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服

✍ dations ◷ 2025-08-21 15:56:41 #冕服

冕服是汉服的一种,为中国古代(含东亚一些地区的某些历史时间段)男性最高等级的礼服名称。主要由冠(冕冠)、上衣(一般为玄色,即黑色)、下裳(一般为�色,即浅红色。亦有朝代用黄色)、舄等主体部分及蔽膝、绶、佩等其他配件相构成。

周制冕服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六种,主要以冕冠上“旒”的数量、长度与衣、裳上装饰的“文章”种类、个数等内容相区别,但都是黑色上衣配红色下裳,即所谓的玄衣纁裳

周礼六冕(注:此六冕之制,后世各代多不完全照搬):

按《周礼》,群臣亦皆服冕:

冕服之制,传说殷商时期已有,至周定制规范、完善,自汉代以来历代沿袭,源远流长,虽冕服的种类、使用的范围、章纹的分布等等屡有更定、演变,各朝不一,情况较为繁复,但冕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建立,清朝皇帝不再采用冕服,冕服制度在中国亦随之终结,但冕服上特有的“章纹”自清乾隆时期起仍饰于皇帝礼服、吉服等服饰上,民国三年定制的“祭祀冠服”亦将“章纹”施于上衣圆补,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志。据清史稿舆服二记载,皇帝衮服,“色用石青,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其章左日、右月,万寿篆文,间以五色云。春、秋棉、袷,冬裘、夏纱惟其时。 ”

历史上除中国外,冕服在东亚地区的日本、朝鲜、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中亦曾做为国君、储君等人的最高等级礼服。

因各朝各国均有不同定制,情况较复杂,而目前记述最完整者,为明代皇帝衮冕。

明代皇帝衮冕,共有冕冠(冕旒)、玉圭、衮服、中单、蔽膝、玉佩、大带、大绶、舄,共九项所组成。

1957年,北京昌平明神宗的定陵出土有明代冕服上的冕冠、裳、中单、蔽膝、绶、佩、大带等各部分,但唯独缺少上衣,故中国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完整的冕服实物。

明代皇帝只用衮冕,废除其余五冕,为十二旒冕十二章服,用于郊祀祭天地、宗庙、社稷、先农等吉礼,以及正旦、冬至、圣节、册拜等嘉礼。皇太子用九旒冕九章服、亲王同用九旒冕九章服,亲王世子用八旒冕七章服、郡王用七旒冕五章服,郡王长子则止用朝服。朝鲜国王,特许用九旒冕九章服。唯皇帝与皇太子的衮服,为玄衣�裳(嘉靖八年改玄衣黄裳),亲王以降的衮服为青衣�裳。

明代皇帝衮冕之制(万历重修《大明会典》卷六十载有洪武十六年、洪武二十六年、永乐三年、嘉靖八年四次制定的皇帝衮冕制度,摘录永乐三年与嘉靖八年二制):

永乐三年定:

冕冠,十有二旒,冠以皂纱为之,上覆曰�。,桐板为质,衣之以绮,玄表朱里,前圆后方。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 前后各十有二旒,每旒各五采缫,十有二就,贯五采玉珠十二,赤、白、青、黄、黑相次,以玉衡维冠,玉簪贯纽,纽与冠武,并系缨处,皆饰以金,�以左右垂黈纩充耳【用黄玉】,系以玄�,承以白玉瑱,朱纮。

玉圭,长一尺二寸,剡其上,刻山四,盖周礼“镇圭”之制,以黄绮约其下,别以袋韬之,金龙文。

衮服十有二章。玄衣八章:日、月、龙、在肩,星辰、山、在背,火、华虫、宗彝在袖【每袖各三】,皆织成,本色领褾襈裾;�裳四章:织藻、粉米、黼、黻、各二,前三幅、后四幅,前后不相属、共腰,有襞积,本色綼裼。

