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2

✍ dations ◷ 2025-02-23 14:02:46 #维生素D2
麦角钙化醇(英语:Ergocalciferol)是维生素D2的化学名,为麦角固醇在紫外线作用下产生的开环甾体(英语:secosteroid)。早期制备的麦角钙化醇商品名为Viosterol,由麦角固醇在紫外线光照下制成,含光固醇(英语:Lumisterol)杂质。麦角钙化醇是一种维生素D膳食补剂,可以治疗吸收不良(英语:Malabsorption)、肝病造成的维生素D缺乏症。此药还可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造成的低血钙症。麦角钙化醇可口服、肌注,在一些蘑菇中天然产生。过量使用麦角钙化醇可造成多尿、高血压、肾结石、肾衰竭、乏力、便秘。长期高剂量使用可造成组织钙化(英语:tissue calcification),因此建议此类人群监测血钙含量。孕妇可以安全使用正常剂量。麦角钙化醇增加肠道、肾脏吸收的钙质。麦角钙化醇最早于1936年发现描述。此物名列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为健保系统(英语:health system)所需的有效、安全药物之一。麦角钙化醇为非处方药,且有通用名药物版本。在英国,此药对国民保健署的一般开支不足每处方每月10英镑。有些国家会在早餐麦片和麦淇淋等食物中加入麦角钙化醇。和晒太阳产生的胆钙化醇(维生素D3)一样,维生素D2可以用于补充维生素D。之前一般认为两种维生素D效果类似,因其在改善佝偻病、降低年长患者跌倒的概率上效果相似。现在对于维生素D2和D3在体内行为是否相似,和生成骨化三醇这种激素的效率,有相互矛盾的一些研究。一些初期研究表明维生素维生素D3效率更高,而其它的研究则表明两者效率类似。维生素D2和D3的新陈代谢路径稍有不同;有研究指出维生素D结合蛋白对维生素D3所形成的骨化三醇有更大亲和力。有汇总分析指出,D3更适合提高血浆25-(OH)D浓度,但也有研究说明两者在维持浓度方面效果相当。有研究发现奥兹海默症患者体内的麦角钙化醇含量较低,但这项研究并未提及这一结果和食品中麦角钙化醇缺乏是否有关。麦角钙化醇和胆钙化醇(D3)的作用机理大致相类。麦角钙化醇本身不具活性,需经过两次羟化才可具有活性:第一步羟化在肝内经过CYP2R1(英语:CYP2R1)生成25-羟基麦角钙化醇(麦角骨化二醇,25-OH D2),第二部在肾内经CYP27B1(英语:CYP27B1)转化为1,25-二羟基麦角钙化醇(麦角骨化三醇,1,25-(OH)2D2)。与胆钙化醇不同,麦角钙化醇不由CYP27A1(英语:CYP27A1)羟化。与D3的对应物比较,麦角钙化醇和各种代谢产物对维生素D结合蛋白(英语:vitamin D-binding protein)的亲和力较低。麦角骨化三醇对骨化三醇受体(英语:vitamin D receptor)的亲和力与骨化三醇相类。麦角钙化醇及其产物可经24-羟化失效。麦角钙化醇最早从麦角中提取,故而得名。现在使用苔藓、真菌和苜蓿进行中波紫外线照射就可以提取麦角钙化醇。以下列出一些食品内的含量:在真菌中,麦角钙化醇由麦角固醇受紫外光照射产生。人类可以吸收利用高D2酵母制成的面包中的维生素D。食用紫外光(UV-B)照过的双孢蘑菇可以改善维生素D缺乏,其作用与维生素D2补充剂效果相类。此类光照处理不会将蘑菇漂白。西方记者发新闻称,一份普通食量(6 g 干重,约合 60 g)的双胞蘑菇经过短波紫外光照射5分钟后可以提供3,500 IU的维生素D,引来多方关注。工业上,麦角钙化醇由酵母中提取的麦角固醇经紫外光照射和提纯制成。医学导航:营养学辅助、代谢、微量元素病理、失调、症状/人名、先天药物(A8/11/12)

相关

  • 电影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字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起来,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电影中看起来连续的画面,是由一帧帧单独的照片完成的,至
  • 细菌性脑膜炎脑膜炎(英语:meningitis)指发生于脑膜的急性炎症,脑膜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保护薄膜。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和颈部僵硬。其他症状还包含精神错乱(英语:mental confusion)或
  • 狄俄尼索斯·特拉克斯狄俄尼索斯·特拉克斯(希腊语:Διονύσιος ὁ Θρᾷξ,前170年-前90年),是生活于希腊化时期的一位语法学家,被一些人认为曾经在亚历山大里亚生活过,之后到罗得岛生活。西方
  • 香草香料植物(英语:herbs)也称为香料植物,是指因为其香气而用在食物、调味品、药品及香料中的植物。在英文里区分香草(herb)和香辛料(spice)。一般香草植物会用到植物的绿叶或是花(可能是
  • 休眠体疟原虫属(Plasmodium)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囊泡虫。本属生物通称为疟原虫。本属生物中有五种疟原虫会使人类感染疟疾,包括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
  • 白川英树白川英树(日语:白川 英樹/しらかわ ひでき Shirakawa Hideki ?,1936年8月20日-),日本化学家,筑波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文化勋章表彰。文化功劳者。白川教授因有关导电聚
  • 氟桂利嗪氟桂利嗪(Flunarizine、2HCL、氟脑嗪、脑灵、西比灵、服脑清)为脑循环系统促进剂,属于一种钙通道阻滞药。 氟桂利嗪是一种非选择性的钙进入阻滞剂、而其运作包括有"组织胺H1"
  • 致癌性致癌物质(英语:Carcinogen)是指任何会直接导致生物体产生癌症的物质,包括化学物质、病毒、放射性核素等。这些物质进入机体后会直接或间接使机体细胞受到损害,导致生物大分子异常
  • 木卫木星拥有79颗已确认的天然卫星,是太阳系内拥有最大卫星系统的行星。当中最大的4颗,统称伽利略卫星,由伽利略于1610年发现,这是首次(除了月球)发现不是围绕太阳的天体。19世纪末起,
  • 贵州小春虫贵州小春虫(学名Vernanimalcula guizhouena)是一种化石,相信是最为古老的两侧对称动物。它们出土于6亿至5.8亿年前的地层,只有0.1-0.2毫米阔。由于它们生存于马林诺冰期(英语:M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