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度角原则

✍ dations ◷ 2025-07-27 17:19:20 #电影技术,电影剪辑

30度角原则是一个基本的电影剪辑原则,规定摄像机在拍摄同一主题的连续镜头时,镜头需要移动至少30度角。若其移动小于30度角,镜头间的转换看起来就会像跳接,会干扰观众对剧情的关注,观众可能因此更关注电影技术而不是电影的叙事本身。

摄像机拍摄角度的30度角改变使得两个连续的镜头的差别足够大,从而看起来不像跳切,不过摄像机也应该遵循180度角原则。考虑到30度角原则,每当你在轴上做出一个动作,摄像机都需要改变至少20毫米的拍摄距离。按照这个原则,摄像机应参照前面的拍摄距离移近或远离20毫米,由于这个原因,30度角原则通常被称为“20毫米/30度规则”。 轴向切结合了摄像机移动20毫米的这个想法,在轴上移动使镜头突然靠近或远离对象。这类的剪辑打破了30度规则来制造特效,电影制作人有时会像这样突破传统的电影技术规则而达到特定的效果。

传奇的法国电影制作人乔治·梅里爱是黑白默片制作人,在还未出现30度角原则的时候制作电影。他启发了后人在对相同或几乎相同的片段剪辑时遵守这个角度的规则。当梅里爱制作了著名的《月球旅行记》(1902年),他把同样取景的片段以同样的角度剪辑在一起,在镜头之间改变了场景,使它看起来没有剪切痕迹。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尝试用跳接来制造特效。

正如蒂莫西·克里甘和帕特里夏·怀特《电影中的经验》中的建议,“这个规则旨在通过画面的变化来突显切换镜头的主旨。两个相距不到30度的镜头间的转换可能是不必要的或者会令内容产生中断感——简而言之,是突兀的。”有些情况下,跳接是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或者是用来表现美学风格的,但一般来说,电影制片人会尽量避免这样做。

30度角可以被一个更加宽泛的原则包含:如果两个镜头在角度和距离上如果过于相近,那么剪辑出来是不和谐的,剪辑也显得毫无理由。编剧沃尔特·默奇(Walter Murch)在他的书《眨眼之间》(In The Blink of an Eye)中写道:

“画面变化要么应该微细要么应该明显,否则观众会难以接受:例如,从一个全身主镜头剪辑到一个略微推进的镜头,取演员脚踝以上的画面。在这个例子中,镜头的改变虽然能让观众感到某些东西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还不足以让观众重新审视它的情境。”

相关

  • 情报信息(英语:Information),又称情报,是一个严谨的科学术语,其定义不统一,是由它的极端复杂性决定的,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为六何法。信息的表现形式多不胜数:声音、图片、温度、体积、颜
  • 奇数在数学中,奇偶性是对于整数的一种性质,每个整数都可被分为奇数或偶数:可被 2 {\displaystyle 2} 整除者是偶数(包括
  • 插图插画(illustration)又称插图。此词的定义不一,解释繁多,就功能面陈述,插画是将文字内容、故事或思想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一般来说,插画与其他纯艺术的最大分野之处不只在于有文字
  • 栉水母动物栉水母(Ctenophores),又名海胡桃,是一类两胚层动物,属辐射对称动物,现被划分为栉水母动物门(学名:Ctenophora),又名有栉动物门、栉板动物门。原和刺丝胞动物一起分在腔肠动物门,作为无
  • 四角化扭棱立方体在几何学中,四角化扭棱立方体是一种凸多面体,由正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组成,是一种康威多面体,其对偶是截角五角化二十四面体。四角化扭棱立方体有140个面、210个边和72个顶点,其可
  • 周必大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2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其先郑州管城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刻书家,卒谥文忠。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杨万里、文天祥,合称庐陵
  • 特别响,非常近《特别响,非常近》(英语:)是2011年美国剧情片,改编自Jonathan Safran Foer(英语:Jonathan Safran Foer)所写的同名小说。英国导演斯蒂芬·达尔德里执导,Eric Roth(英语:Eric Roth)编剧。
  • 大野爱果大野爱果(日语:大野愛果,1977年9月7日-),日本大阪府岸和田出生,作曲家、歌手。隶属GIZA studio,伊丽莎白音乐大学毕业。本名未公开。是兼具合声及作曲能力的实力派音乐人,同时涉略各
  • 山东河流列表山东河流列表,列举全部或部分在山东省境内的河流及出海口所属行政区,并依照流域排列;支流则由河口至源头排序。山东河流包括淮河、黄河、海河水系,以及除此之外的山东沿海诸河流
  • 阿莉塞·维埃拉阿莉塞·维埃拉(葡萄牙语:Alice Vieira),在1943年3月20日出生于里斯本,是葡萄牙的著名儿童文学作者。她毕业于里斯本大学以及写关于萧伯纳 的剧场论文。维埃拉在工作上曾经当过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