中单,以素纱为之,青领褾襈裾,领织黻文十三。

蔽膝,随裳色,四章:织藻、粉米、黼、黻各二,本色缘,有�施于缝中,其上玉钩二。

玉佩二,各用玉珩一、瑀一、琚二、冲牙一、璜二,瑀下有玉花,玉花下又垂二玉滴。瑑饰云龙文、描金。自珩而下系组五,贯以玉珠,行则冲牙二滴,与璜相触有声,其上金钩二。有二小绶,六采,以副之,六采:黄、白、赤、玄、缥、绿,�质。

大带,素表朱里,在腰及垂皆有綼,上綼以朱、下綼以绿,纽约用素组。

大绶,六采:黄、白、赤、玄、缥、绿,�质,小绶三色同大绶,间施三玉环,龙文。皆织成。

袜、舄、皆赤色,舄用黑絇纯、以黄饰舄首。

嘉靖八年定:

冠制:以圆匡乌纱冒之,冠上有覆板,长二尺四寸、广二尺二寸、玄表朱里、前圆后方。前后各七采玉珠十二旒,以黄、赤、青、白、黑、红、绿、为之。玉珩、玉簪导、朱缨、青纩充耳、缀以玉珠二。凡尺皆以周尺为度。

衣:玄色,凡织六章:日、月在肩,各径五寸;星山在后;龙、华虫在两袖。长不掩裳之六章。

裳、黄色,为幅七:前三幅、后四幅,连属如帷。凡绣六章,分作四行:火、宗彝、藻、为二行、米、黼、黻、为二行。

中单,素纱为之。青缘领、织黻文十二。

蔽膝,随裳色,罗为之。上绣龙一、下绣火三、系于革带。

大带,素表朱里,上缘以朱、下以绿。不用锦。

革带,前用玉,其后无玉,以佩、绶系而掩之。

圭,白玉为之,长尺二寸,剡其上,下以黄绮约之,上刻山形四。盛以黄绮囊,藉以黄锦。

朱袜、赤舄,黄绦缘、玄缨结。

高丽时期,高丽国王曾接受中国皇帝所赐予的冕服,在《高丽史》等史籍中,记载有高丽文宗十九年(1065年)国王、世子从辽获赐冕服直到高丽末期恭愍王十九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获赐冕服的数次记载,史书中对于这些冕服有的是简单排列有构成要件,有的记载较详细。

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国王使用明代亲王等级的九章冕服,明代时由宗主国中国赐予,其制为上衣青色,饰五章:龙在两肩,山在背部,火、华虫和宗彜在两袖,此三章每袖自上而下各三;下裳�色,饰四章:藻、粉米、黼、黻,每章各二,另有大带、蔽膝、佩、绶等配件。王世子亦曾获赐七章冕服。赐予国王等人冕服的敕书可见《朝鲜王朝实录》的有关章节。朝鲜典籍《国朝五礼仪》中载有根据永乐元年钦赐九章冕服之制、景泰元年钦赐七章冕服之制绘制的分解图,类似相关图像亦见于《世宗大王实录》等书中。明代赐予的冕服并非“量体裁衣”,合身与否皆需穿用。冕服在朝鲜中后期有其自身的发展,并不完全与明代制度相吻合。

大韩帝国时期,国王高宗称帝,遂改为皇帝等级的十二章冕服,大体依照《明会典》皇帝衮冕的嘉靖八年制度设计,其在今日韩国的某些场合,如首尔的宗庙大祭中仍能见到(现今所用与明代制度亦有一定的距离)。

随着遣唐使的派遣,冕服很快传入日本。在文武天皇大宝元年(701年)发布的大宝律令中,明确规定天皇在正式场合需采用类似十二章冕服的“衮龙御衣”。但在元正天皇养老二年(718年)修改后颁布的养老律令中,相关的服装要求又被删除,天皇在正式场合的礼服又恢复为传统白衣。

据《续日本志》记载,圣武天皇在天平四年(732年)正月首次在正式仪式上以冕服为礼服。此后,冕服最终被确定为日本正式礼服。但由于平安时代以来日本天皇逐渐失去实权,着冕服的场合仅被限定在了元旦的朝贺礼以及即位礼中,此后元旦朝贺礼甚至一度被搁置废止,天皇仅在即位礼上穿着冕服。

