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蝮

✍ dations ◷ 2025-07-04 21:08:24 #IUCN近危物种,1863年描述的动物,蝰科,蝮属,墨西哥爬行动物,毒蛇,危地马拉动物,尼加拉瓜动物,萨尔瓦多动物,洪都拉斯动物

墨西哥蝮(学名:)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蝮属下的一种毒蛇,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并向南方分布至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目前已有4个亚种得到确认。

在蝮蛇的品种中,墨西哥蝮属于体型较重的一种,身体上有一般蝮蛇的特征。平均体长有60公分,头部宽阔而呈三角形,双眼细小,瞳孔呈直线型,是典型有毒蝮蛇的特征。墨西哥蝮有数种颜色,主要为褐色或黑色,有较深色的斑纹。墨西哥蝮的其中一种亚种“”更以多款不同颜色的斑纹见称。它们的头部有两条相当明显的条纹,通常呈黄色或白色,由鼻端开始向上眼睑位置一直伸延至颈部,而鼻端与上唇间亦有两条白色横间条纹向两旁伸延至颈侧。 墨西哥蝮的幼蛇身体颜色较为深暗,因此体纹通常更为明显,尾巴末端呈浅绿色或黄色,用作引诱猎物。

墨西哥蝮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包括塔毛利帕斯州、新莱昂州、韦拉克鲁斯州及恰帕斯州,尤卡坦半岛的尤卡坦州、金塔纳罗奥州、坎佩切州与及伯利兹北方)与及中美洲(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与及哥斯达黎加西北部)。其标本产地为“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海岸”。

墨西哥蝮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归类为“近危物种”(NT)。这代表墨西哥蝮目前虽未处于极危、濒危、易危水平,但在可见将来间亦有受威胁的迹象。

墨西哥蝮与其他分布在美国的蝮蛇一样,都有着典型的暴躁性格,而且非常危险。它们对于外界非常敏感,胆子不大,如果受到威胁的话第一个本能反应通常是逃跑。若然不能逃跑,它们会昂首张口,作出威吓的姿态,并只会在别无他选的情况下才会作出咬击。

墨西哥蝮多于春天繁衍后代,与大部分蝮蛇一样都是卵胎生的,雌蛇每胎能诞下5至20条幼蛇。

根据Gloyd及Conant的报告(1990年)指出,“这品种在其分布范围内是非常可怕的物种”,在某些地区中墨西哥蝮的名声比三色矛头蝮()等可怕蛇类更令人恐惧,在尼加拉瓜它更被认为是当地最危险的蛇类。人类被墨西哥蝮所咬后,会出现伤口炙痛、肿胀及变色的情况,如果被成年的墨西哥蝮所咬,伤口的皮肤及肌肉更会发生严重的肿胀甚至坏死,在墨西哥当地每6宗被墨西哥蝮咬伤的事件中,约有1宗个案需要进行截肢手术,有些咬击更能在数小时内夺人性命。

相关

  • 威耳姆氏肿瘤肾母细胞瘤(英语:Nephroblastoma,也称为威耳姆氏肿瘤或Wilm's tumour)是一种从肾脏开始的癌症。它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肾癌类型。它以德国医生马克斯·威尔姆斯(Max Wilms)的名字命名
  • 丙二酰辅酶A丙二酰辅酶A(英语:Malonyl-CoA,或称为丙二酸单酰辅酶A)是一种辅酶A的衍生物。该化合物在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的延伸阶段以及聚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起到重要作用。丙二酰辅酶A同时
  • 网翅总目网翅总目(Dictyoptera)为昆虫纲复新生翅亚群(polyneopterous)下的一个总目,下辖蜚蠊目(包含蟑螂及白蚁)和螳螂目等两个目。现生的网翅总目成员的产卵管(ovipostor)皆较短,但化石中的网
  • 跳跃跳跃是物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是指有机体或非生物(如机器人)透过自主推进让自己在空中移动。一些动物、如袋鼠,使用跳跃作为其主要的运动形式。跳跃也是诸多体育项目的关键动作,如跳
  • 第三次陈江会谈第三次陈江会谈,大陆称作“第三次陈江会谈”、台湾称作“第三次江陈会谈”,是于2009年4月在南京举行的两岸协商谈判。由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率领代表团前往南京,与海峡
  • 伊利萨尔伊利萨尔(Irizar)为欧洲客车车身生产商,于1889年在西班牙成立。其产品主要作内销及出口到到邻国,甚至远至亚洲。1995年,在中国大陆设厂,名为天津伊利萨尔。Irizar Everest ALAshok
  • 第五种力现代物理学认为有四种基本作用力存在。然而,物理学中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理论,因此偶尔物理学家们也会假定存在一个额外的基本力——第五种力。大多数物理学家假定第五种力大
  • 伊基利卢·杜瓦尼纳伊基利卢·杜瓦尼纳(法语:Ikililou Dhoinine,1962年8月14日-)是一位科摩罗政治人物,曾是一名药剂师。自2011年起担任科摩罗总统,2006年至2011年他曾任副总统。杜瓦尼纳获得执政党的
  • 罗杰·威廉斯 (钢琴家)罗杰·威廉斯(Roger Williams,1924年10月1日-2011年10月8日),本名路易·雅各·韦尔茨(Louis Jacob Weertz),美国流行音乐钢琴家,在1955年以钢琴演绎“Autumn Leaves”一曲而一举成名,
  • 常惠 (歌谣学家)常惠(1894年-1985年),字维钧,男,河北宛平(今属北京)人,中国歌谣学家、民俗学家,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与《歌谣周刊》创办者之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