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奥斯湖灾难(英语:Lake Nyos disaster)是1986年8月21日喀麦隆西北部的尼奥斯湖发生的一场湖底喷发。此次爆发释放出约100,000到300,000吨的二氧化碳(CO2)到大气内,之后聚集而成的气体云以接近100千米每小时(62英里每小时)上升,由于空气的比重较小的关系,二氧化碳向下散发至周边的村落,进而把湖泊25千米(16英里)内的空气全部排挤掉,造成多达1,746人和3,500只牲畜死亡。
爆发发生后,喀麦隆政府在尼奥斯湖上安装了一个排气系统,目的是减低湖底下的CO2浓度,从而降低其进一步喷发的风险。
目前尚未清楚引发这场灾难性释气的原因,大多数地质学家怀疑是山体滑坡导致,但亦有人认为是湖底发生了小型的火山爆发,第三种可能则是雨水落到湖面的一侧后引致爆发。有些人指出是因为地震导致,但没有目击者表示灾难发生当天感受到震动,因此这个假设的可能性较低。但无论原因是什么,尼奥斯湖灾难都令过饱和的深层湖水迅速与自行减压并发生泡腾现象,正排放出大量CO2的浅层湖水混合。
一般认为遭到释放的气体有大约1.2立方千米(0.29立方英里)。由于富含铁的水从深处上升到湖面并被空气氧化,导致通常呈蓝色的湖水在放气后变成深红色。科学家推断爆炸发生后,尼奥斯湖曾出现一条约100米(330英尺)高的水柱和泡沫,同时还产生了至少25米(82英尺)高的波浪,随后湖的水位因此下降了将近一米,湖边的树木也被扫倒。
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也因如此其厚约50米(160英尺)的气体云团急速下降至地面,并以20~50千米每小时(12~31英里每小时),沿着有着许多村庄的山谷向下飘散。该云团的浓度足以让23千米(14英里)范围内居住于尼奥斯、卡姆(Kam)、查(Cha)和苏布姆(Subum)等村落的大部分居民窒息。事后有大约4,000名居民逃离尼奥斯湖周边地区,其中许多人因气体云而出现呼吸问题、机能障碍和瘫痪。
其他火山气体亦有可能与CO2一起遭到释放,有一些生还者指称他们闻到火药或臭鸡蛋的味道,而这些都是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浓度高于其嗅觉阈值(英语:Odor detection threshold)的证据。然而CO2 是湖水样本中唯一检测到的气体,这表明其是释放出的主要气体,因此是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
其中一位来自苏布姆(Subum)的生还者约瑟夫·恩克温(Joseph Nkwain)描述自己在湖底爆发发生后的境况:
“我说不了话,也有点意识模糊,更连张开嘴巴都做不了,因为那时候我闻到一些很糟糕的东西……我听到我女儿以一种很可怕,非常不正常的方式打鼾……当我想跨过我女儿的床时,我倒下了。直到(星期五)早上九点,我才被一个朋友敲门叫醒,在此之前我一直躺在那里……我很惊讶地发现我的裤子已经染红了,还出现一些像蜂蜜一样的血渍,身体上也有一些淀粉糊……我的手臂有些我根本不知道从何而来的伤口……我打开门,想开口说话但完全做不到……我的女儿早就死了……当我走到她的床边时,我还在想她只是睡着了而已。我之后睡到当天下午4:30才醒过来……然后我设法走到邻居的家,但他们都死了……我打算离开……因为我大部分的亲戚都生活在武姆……我找到了我的摩托车,一位在这次灾难中失去其父亲的朋友亦随我而去……当我穿过尼奥斯,一路驾驶的时候……我完全找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我走不了路,就更别提说话了……我的身体虚弱到不得了。”
在爆炸发生后,大部分生还者都被送到喀麦隆首都雅温得的医院接受治疗。人们认为他们是因吸入过量含有氢和硫的混合气体而中毒,而这些气体会导致生还者出现类似于遭到勒颈的眼睛和鼻子灼痛、咳嗽与窒息症状。
尼奥斯湖灾难的规模导致了很多关于如何防止复发湖底喷发的研究,一些研究人员提出在湖中间的木棑上安装脱气柱,其原理是通过管道将湖底下高度饱和的水抽上来,以缓慢排出水中的CO2。最初的想法是使用水泵,但此举会让在释放其中的气体前,水泵会提起内有泡腾水的脱气柱,同时使过程自持。从1995年开始,喀麦隆政府成功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于2001年在尼奥斯湖安装第一支永久脱气管,另外两支管道则在10年后安插。
在尼奥斯湖灾难发生之后,科学家们调查了其他非洲的湖泊,看看它们会否发生类似的爆发。例如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卢旺达边界之间,比尼奥斯湖大2,000倍的基伏湖亦被发现有过饱和的情况,地质学家发现证据表明该湖周围大约每一千年便会发生一次湖底爆发。
2016年,希腊小说家巴西莱奥斯·德罗里亚斯(Basileios Drolias)发行了一本以尼奥斯湖灾难为题材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