明朝永乐三年,幕府将军足利义满遣使向明成祖朝贡,明成祖封其为“日本国王”,并赐予包括九章冕服在内的许多礼物。其后,在文禄庆长之役之中,明朝政府试图同丰臣秀吉谈判时,亦曾赐予其七旒皮弁冠和五章皮弁服,其臣下德川家康等次等冕服,丰臣秀吉对此服装亦一度表示接受。

明治维新之后,冕服制度因种种原因在日本被废除,取而代之的则是自平安时代以来传承至今的天皇御服·“黄栌染御袍”。

日本的宫内厅现仍收藏有一套孝明天皇的十二章冕服,分为上衣、下裳,衣、裳均为赤色。

越南自立后继承了冕服,根据《大南典例撮要略新编·礼例》记载:郊祀冕用上方下圆订万寿金字或天地字,金龙云形火焰垂天文远墙莲花云朵,前后左右垂旒二十六。黄丝垂腰,嵌饰并用珊瑚玻璃珍珠金粒。衮衣天青纯线光素凉纱绣日月星辰山龙花虫,垂旒袖口绣龙云。领绿八丝缎绣亚字,里白帛。裳黄纱绣藻火粉米黼黻宗彝并古图八宝回连藤文水波。缘绿宝蓝莲花锦,里黄色南纱,继衣白色帛。革带一包正黄八丝,结白玉方样一片。盾样六片,外各色黄金。袜与大朝同。靴用乌丝绣龙云连藤火焰并金线回文结珍珠珊瑚钻石各项玉粒。

相关

  • 面食面食,粉食中的一种,是指主要以面粉制成的食物,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种类的面食,中国主要有:面条、馒头、拉条子、麻什、烧饼、饺子、包子等,西方有面包、各种烤饼等,种类繁多。谷粉
  • 南开大学临床教学医院南开大学医学院于1988年筹办,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现位于南开大学历史最久远的建筑思源堂内。2017年10月,南开大学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
  • 第一次北方战争 丹麦-挪威 吕贝克 第一次北方战争,又称北方七年战争,1563年至1570年期间,发生在瑞典与丹麦、吕贝克、波兰立陶宛联邦之间的战争。战争的主角是瑞典和丹麦,战争的动因是争夺波
  • 西海舰队西海舰队,可能是指:
  • 游戏四分类法游戏四分类法是法国社会学家罗杰·凯约华提出的对游戏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罗杰·凯约华认为,人类的游戏形式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按照“意识”和“规则”的标准来定义,可以将游戏
  • 朱利奥·拉卡朱利奥·(约埃尔)·拉卡(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 至尊玉至尊玉(?年2月5日-),本名李军仁,2011年导演作品《寻找周星驰》从而加入到叫兽易小星的北京万合天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2013年和叫兽易小星编剧了《万万没想到》而走进观众视野。20
  • 供僧衣节供僧衣节(巴利语:Kathina),又称供僧大会、供僧节,佛教节日,源自于释迦牟尼时代,至今在南传佛教国家,如泰国、斯里兰卡仍然保持了这个节日。供僧衣节是在雨季结束后,连续进行一个月的
  • 新谢泼德火箭新谢泼德火箭(New Shepard)是蓝色起源开发的可回收火箭系统,将是太空旅行的载具。新谢泼德火箭的名称来自美国航天员艾伦·谢泼德 ,他执行过水星
  • 桑乔·加西亚 (卡斯蒂利亚)桑乔·加西亚(西班牙语:Sancho García,-1017年),被称为of the Good Laws(西班牙语),995年起是卡斯蒂利亚与阿拉瓦伯爵直到他去世。桑乔是加西亚·费尔南德斯伯爵和他的妻子里瓦戈萨的艾娃的儿子。在科尔多瓦的阿布·埃米尔·曼苏尔的支持下,他谋反对抗他的父亲。这导致了伯国分裂成他与他父亲的两个部分,两国一直没有重新合并,直到五年后他的父亲去世。他进行收复失地运动透过与潘普洛纳的加西亚·桑切斯二世和巴努·戈麦斯的加西亚·戈麦斯共同对付曼苏尔。1000年7月,桑乔领导的联军在塞韦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