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亚汞

✍ dations ◷ 2025-11-27 22:58:22 #氯化亚汞
氯化亚汞(化学式:Hg2Cl2),俗称甘汞,室温下为无味白色至黄色的四方晶系晶体,是汞(I)的氯化物。少量的甘汞无毒,常用于制取饱和甘汞电极,是电化学中常用的参比电极, 也可在医药上用于泻剂、防腐剂、利尿剂等。25°C时,它在水中的标准电极电势Eo为0.2682V:在氯化汞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或将汞与氯化汞在一起混合研磨都可以得到氯化亚汞:硝酸亚汞与氯化钠或盐酸在水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也会生成氯化亚汞沉淀:酸性溶液中,氯化亚锡会将二价汞离子(Hg2+)还原为Hg2Cl2。如果氯化亚锡过量,生成的氯化亚汞会被进一步还原为黑色的金属汞,使沉淀变黑。这个反应可用于鉴定Hg2+或Sn2+的存在:用氨水或碱溶液处理氯化亚汞,汞发生歧化为二价汞与单质汞:与氨的反应可用于在分析化学中鉴定亚汞离子,氯化氨基汞(HgNH2Cl)是白色沉淀,常混有细小金属汞颗粒而显黑色。 氯化亚汞也可被硫酸和硝酸氧化为二价的硫酸汞和硝酸汞,相应的还原产物为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饱和甘汞电极是电化学中常用的参比电极,比标准氢电极更易操作,但由于汞对环境的毒害,它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毒性更小的银/氯化银(Ag/AgCl)电极所取代。氯化亚汞很不稳定,见光便歧化分解为氯化汞和汞,因此需要保存在棕色瓶中:用光化剂测定生成的汞,该反应可用于计算光束中的光子数量。氯化汞与草酸铵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氯化亚汞。该法首先由J.M. Eder在1880年发现,也称“Eder反应”。锌族元素中,受惰性电子对效应的影响,只有汞形成正一价Hg22+的倾向较强。氯化亚汞分子为直线形,Cl-Hg-Hg-Cl,晶格见下图。Hg-Hg键长为253pm(单质中Hg-Hg距离为300pm),Hg-Cl键长为243pm。 汞为八面体配位,与两个紧邻的氯与四个相隔较远的氯配位,后者距离为321pm。氯化亚汞有毒,但由于它难溶于水,因此其毒性较氯化汞而言要小得多。它以前曾用作利尿剂、泻剂、肥皂及美白去斑霜的组分,但这些应用现在已经基本停止。2,3-二巯基丙磺酸钠可作为汞的解毒剂。其他汞(I)的卤化物中,氟化亚汞是黄色的四方晶体,不稳定,与水反应立即水解为汞、氧化汞和氢氟酸;溴化亚汞是白色至淡黄色的四方晶体,难溶于水,可通过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制备。它较氯化亚汞更不稳定,在紫外光下发出橙色荧光;碘化亚汞是黄色至绿色四方晶系晶体,难溶于水,可通过单质化合或溶液中的复分解制备。

相关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是一种种类很广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英语:monobactam)、碳青霉烯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基本上
  • 噬菌体噬菌体(英语:bacteriophage)是病毒的一种,其特别之处是专以细菌为宿主,较为熟知的噬菌体是以大肠杆菌为寄主的T2噬菌体。跟别的病毒一样,噬菌体只是一团由蛋白质外壳包裹的遗传物
  • 乔纳斯·索尔克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英语:Jonas Edward Salk,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港澳称为乔纳斯·索尔克,台湾称为约纳斯·沙克,1914年10月28日-1995年6月23日),美国实验医学家、病毒学家,主
  • 血管舒张血管舒张是指在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下,令体内血管扩阔的情况。由于空间增大让血液流过,这会降低了血压。它的相反过程称为血管收缩。血管舒张可以自然产生或经由血管舒张剂引起
  • 甲沟炎甲沟炎(英语:Paronychia),俗称“冻甲”、“指沟炎”,为甲床炎(Onychia)的一种。意指指甲周围组织,包括两侧的旁甲沟和底部近侧甲沟的发炎,一般症状为红、肿、痛,严重时会有化脓现象。
  • 密码子遗传密码(英文:Genetic code)是一组规则,将DNA或mRNA序列以三个核苷酸为一组的密码子转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以用于蛋白质合成。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样的遗传密码,称为标准
  •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英语:connective Tissue)为脊椎动物基本组织之一,由细胞和大量细胞外基质组成。广义上的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血液以及淋巴。一般所指的结缔
  • 微分干涉相差显微镜微分干涉相差显微技术(DIC),又称Normarski干涉相差显微技术或Normarski显微镜,是一种增强对比度来观察未染色的透明的样品的光学显微镜。DIC根据干涉测量获取有关样品光路长
  • 低毒性病毒科低毒性病毒科(Hypoviridae) 又译作次毒(性)病毒科或轻毒(性)病毒科,是双琏RNA病毒中的一科,该类病毒主要感染菌类。下有一属:*次毒病毒属(Hypovirus,又译作低毒性病毒属)直径50-80nm,
  • 人体免疫缺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