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婚姻(英语:Boston marriage)历史上指的是两名富裕女性的同居关系,她们不依赖男性的经济支持。这个词语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新英格兰地区流行。这些关系有的是浪漫性质的,现在或许视会为女同性恋关系;但也有不是如此的。[1]
女性之间相对正式化的浪漫友谊或终身伴侣关系,早于“波士顿婚姻”一词而存在,在英格兰和其他欧洲国家都有悠久记录。[2]“波士顿婚姻”一词则与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波士顿人》(1886年)有关,该小说描述两名未婚女性的长期同居关系,她们都是“新女性(英语:New Woman)”,尽管詹姆斯本人从未使用过这个词语。詹姆斯的妹妹爱丽丝·詹姆斯(英语:Alice James)与凯瑟琳·珀博迪·洛林(英语:Katharine Peabody Loring)也有这样的关系,是他写这本小说的灵感来源之一。[3]
有一些身处“波士顿婚姻”的著名女性。18世纪末,例如英爱尔兰上流社会的艾莱诺·巴特勒(Eleanor Butler)和莎拉·庞森比(Sarah Ponsonby)被视为一对情侣,昵称为“兰格伦小姐(英语:Ladies of Llangollen)”。伊丽莎白·梅沃尔(Elizabeth Mavor)认为,18世纪英格兰的浪漫友谊制度达到顶峰。[2]在美国,著名的例子是小说家莎拉·奥恩·朱威特(英语:Sarah Orne Jewett)和她的伴侣安妮·亚当斯·菲尔兹(英语:Annie Adams Fields),后者是《大西洋》的编辑遗孀,他们在19世纪晚期相处。[4]
莉莉安·法德曼(英语:Lillian Faderman)在她的著作《超越男性爱情》(1981年)中提供了最全面的波士顿婚姻研究。[5]20世纪的电影评论家在描述朱威特与菲尔兹关系时使用过这个词,例如1998年的纪录片《永远消逝的往事(Out of the Past)》。[6]大卫·马梅(英语:David Mamet)的剧本《波士顿婚姻(英语:Boston Marriage (play))》于2000年首演,也助推这个词语的普及。
有些参与波士顿婚姻的女性选择这种关系,是因为她们感觉与女性有更好的联系,而非男性。[5][7][8]有些女性是出于生活所需而共同生活;这些女性通常由于家庭遗产或职业收入而经济独立。选择从事事业(医生、科学家、教授)的女性,形成一个称为“新女性(英语:New Woman)”的新群体,[9]她们不依赖男性的经济支援。受过良好教育、有事业的女性想与其他女性同住,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接受和自主生活的自由。[7]她们通常是有共同价值观的女性主义者,参与社会和文化事业。这些女性通常在自己的生活中自给自足,但为了在一个常常充满偏见、性别歧视,有时甚至敌对的社会中获得支持而走到一起。[7]
直到20世纪20年代,这些安排普遍视为自然而值得尊敬的。[10][8]20世纪2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人怀疑这些关系是女同性恋性关系,导致越来越少的单身女性选择共同生活。[10]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维斯理学院,波士顿婚姻如此普遍,以至于“卫斯理婚姻”(英语:Wellesley marriage)这个词语成为一个流行的描述。[7]:185这种关系通常涉及两名学术界女性。这种现象从1870年代一直持续到1920年代。直到20世纪后期,女性一结婚就必须辞去学术职位,因此任何想保持学术事业的女性都必须做出其他安排,比如与另一位志同道合的单身女性教授共同居住。[10]此外,正如莉莉安·法德曼(英语:Lillian Faderman)指出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普遍通过与其他女性结伴而获得更多的独立性、支持和志同道合。[5]此外,这种替代性关系也使女性免受抚养子女、照顾丈夫以及其他家庭职责的困扰,从而让像学院教员这样的专业女性更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7]
历史记录中有许多卫斯理婚姻的例子。法德曼记录,在19世纪末,在维斯理学院的53名女性教员中,只有1人是按常规嫁给男性;大多数人与女性伴侣共同生活。[7]:192其中最著名的一对是凯瑟琳·李·贝茨(英语:Katharine Lee Bates)和凯瑟琳·科曼(英语:Katharine Coman)。贝茨是诗歌教授,也是《美丽的美国》词曲的作者,而科曼是撰写美国第一部工业史的经济史学家。[7][9][8][11][12]
虽然“波士顿婚姻”概念大多有历史性质,但现今世界仍有女性伴侣将同居生活与之联系。[13]许多女性认为,不论性取向,与挚友同居在经济和心理上均有利。[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