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乔治(Henry George、1839年—1897年),美国经济学家、政客、土地制度改革运动人物。乔治创立的土地改革制度和经济意识形态常被称为乔治主义。
亨利・乔治以他的关于土地价值所有税(single tax)的主张而闻名。乔治继承了大卫·李嘉图、詹姆斯·密尔和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等经济学家对土地特点的研究,并全面公式化了这些经济法则。乔治认为,土地价值税是最道德和最高效的税:土地不由任何人创立,是社会共有的公共财产,因而土地税是最道德的税;而土地的供给是恒定的,因此对它收税不会有影响土地生产力或产生无谓消耗等问题,所以土地税也是最高效的。因此,政府应该用只通过土地价值税的来获得收入。这项单一土地税将针对未改善的土地价值,即如果土地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建筑物、景观等等时土地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执行,政府即能征收充足的税收以继续运转,也能减轻社会各阶层公民的负担。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米尔顿弗里也曾赞同过乔治的的看法,说过地价税是“最不坏的税”(the least bad tax)。
出生于美国费城海关税务员家庭,12岁辍学,在“印度”号商船上当水手,19岁前往加州淘金,进入《旧金山时报》()当排字工人,开始研究中国苦力的问题。1879年因《进步与贫困(英语:Progress and Poverty)》一书声名大噪,孙中山对其颇为赞誉:“美人有卓尔基亨利(Henry George)者,……曾著一书,名为进步与贫穷, 其意以为世界愈文明,人类愈贫困,著于经济学分配之不当,主张土地公有。其说风行一时,为各国学者所赞同,其阐发地税法之理由,尤其为精确,遂发生单税社会主义一说。”不幸的是,亨利・乔治的单一税主张从未应用于美国。1897年,他在纽约竞选市长时,突然脑溢血不幸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