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婚姻

✍ dations ◷ 2025-02-23 07:03:46 #波士顿婚姻

波士顿婚姻(英语:Boston marriage)历史上指的是两名富裕女性的同居关系,她们不依赖男性的经济支持。这个词语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新英格兰地区流行。这些关系有的是浪漫性质的,现在或许视会为女同性恋关系;但也有不是如此的。[1]

女性之间相对正式化的浪漫友谊或终身伴侣关系,早于“波士顿婚姻”一词而存在,在英格兰和其他欧洲国家都有悠久记录。[2]“波士顿婚姻”一词则与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波士顿人》(1886年)有关,该小说描述两名未婚女性的长期同居关系,她们都是“新女性(英语:New Woman)”,尽管詹姆斯本人从未使用过这个词语。詹姆斯的妹妹爱丽丝·詹姆斯(英语:Alice James)与凯瑟琳·珀博迪·洛林(英语:Katharine Peabody Loring)也有这样的关系,是他写这本小说的灵感来源之一。[3]

有一些身处“波士顿婚姻”的著名女性。18世纪末,例如英爱尔兰上流社会的艾莱诺·巴特勒(Eleanor Butler)和莎拉·庞森比(Sarah Ponsonby)被视为一对情侣,昵称为“兰格伦小姐(英语:Ladies of Llangollen)”。伊丽莎白·梅沃尔(Elizabeth Mavor)认为,18世纪英格兰的浪漫友谊制度达到顶峰。[2]在美国,著名的例子是小说家莎拉·奥恩·朱威特(英语:Sarah Orne Jewett)和她的伴侣安妮·亚当斯·菲尔兹(英语:Annie Adams Fields),后者是《大西洋》的编辑遗孀,他们在19世纪晚期相处。[4]

莉莉安·法德曼(英语:Lillian Faderman)在她的著作《超越男性爱情》(1981年)中提供了最全面的波士顿婚姻研究。[5]20世纪的电影评论家在描述朱威特与菲尔兹关系时使用过这个词,例如1998年的纪录片《永远消逝的往事(Out of the Past)》。[6]大卫·马梅(英语:David Mamet)的剧本《波士顿婚姻(英语:Boston Marriage (play))》于2000年首演,也助推这个词语的普及。

有些参与波士顿婚姻的女性选择这种关系,是因为她们感觉与女性有更好的联系,而非男性。[5][7][8]有些女性是出于生活所需而共同生活;这些女性通常由于家庭遗产或职业收入而经济独立。选择从事事业(医生、科学家、教授)的女性,形成一个称为“新女性(英语:New Woman)”的新群体,[9]她们不依赖男性的经济支援。受过良好教育、有事业的女性想与其他女性同住,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接受和自主生活的自由。[7]她们通常是有共同价值观的女性主义者,参与社会和文化事业。这些女性通常在自己的生活中自给自足,但为了在一个常常充满偏见、性别歧视,有时甚至敌对的社会中获得支持而走到一起。[7]

直到20世纪20年代,这些安排普遍视为自然而值得尊敬的。[10][8]20世纪2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人怀疑这些关系是女同性恋性关系,导致越来越少的单身女性选择共同生活。[10]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维斯理学院,波士顿婚姻如此普遍,以至于“卫斯理婚姻”(英语:Wellesley marriage)这个词语成为一个流行的描述。[7]:185这种关系通常涉及两名学术界女性。这种现象从1870年代一直持续到1920年代。直到20世纪后期,女性一结婚就必须辞去学术职位,因此任何想保持学术事业的女性都必须做出其他安排,比如与另一位志同道合的单身女性教授共同居住。[10]此外,正如莉莉安·法德曼(英语:Lillian Faderman)指出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普遍通过与其他女性结伴而获得更多的独立性、支持和志同道合。[5]此外,这种替代性关系也使女性免受抚养子女、照顾丈夫以及其他家庭职责的困扰,从而让像学院教员这样的专业女性更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7]

历史记录中有许多卫斯理婚姻的例子。法德曼记录,在19世纪末,在维斯理学院的53名女性教员中,只有1人是按常规嫁给男性;大多数人与女性伴侣共同生活。[7]:192其中最著名的一对是凯瑟琳·李·贝茨(英语:Katharine Lee Bates)和凯瑟琳·科曼(英语:Katharine Coman)。贝茨是诗歌教授,也是《美丽的美国》词曲的作者,而科曼是撰写美国第一部工业史的经济史学家。[7][9][8][11][12]

