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亚汞

✍ dations ◷ 2025-05-17 12:06:30 #氯化亚汞
氯化亚汞(化学式:Hg2Cl2),俗称甘汞,室温下为无味白色至黄色的四方晶系晶体,是汞(I)的氯化物。少量的甘汞无毒,常用于制取饱和甘汞电极,是电化学中常用的参比电极, 也可在医药上用于泻剂、防腐剂、利尿剂等。25°C时,它在水中的标准电极电势Eo为0.2682V:在氯化汞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或将汞与氯化汞在一起混合研磨都可以得到氯化亚汞:硝酸亚汞与氯化钠或盐酸在水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也会生成氯化亚汞沉淀:酸性溶液中,氯化亚锡会将二价汞离子(Hg2+)还原为Hg2Cl2。如果氯化亚锡过量,生成的氯化亚汞会被进一步还原为黑色的金属汞,使沉淀变黑。这个反应可用于鉴定Hg2+或Sn2+的存在:用氨水或碱溶液处理氯化亚汞,汞发生歧化为二价汞与单质汞:与氨的反应可用于在分析化学中鉴定亚汞离子,氯化氨基汞(HgNH2Cl)是白色沉淀,常混有细小金属汞颗粒而显黑色。 氯化亚汞也可被硫酸和硝酸氧化为二价的硫酸汞和硝酸汞,相应的还原产物为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饱和甘汞电极是电化学中常用的参比电极,比标准氢电极更易操作,但由于汞对环境的毒害,它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毒性更小的银/氯化银(Ag/AgCl)电极所取代。氯化亚汞很不稳定,见光便歧化分解为氯化汞和汞,因此需要保存在棕色瓶中:用光化剂测定生成的汞,该反应可用于计算光束中的光子数量。氯化汞与草酸铵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氯化亚汞。该法首先由J.M. Eder在1880年发现,也称“Eder反应”。锌族元素中,受惰性电子对效应的影响,只有汞形成正一价Hg22+的倾向较强。氯化亚汞分子为直线形,Cl-Hg-Hg-Cl,晶格见下图。Hg-Hg键长为253pm(单质中Hg-Hg距离为300pm),Hg-Cl键长为243pm。 汞为八面体配位,与两个紧邻的氯与四个相隔较远的氯配位,后者距离为321pm。氯化亚汞有毒,但由于它难溶于水,因此其毒性较氯化汞而言要小得多。它以前曾用作利尿剂、泻剂、肥皂及美白去斑霜的组分,但这些应用现在已经基本停止。2,3-二巯基丙磺酸钠可作为汞的解毒剂。其他汞(I)的卤化物中,氟化亚汞是黄色的四方晶体,不稳定,与水反应立即水解为汞、氧化汞和氢氟酸;溴化亚汞是白色至淡黄色的四方晶体,难溶于水,可通过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制备。它较氯化亚汞更不稳定,在紫外光下发出橙色荧光;碘化亚汞是黄色至绿色四方晶系晶体,难溶于水,可通过单质化合或溶液中的复分解制备。

相关

  • 立克次氏体目立克次体目是变形菌门中的一目,大部分已知的物种都只是以其他细胞的内共生体的形式存在。其中有一些是很有名的病原体,包括立克次体,它引起许多人类的疾病。另一方面,对立克次体
  •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法语: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1947年7月30日-)生于巴黎,是一位法国病毒学家,巴黎巴斯德研究所逆转录病毒感染调控研究小组主任。她主要从事反转录病毒
  • 性高潮后病情综合征性高潮后病情综合征(英语:Postorgasmic illness syndrome,POIS)是一种罕见的病症,特征为性高潮后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虚弱症状。该现象在2002年首次获医学文献所记载。症状通常出
  • 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爵士,KBE,MC,FRS,FRSC(英语:Sir Frederick Grant Banting,1891年11月14日-1941年2月21日)是加拿大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班廷是在
  • 荧光原位杂交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是一种细胞遗传学技术,可以用来对核酸进行检测和定位。荧光标记的核酸探针只和具有高度相似性的核酸杂交,可用于染色体上
  •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medical examination、clinical examination、check-up),简称体检,也称做身体检查、理学检查或健康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检查器具、实验
  • 在子宫内In utero是拉丁词汇,字面意思是“在子宫里”。在生物学里它常被用来描述胚胎或胎儿状态。法律上指未出生婴儿。
  • 尘螨尘螨(学名:Dermatophagoides spp.)是一种8只脚的微小的蛛形纲节肢动物,长170-500微米,宽250-322微米,雌雄个体均为乳白色,肉眼是几乎看不到的,最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适合生长的
  • 裸藻裸藻纲(Euglenophyce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眼虫门(Euglenophyta)下的一个纲。医学导航: 原虫感染变形虫, 古虫, 囊泡虫 (结构)变形虫, 古虫, 囊泡藻变形虫, 古虫, 囊泡藻
  • 猞猁猞猁属(学名:Lynx),短尾胸腹白毛耳尖黑毛,也称为山猫、大山猫、林㹭,是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的一属,主要分为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