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桌事件

✍ dations ◷ 2025-02-23 07:33:17 #敲桌事件

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内政

赫鲁晓夫解冻

外务

口号和事件

尼基塔·赫鲁晓夫的签名
Coat of arms of the Soviet Union (1956–1991).svg

敲桌事件亦称赫鲁晓夫敲桌事件,是发生在1960年10月12日联合国大会第902次会议期间的一宗争执事件。时任菲律宾驻联合国代表团长洛伦佐·萨姆朗发表讲话,其内容激怒时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使他愤而拿起鞋子敲桌以示抗议。据美国学者威廉·陶布曼采访当时目击者的报告,当时赫鲁晓夫确实拿出鞋子挥舞,但没有敲桌;赫鲁晓夫本人则在回忆录中承认敲桌,其家人及联合国前工作人员的证词也证实这点。虽在细节方面各个来源之间有异,但主流观点认可赫鲁晓夫拿鞋敲桌确有其事。此事件没有留存摄影录像可佐证,广泛流传的赫鲁晓夫挥舞鞋子的照片其实是假造的,是在赫鲁晓夫挥舞的空手上后制加入鞋子的影像。

菲律宾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洛伦佐·萨穆朗在1960年10月12日联合国大会第902次会议期间发表演说,指苏联屡次谴责西方国家推行“殖民主义”但其于东欧等地方的行为却更近似于殖民主义,认为苏联剥夺当地民众行使公民政治权利,指责苏联虚伪。时任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听罢后迅速登上演讲台(这在之后被认为违反大会秩序),以戏剧化的姿态用右臂将洛伦佐·萨姆朗推至一边,而后长篇大论地谴责萨穆朗;其中也有人身攻击,如称其“笨蛋、小丑、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并要求时任联合国大会主席弗雷德里克·博兰德责令萨穆朗“遵守大会秩序”。博兰德则告诫萨穆朗“尽可能避免容易引起反弹的争论”但允许他继续发言,并要求赫鲁晓夫回到席位上。

据某些来源指称,当萨穆朗获允许继续发言时,赫鲁晓夫用手大声敲桌抗议,最后甚至拿起鞋子敲打。另一些文献则显示对该事件发生顺序不同的说法,如赫鲁晓夫是先敲鞋,然后才登上演讲台抗议。当时在现场的罗马尼亚外交部副部长爱德华·美津塞斯库再一次打断萨穆朗的谈话,他愤怒地谴责萨穆朗,而后将炮火对准大会主席博兰德,对其谩骂、挑衅和侮辱;博兰德要他停止发言也被无视,最终美津塞斯库的麦克风被禁声。博兰在混乱的场面下宣布临时休会;当时他面目憔悴,最终愤怒地敲下议事锤,其用力之狠以至于槌头都被撞飞。时任英国首相哈罗德·麦美伦也在现场,在他聼到赫鲁晓夫敲桌声后即场说到:“能为我们配个翻译么?谢谢。”

时有传言赫鲁晓夫对他当天的表现洋洋得意,但东方集团的成员国普遍对此感到不满。1964年赫鲁晓夫被“退休”免去党中央职务时,其中一项对他的指责便是在那次大会中“以所谓的“勇敢”包装可耻的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弗朗茨·费农则对赫鲁晓夫敲桌的行为大加赞赏:“当赫鲁晓夫先生在联大会议挥舞着他的鞋子且用它敲桌时,没有一个殖民地或者不发达国家在嘲笑的;因为赫鲁晓夫先生正在向他们展现如何以应得的方式,对抗这群资本家。”

赫鲁晓夫本人则在回忆录中提及过相似的事件:他本人相当反感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在一次联大会议中西班牙代表发言后,东方集团各成员国代表均表达不满与抗议。赫鲁晓夫写道:“当我想起读到的那份俄国杜马文件,我决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于是我脱下鞋子在桌上敲响,表达我们的抗议。”不过后续的注释则表明这段回忆显然是有误的:1960年10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确实报道过赫鲁晓夫在联大会议上对佛朗哥政权“咆哮”,但没有脱鞋敲桌。

