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崁楼石马,是台南市赤崁楼文昌阁下的石马,传说在入夜后会化作妖怪骚扰百姓。
石马原本位在永康洲仔尾一带,日治时代移到赤崁楼。过去传说当地曾有白马精出没,会在晚上出现破坏田里庄稼或器物。当地居民暗中跟踪,发现白马精消失在一座大墓附近,墓前有一对石马。当地居民认为白马精就是石马所化,因此打断石马的脚,据说后来白马精果然不再出现。
这批石马原属于郑其仁之墓,墓前有一对石马,墓在日治时期仍有遗迹,后来湮没不见。1933年(昭和八年)11月,其中一匹石马于于新丰郡永康庄洲仔尾出土,由台南一中(今南二中)的教头盐塜胜之、教谕前嶋信次及本土学者石旸睢所挖掘出,置于安平史料馆,后来据说被石旸睢移置到赤嵌楼内。后来到了1977年2月16日,学者石万寿与周泰宏在南良实业公司(当时为南良纺织厂)大门进去右侧一带挖到郑其仁墓,并发现了另一匹石马(现存于盐行天后宫后方)。而这两匹石马的前腿都被打断,与传说中马腿被居民打断相符。不过前台南市文献委员杨森富曾表示,这两匹石马的腿之所会断可能是当初林爽文子弟兵的后代报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