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磷酸吡哆醛
✍ dations ◷ 2025-07-18 19:06:45 #磷酸吡哆醛
磷酸吡哆醛(英语:Pyridoxal phosphate;PLP)是维生素B6的活性形式。这种维生素主要包括三种天然有机化合物:吡哆醛、吡哆胺与吡哆醇。磷酸吡哆醛参与催化的几种反应有:转氨基作用、α-脱羧作用、β-脱羧作用、β-消除作用、γ-消除作用、消旋作用以及羟醛反应。磷酸吡哆醛在所有转氨基作用反应以及一些氨基酸的脱羧与脱氨反应中充当辅酶的角色。磷酸吡哆醛的醛基与氨基转移酶中特定赖氨酸基团的ε-氨基之间形成希夫碱键(内部醛亚胺)。氨基酸底物中的α-氨基置换活性位点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生成的外部醛亚胺变得去质子化而形成一个醌型中间体,后者转而在不同的位置上接受一个质子以形成一个酮亚胺。酮亚胺水解,使复合酶的氨基得到再生。除此之外,磷酸吡哆醛也是某些以不常见的糖(如过氧糖胺、脱氧糖胺)作为底物的转氨酶所需的辅因子。在这些反应中,磷酸吡哆醛与谷氨酸起反应,谷氨酸的α-氨基转移到磷酸吡哆醛上,生成磷酸吡哆胺(PMP)。磷酸吡哆胺接着转移它的氮到糖上,形成一个氨基糖。磷酸吡哆醛参与的生化过程还有:磷酸吡哆醛不参与赖氨酸分解代谢中的转氨反应。人们在肝脏中的糖原磷酸化酶上亦发现了磷酸吡哆醛,当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发出信号时,此酶在糖原分解过程中使糖原降解。然而,此酶没有利用活性的醛基,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磷酸吡哆醛上的磷酸基团以在反应中起作用。尽管绝大多数依赖磷酸吡哆醛的酶都会通过活性位点上的一个赖氨酸残基与磷酸吡哆醛形成一个内部醛亚胺;而一些依赖磷酸吡哆醛的酶没有此赖氨酸残基,取而代之的是活性位点上的一个组氨酸。这样一来,组氨酸无法形成内部醛亚胺,并且因而这个辅酶无法以共价键的形式被拴到酶上。GDP-4-酮-6-脱氧甘露糖-3-脱水酶(ColD)是此类酶的一个例子。此物质由吡哆醛通过吡哆醛激酶的催化进行合成,其过程需要一分子的ATP。磷酸吡哆醛在肝脏中被代谢掉。医学导航:营养学辅助、代谢、微量元素病理、失调、症状/人名、先天药物(A8/11/12)医学导航:营养学辅助、代谢、微量元素病理、失调、症状/人名、先天药物(A8/11/12)
相关
- 生物量生物量(Biomass)是指一条食物链可支持的生物总质量,一个动物或植物物种的活个体的总量或重量,称为物种生物量,而群落中所有物种活个体的总量或重量,称为群落生物量。生物量通常以
- 转化转型(英语:transformation),又译转化,即细胞通过摄取外源遗传物质(DNA或RNA)而发生遗传学改变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转化的DNA片段称为转化因子。受体菌只有处在感受态时才能够摄
- 世界人口日世界人口日(英语:World Population Day),源于1987年7月11日世界50亿人口日。现在每年的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1987年7月11日,在前南斯拉夫出生了一位婴儿,联合国将其象征性地认定
- 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英语:Light-emitting diode,缩写为LED)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透过三价与五价元素所组成的复合光源。此种电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现,早期只能够发出低光度的红光,
- 日本环境省环境省(日语:環境省/かんきょうしょう,英语: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是日本中央省厅之一。负责地球环境保全、防止公害、废弃物对策、自然环境的保护及整备环境。以下是各部
- 肉瘤肉瘤(英语:sarcoma;希腊语:σάρκωμα,sárkomma,源于sárka,意为肉、软组织,词尾~om指肿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组织来源为支持组织—间胚叶组织(准确一点,来自中胚层)。与上皮组织恶性
- 亚利桑那截至2010年亚利桑那州(英语:Arizona,i/ɛərᵻˈzoʊnə, ærᵻ-/)是美国一个位于西南部的州份,同时也是西部和山区州份之一。此州是美国第6大及人口第14大的州份。首府和最大城
- 镑 small(货币)/small英国英镑(货币符号:£)是英国法定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英镑主要由英格兰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发行机构。最常用于表示英镑的符号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英镑取的ISO 4217货币代码
- 单键在有机化学中,单键(英语:Single Bond),是一种两原子间共用2个价电子所形成的,共享一对电子的键结形态的,共价键的分类称呼。单键是最常见的共价键类型。单键一般会比同种原子形成的
- 赵东元赵东元(1963年6月-),出生于辽宁沈阳,籍贯河北卢龙,中国物理化学家,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1963年出生于辽宁沈阳,籍贯河北卢龙。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0年先后获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