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追

✍ dations ◷ 2025-10-29 14:55:08 #辛追
辛追(前3世纪-晚于前168年),是西汉吴氏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育有一子利豨。在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一枚刻有“妾辛追”字样的印章,在马王堆二号墓的考古发现刻有轪侯之印、长沙丞相、利苍等字样官印,因而考古学家推定辛追丈夫是第一任轪侯长沙国丞相利苍,并认为其子是第二代轪侯利豨。辛追去世于公元前168年以后数年间,时年约50岁。1972年,马王堆汉墓的一号墓中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辛追尸体面带病容,鱼尾纹布满眼角,出土时软组织有弹性,关节能活动,血管清晰可见,毛发尚在,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见的不腐湿尸,此后将此类古尸命名为马王堆尸。尸体经湖南医学院专家解剖后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辛追夫人之遗体出土于在一号墓内棺,出土时身高154公分,体重34公斤。虽在地下沉睡了2,100多年,但外型保存完整,全身润泽,皮下软组织柔软而富弹性,关节尚可活动,眼睫毛及鼻毛尚存,左耳鼓膜完好,手指及脚趾纹路清晰。经解剖发现,其内脏保存完好,胶原纤维和刚去世时相似,细如发丝的肺部迷走神经可数。血管裹有凝固的血块,血型为A型。按病理检查,辛追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胆石病;在直肠和肝脏内发现鞭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在其食管、肠胃内有138粒半甜瓜子,可知死于瓜熟季节。按病理推断,可能由胆绞痛(英语:Biliary colic)引起冠心病发作致死,去世时年50岁。辛追夫人的遗体,保存情况如此良好,是世界防腐史上的奇迹;经历了2,100多年而不腐,主要原因不外是密封、深埋地下形成的低温、缺氧和无菌的环境,另外棺内80多升的棺液亦具有抑酶作用。

相关

  • 凤梨蛋白酶菠萝蛋白酶(英语:Bromelain,也简称为菠萝酶、菠萝酶、菠萝酵素)可以意指两种物质,其中一个是狭义指自菠萝科植物榨取出的蛋白酶,另一个则是广义指从榨取物中的其他成分与这些蛋白
  • 肝门静脉肝门静脉是一条从胃、脾脏、胰脏、小肠流至肝脏的静脉。肝门静脉由接受来自胆囊、膀胱和体壁血液的腹大静脉,和接受来自大肠小肠、脾脏、胃和胰脏血液中位于肠系膜中的肝门静
  • 信号肽信号肽(英语:Signal peptide, targeting signals, signal sequences, transit peptides, or localization signals)是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向分泌通路转移的短(长度5-30个氨基酸)肽
  • 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古代中国的四种发明,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三大发明”最早由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后来被麦都思、马
  • 八正道八圣道分(巴利语: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梵语:Ārya aṣṭāṅga mārgaḥ),又译为八正道、八圣道、八支正道、八支圣道、八圣支道,佛教术语,是指佛教徒修行达到最高理想境地涅
  • 阿蒙涅姆赫特五世塞赫姆卡拉(英语:Sekhemkare),埃及第十三王朝国王。据《都灵王表》记载,他在位6年。他统治时期的一座纪念碑上的几块被保存下来。他的名字还刻在尼罗河第二瀑布地区的努比亚尤龙
  • 马塔伊万加瑞·马塔伊(斯瓦希里语:Wangari Muta Maathai,1940年4月1日-2011年9月25日),肯尼亚的社会活动家,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科学硕士。她是绿带运动和非洲减债
  • 各国死刑列表阿富汗(英语:Capital punishment in Afghanistan) · 巴哈马(英语:Capital punishment in the Bahamas) · 白俄罗斯 · 博茨瓦纳 · 中华人民共和国(罪名 · 死刑犯) · 古巴(
  • ConeflowerBrauneria Necker ex T.C.Porter & Britton Helichroa Raf.紫锥花属(Echinacea;发音: /ˌɛkᵻˈneɪʃiə/),又名紫锥菊属或松果菊属,是一种菊科的草本开花植物。原生于北美洲中
  • 简化性质在热力学中,流体的对比性质(英语:reduced properties)也称为简化性质,是指一组正规化的热力学性质,正规化的基准是以临界点的热力学性质为准。对比性质是无量纲的物理量,再配合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