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型 (尿液)

✍ dations ◷ 2025-04-03 10:52:37 #肾病学,检验医学,临床检验学

圆柱体 (尿液) (Urinary casts),又称为尿液管型、尿管型或者管型(有可能还称为尿液铸型或尿铸型),是指形成于远端肾单位,之后离开形成部位,并最终从尿液之中排出体外的,由微粒物质构成的圆柱状聚集体。尿液管型是通过肾小管细胞所分泌的Tamm-Horsfall 粘蛋白沉淀析出而形成的;另外,有时则是由蛋白尿时尿液之中的白蛋白所形成的。在有利于蛋白质变性和沉淀的环境条件下,管型形成明显增强(例如,低流量、盐类浓缩、pH偏低)。不幸的是,在这些条件下,Tamm-Horsfall蛋白尤其易于发生沉淀。

在尿液分析过程中,如果显微镜检发现尿液之中存在管型,则尿液管型具有临床意义,可以作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指标。正如管型的圆柱状外形所反映的那样,管型形成于肾脏之中纤细的远曲小管和收集管。一般而言,在流经泌尿系统下游通路的时候,管型会保持其原有的形状和组成。最为常见类型的管型都属于良性,而另外一些类型则可作为某种病理状态的指标。管型的不同类型全都取决于各种构成成分在粘蛋白基质(即透明管型)之中包涵或粘附情况。“管型”一词本身仅仅描述了尿液管型的形状,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采用名词或形容词来对其加以限定,描述管型的实际组成成分。 对于可能出现在尿沉渣之中的管型可以作出如下分类:

透明管型最为常见,是由肾单位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Tamm-Horsfall粘蛋白 凝固而形成的。尿流量低、尿液浓缩或酸性环境均可促进透明管型的形成。同样,正常人在脱水或剧烈运动的情况,尿液之中亦可出现透明管型。透明管型呈清晰透明圆柱状,折光指数低,因而在匆忙草率地进行光镜检查时,或者在尿液标本久置时,易于漏检。不过,在相差显微镜下则易于识别。在Tamm-Horsfall粘蛋白广泛存在的条件下,各种构成成分包涵或粘附在透明的粘蛋白基质(即透明管型)之中就会形成其他类型的管型。

颗粒管型的常见程度仅次于透明管型。细胞管型内部细胞结构的崩解,或者透明管型之中包涵血浆蛋白(如白蛋白)或免疫球蛋白轻链的聚集体之后,均可形成颗粒管型。根据内部包涵物的大小,又可将颗粒管型分为细颗粒管型和粗颗粒管型;不过,这种分类并没有诊断意义。与透明管型相比,颗粒管型通常更像雪茄形,且折光指数较高。颗粒管型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意味着慢性肾脏疾病;另外,与透明管型一样,亦可见于剧烈运动。

作为管型演变的最终产物,腊样管型的出现表明,尿流量极低,且与长期而又严重的肾脏疾病(如肾衰)相关。另外,由于尿液停滞且腊样管型形成于病变扩张的导管之中,腊样管型显著大于透明管型。腊样管型不但呈圆柱状,而且折光指数较高,更为僵硬,边缘锐利,存在破裂以及断端。腊样管型同时还归属宽大管型之列;后者是一条更为宽泛的术语,用来描述那些扩张导管之中所形成的更为宽大的管型。

脂肪管型是由富含脂类的上皮细胞崩解所形成的淡黄色至黄褐色管型,其中含有脂肪滴包涵物。如果其中存在胆固醇或胆固醇酯,在偏振光下可呈现“马尔他十字”。多种疾病时均可出现脂肪管型,包括高尿蛋白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或狼疮性肾病,或者更大范围的坏死或上皮细胞死亡。

色素管型是由新陈代谢降解产物或药物性色素的粘附所形成的。此类管型因着色而得名。色素包括内源性色素和药物性色素。内源性色素如溶血性贫血时的血红蛋白、横纹肌肌溶症时的肌红蛋白和肝脏疾病时的胆红素;非那吡啶等药物性色素亦可使管型着色。

