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婚姻

✍ dations ◷ 2024-12-22 13:18:52 #波士顿婚姻

波士顿婚姻(英语:Boston marriage)历史上指的是两名富裕女性的同居关系,她们不依赖男性的经济支持。这个词语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新英格兰地区流行。这些关系有的是浪漫性质的,现在或许视会为女同性恋关系;但也有不是如此的。[1]

女性之间相对正式化的浪漫友谊或终身伴侣关系,早于“波士顿婚姻”一词而存在,在英格兰和其他欧洲国家都有悠久记录。[2]“波士顿婚姻”一词则与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波士顿人》(1886年)有关,该小说描述两名未婚女性的长期同居关系,她们都是“新女性(英语:New Woman)”,尽管詹姆斯本人从未使用过这个词语。詹姆斯的妹妹爱丽丝·詹姆斯(英语:Alice James)与凯瑟琳·珀博迪·洛林(英语:Katharine Peabody Loring)也有这样的关系,是他写这本小说的灵感来源之一。[3]

有一些身处“波士顿婚姻”的著名女性。18世纪末,例如英爱尔兰上流社会的艾莱诺·巴特勒(Eleanor Butler)和莎拉·庞森比(Sarah Ponsonby)被视为一对情侣,昵称为“兰格伦小姐(英语:Ladies of Llangollen)”。伊丽莎白·梅沃尔(Elizabeth Mavor)认为,18世纪英格兰的浪漫友谊制度达到顶峰。[2]在美国,著名的例子是小说家莎拉·奥恩·朱威特(英语:Sarah Orne Jewett)和她的伴侣安妮·亚当斯·菲尔兹(英语:Annie Adams Fields),后者是《大西洋》的编辑遗孀,他们在19世纪晚期相处。[4]

莉莉安·法德曼(英语:Lillian Faderman)在她的著作《超越男性爱情》(1981年)中提供了最全面的波士顿婚姻研究。[5]20世纪的电影评论家在描述朱威特与菲尔兹关系时使用过这个词,例如1998年的纪录片《永远消逝的往事(Out of the Past)》。[6]大卫·马梅(英语:David Mamet)的剧本《波士顿婚姻(英语:Boston Marriage (play))》于2000年首演,也助推这个词语的普及。

有些参与波士顿婚姻的女性选择这种关系,是因为她们感觉与女性有更好的联系,而非男性。[5][7][8]有些女性是出于生活所需而共同生活;这些女性通常由于家庭遗产或职业收入而经济独立。选择从事事业(医生、科学家、教授)的女性,形成一个称为“新女性(英语:New Woman)”的新群体,[9]她们不依赖男性的经济支援。受过良好教育、有事业的女性想与其他女性同住,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接受和自主生活的自由。[7]她们通常是有共同价值观的女性主义者,参与社会和文化事业。这些女性通常在自己的生活中自给自足,但为了在一个常常充满偏见、性别歧视,有时甚至敌对的社会中获得支持而走到一起。[7]

直到20世纪20年代,这些安排普遍视为自然而值得尊敬的。[10][8]20世纪2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人怀疑这些关系是女同性恋性关系,导致越来越少的单身女性选择共同生活。[10]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维斯理学院,波士顿婚姻如此普遍,以至于“卫斯理婚姻”(英语:Wellesley marriage)这个词语成为一个流行的描述。[7]:185这种关系通常涉及两名学术界女性。这种现象从1870年代一直持续到1920年代。直到20世纪后期,女性一结婚就必须辞去学术职位,因此任何想保持学术事业的女性都必须做出其他安排,比如与另一位志同道合的单身女性教授共同居住。[10]此外,正如莉莉安·法德曼(英语:Lillian Faderman)指出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普遍通过与其他女性结伴而获得更多的独立性、支持和志同道合。[5]此外,这种替代性关系也使女性免受抚养子女、照顾丈夫以及其他家庭职责的困扰,从而让像学院教员这样的专业女性更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7]