赫鲁晓夫孙女妮娜则在家人对此讳莫如深多年后,向公众说明当时可能的情况:赫鲁晓夫当时穿的是新购鞋子,因过紧而感到不适,因此在坐下的同时脱掉了鞋子。在萨穆朗发言过程中,赫鲁晓夫愤怒地用拳头砸桌,此时他的手表掉了下来;而当他弯腰去捡时,他就注意到那只鞋子,于是就拿起来敲打。

妮娜也坦言这起事件多年来有不同的版本在流传,其发生时间、细节各异。妮娜的说法与赫鲁晓夫口译员维克多·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极为相似,他在那次活动期间一直在赫鲁晓夫旁边,也证实其手表确实脱落,且换上鞋子敲桌。谢尔盖·赫鲁晓夫则尝试寻找有关这起事件的影音记录,但无论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还是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档案室中,都没有找到有关记录。他则认为其父“故意脱鞋敲桌”的可能很小,因为他体型超重,并不能伸到桌下的狭小空间。在2002年,一名联合国前工作人员也认可了这个说法,他表示此鞋并不是在当时由赫鲁晓夫脱下,而是因一名记者踩到赫鲁晓夫的鞋后跟,使其脱落的。在工作人员在找到鞋子后,用卫生纸包裹住并交给赫鲁晓夫,但他当时无法穿上鞋子,于是就摆到了桌子旁边。这名工作人员也称看到赫鲁晓夫用那只鞋子敲桌,从而证实了妮娜与苏霍姆林斯基的部分说法。

据德国记者华特·亨克勒兹采访皮尔马森斯某制鞋公司人员表示,他当时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双鞋子的照片,认出为其公司产品。德意志联邦经济部则称当时西德向苏联运送了三万双鞋,其中有两千双品质上乘的鞋子,可能有一双就到了赫鲁晓夫手上。

相关

  • 冷是热的相反词,用来形容一种低温的客观条件,是一种缺乏热能及温暖的状态。冷也用来表示对于类似状态的主观感受。理论上最冷的温度是绝对零度,在开尔文温标下是0 K,若以摄氏温
  • 三环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英语: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是一类以化学结构命名的药物,主要用作抗抑郁药。TCA最早于1950年发现,于1950年代见于市场。带有四个环的四环类抗抑郁药(Te
  •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又译维克多·伊曼纽三世,意大利语:Vittorio Emanuele,1869年11月11日-1947年12月28日),意大利国王兼最高帝国元帅(1900年7月29日-1946年5月9日在位)、埃塞
  • 黎德寿黎德寿(越南语:Lê Ðức Thọ,1911年10月14日-1990年10月13日),或译为黎得寿,原名潘廷启(Phan Đình Khải),越南政治人物、军人、革命家、外交官,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越南共产党
  • 卡波瓦莱卡波瓦莱(意大利语:Capovalle),是意大利布雷西亚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404人,人口密度17.6人/平方公里(2009年)。国家统计(ISTAT)代码为017036。
  • 芍药属芍药属(学名:)是芍药科(Paeoniaceae)的唯一属,属真双子叶植物虎耳草目,含约4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大部产亚洲,也有部分种类分布在欧洲南部和北美洲西部,中国有12种。各种类的培植变种繁
  • 胡西园胡西园(1900年~1981年.4.18),实业家、发明家、工程师。他制造出中国第一个自制灯泡,创办中国第一家灯泡厂,被誉为“中国灯泡之父”、“中国电光源之父”和“中国照明电器工业的开
  • 鲍际明鲍际明(?-?),字伯参,号观如,常州府无锡县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授海康县知县,地震城圮而钦州以变告,际明为慰抚部署,民以无恐。调福
  • 融掉低等生物2《融掉低等生物2》(英语:)是一部1991年美国科幻恐怖喜剧片,由艾瑞克·卢齐尔(英语:Eric Louzil)和唐纳德·G·杰克森(英语:Donald G. Jackson)共同执导,布瑞克·布朗斯基(英语:Brick Bron
  • 动画古典文学馆《动画古典文学馆》(日语:アニメ古典文学館)是太阳教育(サン・エデュケーショナル)从2003年到2004年发售的OVA。有DVD·VHS的形式。宗旨为帮助学习古典文学的国中生理解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