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愚 (作家)

✍ dations ◷ 2025-04-04 06:28:36 #1905年出生,1959年逝世,台湾散文作家,台湾诗人,台湾日治时期作家,彰化人,杨姓

杨守愚(1905年3月9日-1959年4月8日),本名杨松茂,彰化人,台湾新文学作家,笔名守愚、村老、洋、翔、Y生、静香轩主人、瘦鹤、慕、曙人、睦生等,为日治时期台湾新文学作家中,笔名最多的一位。

杨守愚身兼日治时期新文学作家与汉诗诗人双重身份,其学养过程包含台湾传统书房的儒家汉学基础,与日本引进的新式教育知识系统,在知识分子分层上,属乙未割台世代。

由于父亲是前清秀才,因此杨守愚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具有相当的汉学基础;之后杨守愚又进入彰化第一公学校,接受日本殖民当局所引进的新式教育。如此的求学经过,对于杨守愚日后的创作有相当关键的影响。

杨守愚是彰化汉诗社“应社”、“庆社”的成员,除了创作汉诗,也以中国白话文混杂大量的台湾话文创作小说、新诗等新文学作品,其作品陆续发表于《台湾民报》、《台湾新民报》、《台湾文艺》、《台湾新文学》、《台湾文化》等刊物。

除了参加汉诗社,杨守愚在1927年曾与王诗琅、蔡孝乾等人筹组“台湾黑色青年联盟”(后遭到检举),并且在1934年与张深切、赖明弘等人筹组“台湾文艺联盟”,成为会员,并在其机关杂志《台湾文艺》发表作品。

1935年杨逵脱离“台湾文艺联盟”,另外发行《台湾新文学》,杨守愚参与这份杂志的编务工作,并且在上面发表作品。台湾总督府禁止汉文以后,杨守愚转向汉诗的创作,与赖和、陈虚谷等人组织“应社”。;战后,曾担任《台湾文化》的撰稿人。

杨守愚后来任教彰化工业职业学校,在1959年4月8日过世,享年55岁。

张恒豪分析杨守愚作品指出:“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倾向,题材呈现出繁复的多样性,所关注的主题,有日本警察的残暴,蔗糖会社的剥削,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的勾结,封建制度下女性的呻吟,这些黑暗面和挣扎面,与新文学运动的反抗反封建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它道尽一个苦难时代的悲情与希望。”咸认其创作与同世代作家赖和影响。

相关

  • 亚轨道飞行亚轨道太空飞行是进入了太空,但因其飞行轨迹与大气层或地球表面相交而无法完成一周轨道飞行的太空飞行。通常亚轨道飞行是以火箭达成,但Space Gun也曾在实验中达成过。一个常
  • 英国教友会英国教友会是一个英国宗教组织,1927年由教友会国际协会和国际服务教友理事会合并而成。教友会的历史可追溯至17世纪,主张全人类平等、博爱,主张废除奴隶制,曾促成英国当局在1807
  • 性别不安性别不安(英语:gender dysphoria),又称性别焦虑、性别不一致,旧称性别认同障碍(英语:gender identity disorder)或易性症,是一个人因为出生时的性别指定而遭受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性
  • 镰状细胞贫血镰刀型红血球疾病(英语:Sickle-cell disease, SCD)是一组通常由双亲遗传而来的血液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叫做镰状红血球贫血症(Sickle-cell anemia, SCA)。该疾病会引起红
  • 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是一些个人主观体验的症状,其可视作个人在精神病理之上拥有潜在问题的证据。基本症状一般用于评估容易病发心理或精神疾病的高危人士。虽然出现基本症状
  • 松山疗养所所长宿舍松山疗养所,亦称为松山养生园,为台湾日治时期位于台北市南港区的结核病疗养所,其原本为1914年设立的锡口养生院,是台湾第一个专门治疗结核病的医疗院所。松山疗养所在战后持续相
  • 幼猫猫(学名:Felis Catus或Felis silvestris catus),通常指家猫,为小型猫科动物。根据遗传学及考古学分析,人类驯养猫的纪录可追溯至10,000年前的肥沃月湾地区,古埃及人饲养猫的纪录可
  • 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德·沃邦法国元帅 防御工事专员(Commissaire général des fortifications) (1678–1703) 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德·沃邦(法语:Sébastien Le Prestre de Vauban,1633年—1707年),法国
  • 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是苏联枪械工程师托卡列夫把德国7.63×25mm毛瑟弹改成7.62毫米口径,两者略有差异,而且托卡列夫手枪弹膛压要高于毛瑟弹。虽然使用毛瑟弹的枪械基本上
  • 郑美琦郑美琦(1959年11月1日-)是一位台湾职业高尔夫球员,主要参加日本女子高尔夫球巡回赛(JLPGA)与美国女子高尔夫球巡回赛(LPGA),1988年转入职业。郑美琦于1988年罗杰斯特国际公开赛获得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