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263) 1998 QE2

✍ dations ◷ 2025-08-10 11:44:33 #(285263) 1998 QE2
小行星285263,即(285263) 1998 QE2是一颗直径为2.75千米(1.71英里)的近地小行星。 它是位于新墨西哥州索柯洛的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LINEAR)在1998年8月19日发现。 小行星285263每14年接近地球一次并变得容易观测,其轨道已经被明确测定。小行星285263表面覆盖着炭黑,这意味着它的前身可能是一颗曾接近过太阳的彗星。 不过,它对木星的蒂塞朗参数(TJ=3.2)并不能明确它曾经是一颗彗星。 它非常昏暗,反照率仅有0.06,即照射到它表面的光线有94%都被吸收。 小行星285263是一颗阿莫尔型近地小行星,它的整个公转轨道都在地球轨道的外面。 它和地球的最小轨道相交距离(E-MOID)为0.035AU(5,200,000千米)。 它的公转周期为3.77年。2013年5月29日,金石深空通讯联合体(Goldstone Deep Space Communications Complex,简称金石)对小行星285263进行雷达成像观测,发现它拥有一颗直径约为600米(2,000英尺)的小行星卫星。 在雷达图像上,卫星比小行星还要明亮,这是因为卫星的旋转速度比小行星慢很多,反射无线电波相对比较多的缘故。 如果卫星的轨道能够确定,天文学家就可以据此算出小行星的质量和密度。2013年5月31日协调世界时20:59,小行星285263在距离地球0.039AU(5,800,000千米,约等于地月距离的15倍)的空间经过。 这是这颗小行星在未来至少两个世纪内离地球最近的一次。 在靠近地球时,它的视星等约为11等,使用小型天文望远镜就可以观测到。对小行星的轨道进行回推发现,它曾经于1975年6月8日在距离地球0.08AU(12,000,000千米)的地方经过, 当时视星等为13.9。 它下一次显著靠近地球将发生在2221年5月27日,距离地球仅0.038AU(5,700,000千米)。

相关

  • 阿米巴症阿米巴症(英语:Amoebiasis或英语:amoebic dysentery),系指任何内阿米巴属变形体所引起的感染,阿米巴症患者既可能毫无症状,也可能症状轻微,也可能有严重症状,常见的症状为溶组织内阿
  • 水杉水杉(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又名曙杉,落叶乔木,柏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已
  • 双名法二名法(英语: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nal Nomenclature 或 Binary Nomenclature),又称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
  • 费米凝聚费米凝聚(Fermionic condensate):类似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由大量费米子占据同一量子态形成。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不同的费米子不能占据同一量子态,因此费米子不能像玻色子那样
  • 原子质量原子量(atomic mass),也称原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符号ma或Ar,是指单一原子的质量,其单位为原子质量单位(符号u或Da,以往曾用amu) ,定义为一个碳12原子静止质量的
  • 致癌致癌物质(英语:Carcinogen)是指任何会直接导致生物体产生癌症的物质,包括化学物质、病毒、放射性核素等。这些物质进入机体后会直接或间接使机体细胞受到损害,导致生物大分子异常
  • 中正区坐标:25°01′57″N 121°31′05″E / 25.0324°N 121.518°E / 25.0324; 121.518中正区是台湾台北市的区之一,位于台北市西南侧,其涵盖台北府城大部分区域,为台北市区较早开发
  • 1779年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1779年2月21日-1861年10月25日),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市,德国著名的法学家和国王顾问,历史法学派的创始人。曾经说过“法律是民族精神的表现”
  • 皇太极后金第2位大汗清朝第1位皇帝皇太极(满语:ᡥᠣᠩ ᡨᠠᡳᠵᡳ,转写:Hong Taiji,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爱新觉罗氏,是后金的第二位大汗(1626年10月20日-1636年5月15日在位)和清朝
  • 桃红色樱桃色,是一种颜色(英文:Cerise),是红色颜色之一,是红带紫的色彩,来自法文樱桃一词,樱桃一词本身来自诺曼底语cherise。也像桃红色一般的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