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

✍ dations ◷ 2025-08-21 21:01:59 #名家,悖论,哲学问题,逻辑,成语

白马非马,中国战国时期由名家提出辩论问题。其中最著名的论据由公孙龙提出,根据离坚白的思路而建立。

白马非马,这个论证,在公孙龙之前可能应该已经存在。《战国策》中,苏秦曾提到刑名家以白马非马立说。《韩非子》记载,宋人倪说(兒说),以白马非马,辩赢齐国稷下学者。

白马非马的论证,被收录在《公孙龙子·白马论》中。

公孙龙首先建立了“白马非马”这个命题,主要的理由是,“马”是用来描述外形,而“白”是用来描述颜色,颜色与形状属于不同范畴,所以白马不能说是马。白马是由颜色(白色)与外形(马),两种特征结合而成。如果不具备颜色(白色)这个特征,单单只有外形(马),就不能说是白马。

他接着强调,黄马、黑马皆是马,但黄、黑马不是白马。如果白马是马,那黄马、黑马不是白马,所以也不是马,与命题矛盾,所以不成立。〈白马论〉:“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马不异马也;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


公孙龙的论证如下:


白马有两个特征:

而马只有一个特征:

因此拥有两种特征的白马不等同马,所以白马非马。

公孙龙的主要理据是:当我们说“马”时,什么颜色的马,如白马、黄马、黑马等,都包含在内;然而,当我们说“白马”时,却只能包含白马而不能包含其他颜色的马。因此,他便主张与众不同的“白马非马”说。在当时,他的辩论可说打遍天下无敌手,没有人可以将他的观点驳倒。然而,今天稍有思考方法训练的人,只要略懂语理分析,就不难将他驳倒。

在日常语言中,“是”主要有二义:

据此,与“是”相反的“非”或“不是”,也主要有二义——不包含及不等同的意义。

在二义中,第一义而非第二义是较普遍使用的,因为一语词所指的事物往往与别的语词所指的不相同。但当公孙龙说“白马非马”时,他却使用第二义。所以他说“白马非马”,其实是说“白马”指的事物(白色的马)不等同“马”指的事物(所有颜色的马)。至于他否定别人说“白马是马”,这明显是诡辩,因为这是一般人更常使用的“是”的意义,是指“白马”包含于“马”中,这只是与公孙龙自己使用“是”的意义不同,而不是这样使用“是”是错误的。

相关

  • 膜翅目膜翅目(学名:Hymenoptera)是昆虫纲中的一个目,它的名字来自于其膜一般的,透明的翅膀,它包括各种蜂和蚂蚁。在全世界它有约100科,已描述的约15万种,是昆虫纲中第三大的目(次于鞘翅目和
  • 2011年泰国水灾2011年泰国水灾是2011年7月底在泰国南部地区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某些地区的降雨量达120厘米(47英寸),至少已造成366人死亡,两百万人受洪水影响。洪水预计将对年产值1000亿泰
  • 杰普河杰普河是俄罗斯的河流,由阿穆尔州负责管辖,属于结雅河的左支流,河道全长348公里,流域面10,400平方公里,河水主要来自雨水,下游流经低地和沼泽。
  • 海红豆属海红豆属(学名:)是豆目豆科下的一个属,为无刺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12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大洋洲。本属已受承认的物种共有12种: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旨在规范地震灾害应急工作的普通法律。该法律于1997年12月29日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次年5月1日起施
  • 科希马科希马(Kohima),是印度那加兰邦Kohim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858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78584人,其中男性42033人,女性36551人;0—6岁人口10511人,其中男5415人,女5096人;识字率74.
  • 词源《词源》是宋朝词人张炎于其晚年编写的词论专著,词法承传自沈义父《乐府指迷》,分有上下二卷,上卷详论词乐韵律,下卷历论作词要法。张炎于下卷阐明成书缘由,主要是不满南宋灭亡后
  • 詹姆斯·赫伯特詹姆斯·约翰·赫伯特,OBE(英语:James John Herbert,1943年4月8日-2013年3月20日),英国畅销恐怖小说、惊悚小说作家,作品在全世界广泛知名,共有34种语言版本,售出5400多万册。1943年4
  • 韩化臣韩化臣(1887年-1937年),字惠卿,直隶沧县东南罗疃人,职业武师,八极门第五代大师。青年时拜张拱辰(景星)为师,习八极、劈挂。为得真传随张师入族,成为入室弟子,同时也得师伯黄四海、老师兄
  • 高木和道高木和道(1980年10月21日-),日本足球员,位置后卫,目前效力于神户胜利船。之前曾在清水心跳与大阪飞脚踢球,也曾先到过神户胜利船。更新日期:2011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