历史记录中有许多卫斯理婚姻的例子。法德曼记录,在19世纪末,在维斯理学院的53名女性教员中,只有1人是按常规嫁给男性;大多数人与女性伴侣共同生活。[7]:192其中最著名的一对是凯瑟琳·李·贝茨(英语:Katharine Lee Bates)和凯瑟琳·科曼(英语:Katharine Coman)。贝茨是诗歌教授,也是《美丽的美国》词曲的作者,而科曼是撰写美国第一部工业史的经济史学家。[7][9][8][11][12]

虽然“波士顿婚姻”概念大多有历史性质,但现今世界仍有女性伴侣将同居生活与之联系。[13]许多女性认为,不论性取向,与挚友同居在经济和心理上均有利。[14]

相关

  • 北德克萨斯大学北德克萨斯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经常通称为北德大,缩写为UNT)是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北部登顿市的一座大规模州立综合大学。北德克萨斯大学设有自己的法学院和医学
  • 吉兹语吉兹语(/ˈɡiːɛz/; ግዕዝ、Ge'ez,亦作Gi'iz、Gəʾəz,IPA标音:;ISO 639-2:gez)也称埃塞俄比亚语,是一种古代的语言,现在只作宗教用途。这种语言在东非洲的非洲之角、埃塞俄比亚
  • 殷汝璋殷汝璋,江苏甘泉县人。晚清政治人物。同治十年(1871年),殷汝璋中式辛未科二甲进士。累官至通政使司参议。光绪十九年(1893年),朝廷任命殷汝璋为正考官、周锡恩为副考官,主浙江恩科乡
  • 汉斯·卡罗萨汉斯·卡罗萨(Hans Carossa;1878年12月15日-1956年9月12日)是德国小说家与诗人,以其自传式小说最为有名。卡罗萨出生于Bad Tölz,修习医学,于1916~1918年间担任战场军医。1931年获颁
  • 奥斯卡·奥索里奥奥斯卡·奥索里奥·埃尔南德斯(西班牙语:Óscar Osorio Hernández,1810年12月14日-1969年3月6日),萨尔瓦多总统、军人、政治家。奥斯卡·奥索里奥出任总统期间,萨尔瓦多经济取得了
  • 新吉工业区新吉工业区,位于台南市安南区与安定区交界的工业区,为台南县市合并后开发的首座工业区。因位于曾文溪附近,为避免工业排水影响下游的湿地生态,新吉工业区限制进驻厂商的类型,并标
  • 达令港达令港(英语:Darling Harbour)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为悉尼中心商务区西部城区的大型休闲与行人专用区。该区从悉尼唐人街北起,沿着海扇湾(Cockle Bay)两岸,东临国王街码头(K
  • 金·卡尔金·卡尔(Kim Carr,1955年7月2日-)是一位澳洲政治人物,他的党籍是澳洲工党。自1993年开始,他是代表维多利亚州的澳大利亚参议院议员之一。他曾经担任澳洲创新、工业、科学和研究部
  • 查理·佩恩特查理·佩恩特 (1879年7月28日在史云顿-1971年12月1日),是韦斯咸第二任领队(1932年-1950年)。查理·佩恩特小时候和家人一起搬到普莱斯托(英语:Plaistow, Newham)。他曾为当地球队Victoria Swifts 和 南韦斯咸(英语:South West Ham F.C.)效力。另一方面,佩恩特在少年时代,他对物理治疗也产生兴趣。佩恩特于1897年首次与韦斯咸打交道,无偿帮助韦斯咸。1900-01赛季,佩恩特以球员身份加入球会,尽管他从未为正选队效力。查理·佩恩特在与胡域阿
  • 裴垍裴垍(8世纪?-811年),字弘中,绛州闻喜人,出自河东裴氏定着五房之一的东眷裴,隋朝太子斋帅、内直监裴师道七代孙,高陵县县令裴昱第二子,唐朝官员,曾为宰相。裴垍生年没有可靠记载,弱冠时进士出身,以贤良方正对策第一,补美原县县尉。累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元和三年(808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生为国尽心尽力,“小心敬慎,甚称中旨。”“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他尽力完善法律制度,年方四十四岁,须发尽白。元和初年叙任中书舍人,当时李吉甫方拜相,不知该如何用人,便向裴垍请教。垍随即列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