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弼德(1903年4月8日-1972年6月29日),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德贝格(英文:Peter Alekseevich Budberg,俄文: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дберг),也名彼得·冯·布德贝格男爵(Baron Peter von Budberg)、彼得·亚历克西斯·布德伯格(Peter Alexis Boodberg),为著名俄裔美籍汉学家,曾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卜弼德学风博学深邃,被认为是20世纪功勋显著的汉语、汉字、中国历史的推广者和教育家。他与学生的研究自成一派,称作“卜派汉学”(Boodbergian)。
卜弼德1903年4月8日生于俄国海参崴,他的父亲是俄罗斯驻海参崴军队指挥官,他的祖先则是来自美因茨、于13世纪定居于爱沙尼亚的一支波罗的海德国人。一战爆发后,卜弼德在圣彼得堡军事学校受训,于1915年前往伪满洲哈尔滨,开始研究语言学,后返回海参崴东方研究所研习汉语言。
1920年、1921年间,卜弼德一家逃往美国,定居于旧金山。他进入加州大学进修,于1924年取得东亚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于1930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932年开始受雇于加州大学伯利克分校任教。1937年成为副教授,1940年任系主任,1948年升为全职教授,1964年任美国东方学会主席。他还于1938年、1956年及1963年三度获得古根海姆基金。
1972年6月29日,卜弼德因心脏病发作而与世长辞。
卜弼德先生一九三○年起即在柏克莱讲授汉学,开山比许多人早,于时间上属于高本汉那一辈的人物,所以他的及门和私塾弟子特别多,在美国汉学界,所谓“卜派汉学”(Boodbergian)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学术风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卜派汉学家讲究对于中国古典(尤其是唐朝以前的文史哲典籍)的绝对把握,于字汇和辞句的质理做彻底的了解,不苟且,不放松,追索文字的源头,分析文字的发展,凡事以历代字书的证据为依归,辅之以西方文字训诂学的知识,不惜与现实中国社会的传承相违背。卜派汉学的优点在承认隋唐以前已经成立的书籍的权威,把“汉学”当做是一种直指古典的探索,因此破除许多初学者投机取巧避免古典的机会,强迫他们钻研那些连中国人都觉得疲倦的故纸。
主要研究论著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