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副猪嗜血杆菌病
✍ dations ◷ 2025-08-29 03:25:24 #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也写作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或革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引起的猪的疾病,表现为猪的纤维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胸膜炎和脑膜炎等。副猪嗜血杆菌病曾一度被认为是由应激所引起的。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为格兰氏阴性菌,非溶血性,NAD依赖型细菌。副猪嗜血杆菌属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巴斯德氏菌目巴斯德氏菌科嗜血杆菌属。副猪嗜血杆菌有多种不同形态的细菌,无鞭毛,无芽胞,新分离的致病菌有荚膜。在巧克力培养基和金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时,会在金色葡萄球菌菌苔附近呈卫星生长,菌落直径达1~2毫米。此病原菌与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suis)十分相似,但猪嗜血杆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X因子(血红素及其它卟啉类物质)和V因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而副猪嗜血杆菌只需要V因子。拉丁名中的“para”表示微生物生长不需要补充X因子。副猪嗜血杆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干燥环境易死亡,60℃可存活5~20分钟,4℃可存活7~10天。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副猪嗜血杆菌对结晶紫、杆菌肽、红霉素、林可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敏感。根据Kielstein, P等的报道,至少可将副猪嗜血杆菌分为15个血清型,另有20%左右的分离株不能分型。不同血清型的毒力情况如下:在西班牙、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和中国,4型和5型是主要分离株,而澳大利亚和丹麦的主要血清型为5型和13型。副猪嗜血杆菌病患猪会出现厌食、精神沉郁、被毛粗乱、跛行、呼吸困难、振颤,耳朵发绀及共济失调等症状。 如疾病暴发可能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剖检可见心包炎、腹膜炎、胸膜炎、脑膜炎和关节炎,全身浆膜表面出现浆液性纤维素性以及纤维素性化脓性渗出。副猪嗜血杆菌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冬春寒冷季节多发。副猪嗜血杆菌主要通过空气、猪与猪之间的接触及排泄物进行传播,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和带菌猪。副猪嗜血杆菌病通常只感染猪,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通常情况下,母猪和育肥猪是副猪嗜血杆菌的携带者。副猪嗜血杆菌病可影响2周龄-4月龄猪,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期间发病。感染高峰为4-6周龄的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在10%~15%,严重时病死率可达50%。副猪嗜血杆菌多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通常在鼻腔和气管分离到,极少从肺和血液中分离到,从未从扁桃体分离到。副猪嗜血杆菌病可以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诊断技术确诊。病料中的副猪嗜血杆菌较难分离。在选择病料时,应选择发病典型且从未进行药物治疗的猪只。从猪只各部位采集新鲜组织样品,并在12小时内送检。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琼脂扩散试验、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 IHA)、ELISA、PCR鉴定方法等。琼脂扩散试验通过对细菌进行培养后分离鉴定,是目前最准确有效的方法。但此方法耗时较长。间接血凝试验操作简单,可凭肉眼进行判断。魏子贡等人及刘茂军等人都曾分别建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间接血凝检测方法。PCR鉴定方法是快速、准确且特异性高的方法,但所用仪器较昂贵。张培君等人及周勇岐等人都曾建立副猪嗜血杆菌的PCR鉴定方法。使用疫苗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疫苗可以选用自家苗或商品疫苗。但副猪嗜血杆菌病血清型太多,也使得疫苗的研制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目前,在中国大陆批准的商品疫苗有:可以使用抗生素联合用药,如阿莫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进行肌肉注射,并配合地塞米松增强效果。
相关
- 中国饮食 - æœé¥° - å»ºç‘ - 文物 - 节日 - 教育 ç§‘å¦ - äº”æœ¯ï¼ˆåŒ»å¦ - 术数) - æ
- 二元经济二元经济模型也称作两部门模型(Dual Sector model)是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发展经
- 矿物矿物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天然形成的结晶状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绝对的纯净物是不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纯净物是指物质化学成分相对单一的物质。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础(像石英、长石、
- 四大圣城犹太教四大圣城(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
- 化学药物治疗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化学疗法(英语:Chemotherapy),简称化疗(Che
- 食指食指,学名为示指(index finger),是第二只手指,位于拇指与中指之间,长度与环指相若。在一部分文化中,以食指指人是不礼貌的行为。食指一词早在春秋时代的《左传》已有记载,当公子宋“
- 规则交换格式规则交换格式(Rule Interchange Format,RIF)是一个已经建议的语义网构成要素。W3C目前正在构建RIF,将其作为可能推荐的,适合于语义网之上基于规则的系统之中规则交换的格式。RIF
- 中心粒中心粒(英语:centriole)是中心体(centrosome)的组成部分。中心粒不具备膜结构,由蛋白质组成,呈颗粒状。一个中心粒由9组三联管组成,通常靠近细胞核。一个中心体共含有两个中心粒,两者
- 磁铁磁铁或称磁石,是可以吸引铁并于其外产生磁场的物体。狭义的磁铁指磁铁矿石的制品,广义的磁铁指的是用途为产生磁场的物体或装置。磁铁作为磁偶极子,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例如铁、
- 环戊烷多氢菲核Diels烃,学名3'-甲基-1,2-环戊烯并菲,一种固体(常温下),分子式C18H16,熔点126~127°C。在甾体化学的早期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1927年狄尔斯发现,所有的甾族化合物用硒在360°C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