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dations ◷ 2025-10-31 02:15:4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ic acid)的共轭碱磷酸烯醇丙酮酸盐(Phosphoenolpyruvate,缩写PEP)是生物细胞中的常见生化分子,是糖解作用与糖质新生作用的中间产物。它同时也是细胞内储存最高能量的磷酸原(英语:Phosphagen),在标准状态下释放磷酸根时,每莫耳能释放61.9千焦耳的能量。在糖解作用中,此分子是2-磷酸甘油酸在烯醇化酶(enolase)的催化下生成,是一个高能磷酸分子。接下来磷酸烯醇丙酮酸将会进入糖解作用的第10个,也是最后一个步骤中。在糖解作用的最后步骤里,磷酸烯醇丙酮酸将会经由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的催化,使原本接在氧原子上的磷酸根转移到ADP上,进而生成ATP以及丙酮酸。这个反应会放出大量的能量,是一个难逆的反应,其标准自由能变化是31.4 kJ/mol(在pH=7的纯水中)。此外,这个反应也需要钾离子与镁离子(或其他二价阳离子)的参与。由于糖解作用的最后步骤是个难逆反应,因此在糖质新生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替代途径,才能将丙酮酸还原成磷酸烯醇丙酮酸。首先丙酮酸必需要先在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的催化之下,消耗ATP分子并转变成草酰乙酸(Oxaloacetate)。之后草醋酸又会经由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的催化,生成磷酸烯醇丙酮酸,在这个反应中,会消耗掉GTP,并生成GDP与二氧化碳。与前后反应不同的是,以上的两个反应是在线粒体中进行。而且除了直接转变之外,草醋酸还可以利用另一个需要更多步骤的途径,来生成磷酸烯醇丙酮酸。此外,从磷酸烯醇丙酮酸的生成直到果糖-1,6-双磷酸产生为止,中间的糖质新生过程皆是糖解作用的逆反应。在C4类植物与CAM植物中,磷酸烯醇丙酮酸在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的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草醋酸。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君士坦丁大帝306年7月25日 – 312年10月29日312年10月29日 – 324年9月19日 324年9月19日 – 337年5月22日(30年301天)弗拉维·瓦莱里乌斯·奥勒里乌斯·君士坦丁(拉丁语:Flavius Va
- 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英语:Colchicine)是最初萃取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的一种植物碱。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或针状晶体,有剧毒。最先用于治愈风湿病和痛风,但是它的泻药及促进呕
- 斯拉夫语族斯拉夫语族是印欧语系的一个语族,产生于斯拉夫民族。可分为东斯拉夫语支、南斯拉夫语支及西斯拉夫语支,东斯拉夫语支及南斯拉夫语支使用西里尔字母,但也有例外,塞尔维亚语和克罗
- 最小对立体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在音韵学中,指的是在某个语言中一对字词,这对字词的音韵元素,例如语音、音位、声调、时位(chroneme),只有一处相异,而有不同的词意。这个概念可以用来说明某
- 意外意外事故是指一件在指定时间和地点不经常发生的事件,对事件中的当事人而言是没有预计过的,而且这事件会为主角及其身边的人带来某种后果,而后果多数来说都是负面的。意外是很大
- 法医口腔学法医口腔学(英文:Forensic dentistry, forensic odontology)为一种合适处理、检测、评估口腔学(牙科)证据,以对司法审讯中提供评价的学科。其证据包括牙齿等确定年龄和身份,其通过
- 实验科学实验(德语、英语、瑞典语、荷兰语: Experiment),区别于试验,实验是在科学研究中,在设定的条件下,用来检验某种假设,或者验证或质疑某种已经存在的理论而进行的操作。科学实验是可以
- 止痛镇痛药(Analgesic)是指能缓解痛的一类药物。该词起源于希腊语中的"an"(意即“没有”)和"algos"(意即“痛”)。镇痛药通过不同的机理作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对痛觉中枢有选择性抑
- 尼克·何伦亚克尼克·何伦亚克(英语:Nick Holonyak,乌克兰语:Микола Голоняк,1928年11月3日-),出生于伊利诺伊州齐格勒,美国物理学家,于1962年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的可见光发光二极管,担任
- 五边石墨烯五边石墨烯是一种假设的碳的同素异形体。其分子结构以五边形组成,形似开罗五边形镶嵌。这种形态建基于分析和模拟,在2014年被提出。进一步的计算显示纯粹以此形态存在的碳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