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弼德

✍ dations ◷ 2025-07-08 23:44:44 #1903年出生,1972年逝世,美国汉学家,俄罗斯裔美国人,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校友,古根海姆学者,俄罗斯汉学家,滨海边疆州人

卜弼德(1903年4月8日-1972年6月29日),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德贝格(英文:Peter Alekseevich Budberg,俄文: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дберг),也名彼得·冯·布德贝格男爵(Baron Peter von Budberg)、彼得·亚历克西斯·布德伯格(Peter Alexis Boodberg),为著名俄裔美籍汉学家,曾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卜弼德学风博学深邃,被认为是20世纪功勋显著的汉语、汉字、中国历史的推广者和教育家。他与学生的研究自成一派,称作“卜派汉学”(Boodbergian)。

卜弼德1903年4月8日生于俄国海参崴,他的父亲是俄罗斯驻海参崴军队指挥官,他的祖先则是来自美因茨、于13世纪定居于爱沙尼亚的一支波罗的海德国人。一战爆发后,卜弼德在圣彼得堡军事学校受训,于1915年前往伪满洲哈尔滨,开始研究语言学,后返回海参崴东方研究所研习汉语言。

1920年、1921年间,卜弼德一家逃往美国,定居于旧金山。他进入加州大学进修,于1924年取得东亚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于1930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932年开始受雇于加州大学伯利克分校任教。1937年成为副教授,1940年任系主任,1948年升为全职教授,1964年任美国东方学会主席。他还于1938年、1956年及1963年三度获得古根海姆基金。

1972年6月29日,卜弼德因心脏病发作而与世长辞。

卜弼德先生一九三○年起即在柏克莱讲授汉学,开山比许多人早,于时间上属于高本汉那一辈的人物,所以他的及门和私塾弟子特别多,在美国汉学界,所谓“卜派汉学”(Boodbergian)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学术风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卜派汉学家讲究对于中国古典(尤其是唐朝以前的文史哲典籍)的绝对把握,于字汇和辞句的质理做彻底的了解,不苟且,不放松,追索文字的源头,分析文字的发展,凡事以历代字书的证据为依归,辅之以西方文字训诂学的知识,不惜与现实中国社会的传承相违背。卜派汉学的优点在承认隋唐以前已经成立的书籍的权威,把“汉学”当做是一种直指古典的探索,因此破除许多初学者投机取巧避免古典的机会,强迫他们钻研那些连中国人都觉得疲倦的故纸。

主要研究论著包括:

相关

  • 性爱恐惧症性爱恐惧症(英语:Erotophobia),也称恐性症,是一个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期由研究人员所定义的术语,描述性行为相关的态度与信仰连续尺度上的一个极端,另一端是性爱倾向(Erotophil
  • 撒努西阿买得·撒努西 (英语:Ahmed Al-Zubair al-Senussi 或 Zubeir Ahmed El-Sharif,阿拉伯语:أحمد الزبير الشريف‎,1934年-),利比亚政治人物,是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
  • 外周神经病变周边神经病变(英语:Peripheral neuropathy,缩写PN)俗称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疾病或异常状态下的神经系统 。虽然在大众文化中神经病常常是一种代替精神病的说法,但神经病实
  • 伊豆伊豆群岛是日本所拥有、位于太平洋中的一个群岛,位于伊豆半岛以南、小笠原群岛以北,行政上属东京都管辖(东京都岛屿部),面积296.5平方公里,群岛中10个主要岛屿均是火山岛。伊豆群
  • 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又称美拉德反应、梅拉德反应、梅纳反应、羰胺反应,是广泛分布于食品工业的非酶褐变反应,指的是食物中的还原糖(碳水化合物)与氨基酸/蛋白质在常温或
  • 二等士官长军士长(英语:Sergeant Major),又称士官长,是军衔之一。在一般国家的军队体制里,军人分为军官、士官及士兵三大系统,各有其任务执掌,士官又可区分为军士长及士官。在中华民国的相关军
  • 艾奎诺阿基诺可以指:
  • 麻江县麻江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面积122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21万。邮政编码557600,县政府驻杏山街道。麻江县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1
  • 推销员 (电影)《推销员 (电影)》(波斯语:فروشنده‎)是一部2016年的伊朗电影,由阿斯哈·法哈蒂执导兼编剧,Shahab Hosseini、Taraneh Alidoosti主演。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 好莱坞往事《好莱坞往事》(英语:,或记作)是一部2019年美国和英国合拍的喜剧剧情片,由昆汀·塔伦蒂诺执导兼编剧。该片以群戏的方式呈现,其主演包括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