入广东、广西。明清之际,俞姓人口已经遍布南北,惟主要集中于江浙地区。今天俞姓人口以安徽、浙江、江苏最多。三省俞姓约占全国俞姓人口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