虽然“波士顿婚姻”概念大多有历史性质,但现今世界仍有女性伴侣将同居生活与之联系。[13]许多女性认为,不论性取向,与挚友同居在经济和心理上均有利。[14]

相关

  • 一一对应数学中,一个由集合 X {\displaystyle X} 映射至集合 Y {\displaystyle Y} 的函数,若
  • 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Liver Meridian of Foot-Jueyin,LR)是一条经脉,十二正经之一,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本经起于大敦,止于期门,左右各14个腧穴。在中医学上,肝经脉为诸筋之主导经脉。起于足
  • 贾拉伊尔河贾拉伊尔河(乌克兰语:Джалаїр),是东欧的河流,流经摩尔多瓦和乌克兰,属于萨拉塔河的左支流,河道全长33公里,流域面积151平方公里,发源自斯特凡大公附近,最终注入布拉戈达特涅以
  • 120底片120底片(120 film)是一种静态摄影的底片格式(Film format),是由柯达公司于1901年所开发的,使用于他们的布朗尼摄影机(英语:Brownie (camera))二号(Brownie No. 2)。
  • 市集广场 (海德堡)市集广场(Marktplatz)是德国城市海德堡老城的中心广场。市集广场是海德堡最古老的部分,因市集位于此处而得名。其南北两侧是联排房屋,东侧是市政厅(德语:Rathaus (Heidelberg)),西侧
  • 陈德贵陈德贵(1930年-),山西阳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针棉织品公司副经理、山西省商业厅副厅长,山西省物价委员会副处长、山西省计委处长、副主任,山西省物价局局长、山西省商业厅厅长,山西省经委副主任,山西省财贸办公室主任。1988年,当选为山西省第六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七届省政协委员。
  • 田村睦心田村睦心(日语:田村 睦心;英语:Mutsumi Tamura,1987年6月19日-),日本东京都出身的女性声优。现时隶属 I'm Enterprise。田村睦心有一个比自己少一岁的弟弟;小学一年级时开始接触书法,擅长利用临书创作,亦精于行书和草书,闲暇便任职书法班代课教师。她后来修毕日本播音演技研究所辖下训练课程,2007年透过担任《ef - a fairy tale of the two.》电视动画第一季“ef - a tale of memories.”中“幼年堤京介”的配音员而出道。她经常活用沙
  • 打桩机打桩机是一种用于将桩打入土壤的设备。桩能为建筑物或其他结构提供基础支撑。关于打桩机的发明有许多说法,早在1475年,弗朗西斯科·迪·乔治(英语:Francesco di Giorgio Martini)的论文《Trattato di Architectura》中就出现了打桩机的机械图。此外,其他几位著名的发明家詹姆斯·内史密斯、钟表匠詹姆斯·瓦卢(英语:James Valoué)、Giovan Battista Gazzola伯爵和列奥纳多·达·芬奇都被认为是打桩机的发明人之一。然而有证据表明,早在公元前
  • 科顿·菲茨西蒙斯洛厄尔·菲茨西蒙斯(Lowell Fitzsimmons,1931年10月7日-2004年7月24日),昵称科顿(Cotton),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汉尼拔,美国学院篮球和NBA联盟篮球教练。菲茨西蒙斯共执教了21个赛季。执教过的NBA球队包括有堪萨斯奥马哈队,也执教过亚特兰大老鹰,圣安东尼奥马刺,并且三次执教菲尼克斯太阳队,两次荣获“最佳教练”称号,成功塑造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期的太阳队。菲茨西蒙斯晚年被诊断出肺癌,他的家人一直不公开他的个人健康状况。在患癌数月后他又由于一次脑中风使得将康状况恶化
  • 柯蕾柯蕾(英语:Colette,1975年5月27日-),全名柯蕾·玛利诺,是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浩室音乐DJ与歌手。她演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包括剑桥、新加坡、卡加利、好莱坞与蒙特利尔。柯蕾曾被与凯莉·米洛、黛比·哈瑞等人相比,并被誉为OM唱片旗下的浩室第一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