草酸盐、尿酸盐或磺胺药物之类结晶化的尿液溶质,在透明管型形成时滞留其中,从而形成结晶管型。不过,此类管型的临床意义并不大。

管型之中存在红细胞,始终属于病理性,强烈表明患者存在着肾小球损伤。红细胞管型可出现于各种原因或结节性脉管炎所造成的肾小球肾炎,包括韦格纳肉芽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或Goodpasture综合征。另外,红细胞管型尚可与肾梗死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相关。 红细胞管型呈淡黄色至褐色,通常为圆柱状,有时边缘粗糙(参差不齐);由于红细胞管型脆性大,检查时需要采用新鲜尿液标本。红细胞管型通常与肾病综合征相关联。

白细胞管型代表着存在炎症或感染。管型之中或其表面之上存在白细胞,强烈提示存在肾盂肾炎(这是肾脏的一种直接感染)。白细胞管型尚可见于炎症状态,如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或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有时,管型之中的白细胞难以与上皮细胞相鉴别,因而可能还需要进行特殊染色。透明基质的存在可以用来与单纯的白细胞团块相鉴别。

如果细菌管型出现于肾盂肾炎,则往往应当与松散的细菌、白细胞以及白细胞管型并存。在临床检验实践中,可能很少发现细菌管型,因为中性粒细胞具有抗感染活性,从而有可能将其误认为细颗粒管型。

这种管型是由肾小管内层剥落的上皮细胞包涵或粘附于透明管型所形成的。其中的上皮细胞可呈无序状或成片存在。此类上皮细胞的特点是细胞核大而圆,且细胞浆较少。上皮细胞管型可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毒物摄入,如汞、二甘醇或水杨酸盐。在这些情况下,成团或成片的此类细胞有可能同时剥落,且取决于损伤的大小范围。巨细胞病毒和肝炎病毒亦可造成上皮细胞死亡。

Haber, Meryl H. .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Pathologists, Chicago. 1981.


相关

  • 米氮平米氮平(英语:Mirtazapine),商品名为乐活忧(港台)/瑞美隆(中国大陆)(Remeron),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 (NaSSA) ,主要用来治疗抑郁症。米氮平也经常被用作抗焦虑
  • III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是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继1998年APG I及2003年APG II之后,花了6年半修订的被子植物分类法,于2009年10月正式在林奈学会植物学报发表。于2016年被APG
  • 植物呼肠孤病毒属植物呼肠孤病毒属(Phytoreovirus)是呼肠孤病毒科的一属,是目前确定的仅有两种植物病毒的属之一(另一是斐济病毒属),一种名为水稻黑条矮缩的植物病即为此类病毒所引起。其代表种有:
  • 氨磺洛尔氨磺洛尔(Amosulalol)又称阿膜索罗,神经系统抗肾上腺素药。药理作用阻断α及β受体,可降低血压,其降压效价强度为普萘洛尔的1/16— 1/12。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及嗜铬细胞瘤性高血
  • 速尿呋塞米(Furosemide),市面常见的商品名为来适泄锭(Lasix),系一种用来治疗因心脏衰竭、肝硬化或肾病变引起的水肿,也可治疗高血压的药。使用剂量依人而定,可以经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口
  • span class=nowrapDyClsub3/sub/span氯化镝是镝的氯化物,化学式为DyCl3。它是白色至黄色固体,在潮湿空气中迅速吸水,形成六水合物(DyCl3·6H2O)。六水合物加热会产生部分水解,生成氯氧化物(DyOCl)。DyCl3通常用“氯化铵
  • 沈其震沈其震(1906年2月7日-1993年6月16日),湖南长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家。担任大连医学院院长,中央卫生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Nereidiformia沙蚕亚目(学名:Nereidiformia)是多毛纲足刺亚纲叶须虫目之下的一个亚目。在较旧的分类系统中,本亚目作沙蚕目,后来与叶须虫目合并。原来沙蚕目有几个科(例如:浮蚕科)在合并后没有再
  • 孟州市孟州市在中国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是焦作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总面积541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孟州市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1个乡:大定街道、会昌街道、河雍街道、河
  • 大理石峡谷坐标:36°51′49″N 111°35′25″W / 36.863622°N 111.590152°W / 36.863622; -111.590152大理石峡谷(英语:Marble Canyon)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科罗拉多河流经的一个峡谷,从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