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加

✍ dations ◷ 2025-10-21 04:54:19 #古罗马,欧洲服装,民族服饰

托加长袍(拉丁语:Toga,希腊语:τήβεννος,简称托加,或称罗马长袍)是最能体现古罗马男子服饰特点的服装。它是一段呈半圆形长约6米,最宽处约有1.8 米的羊毛制兼具披肩、饰带、围裙作用的服装。穿着时一般在内穿一件麻制的丘尼卡(拉丁语:Tunica),然后将托加搭在左肩并围绕全身。托加也是罗马人的身份象征,只有男子才能穿着,而女子只能穿斯托拉(拉丁语:Stola)及帕拉(拉丁语:Palla),而没有罗马公民权者更是被禁止穿着托加。

虽然经常与罗马人联系在一起,但托加长袍却是从当地土著的穿着的长袍发展而来的。据认为,托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王政时代的罗马第二个王——努玛·庞皮留斯在位期间(前717年至前673年)。在室内或者田间劳作时,托加通常被脱下,但是托加被认为是罗马人在室外唯一得体的盛装。根据卢基乌斯·昆克蒂乌斯·钦钦纳图斯的故事可以看出罗马人对托加的重视:当来自元老院通知其已经被选为独裁官的信使到来时,钦钦纳图斯正在自己的田间耕作,一见到他们,钦钦纳图斯就马上派其妻回家去取托加长袍以便能得体地接待信使。即使故事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但是这个故事也表现出了罗马人对此事的态度。

随着时代的变化,服饰的风格也在改变,罗马人吸收了希腊人和伊特鲁里亚人穿的衬衣“丘尼卡”(拉丁语:Tunica,希腊语:χιτών)。与此同时,托加却变得越来越宽大,同时穿着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宽松。对于各种需要大动作的工作而言,托加正变得越来越没有用处。因此,在军队中托加的地位逐渐被萨古姆(拉丁语:Sagum,羊毛披风)所取代。在和平时期,托加也逐渐被各种其他使用纽扣或紧身披风所取代。但是,在帝国时期依旧是正式的宫廷服饰。

在托加长袍逐渐从日常生活中消失的同时,它作为庆典服饰和身份标志的作用却变得越来越显著。早在前5世纪甚至更早的时候,托加就被看作是拥有罗马公民权者的特有标志。而外来者及被放逐者(均没有公民权)历来不被允许穿着托加:

所有级别的罗马官员都穿着托加以彰显其威仪。假如有官员穿着希腊斗篷和凉鞋的话,如果不是被视作犯罪的话,也会被视作极端不恰当的行为。奥古斯都在一次群众集会上看到一群穿深色斗篷的穷人时,他愤慨地引用维吉尔的句子喊道:

于是他命令市政官今后不再允许任何人不穿托加出现在广场、赛马场及其附近。

穿着不同类型或不同装饰的托加代表着一个人的地位、等级,因此剥夺某人穿着某种托加的权利就变成了一种惩罚措施,例如皇帝提比略:

由于士兵们不穿托加,因此,托加往往被视作和平的标志。平民往往被称为“穿托加的人”(拉丁语:Togatus)以区别于穿萨古姆的士兵。西塞罗就在《论责任》(拉丁语:De Officiis)时说过:

共有好几种不同的托加,分别用于不同的用途,其中包括:

相关

  • 水杨酸类药物水杨酸(英语:Salicylic acid,源于拉丁文的“杨柳” salix),又名柳酸、邻羟基苯甲酸、2-羟基苯甲酸。水杨酸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丙酮、松节油,不易溶于水,20°C时溶解度为
  • 巴伯·B·科纳布尔小巴伯·本杰明·科纳布尔(Barber Benjamin Conable, Jr.,1922年11月2日-2003年11月30日)是一位美国军人、政治家。1922年出生于纽约州沃索,曾任美国众议院议员和世界银行行长。2
  • 异嘌呤醇别嘌呤醇(英语:Allopurinol,又名别嘌醇、异嘌呤醇)是主治高尿酸血症(血浆中的尿酸浓度过高)及其并发症痛风病等的药物。别嘌呤醇是一种嘌呤类似物;它是次黄嘌呤(体内一种常见的嘌呤)
  • 张贞生张贞生,字干臣,江西庐陵县人,清朝政治人物。顺治十五年(1658年)登戊戌科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工诗,有《王山遗响》。
  • 安德烈·巴比什安德烈·巴比什(捷克语:Andrej Babiš;1954年9月2日-)是捷克富豪和从政者。他是捷克政党“是的2011”的创建者和领导人。“是的2011”于2017年捷克立法选举赢得捷克众议院200席中
  • 台湾城市历史人口列表此表上的名称已尽量让地名配合年代,即尽量符合当时对当地的称呼。每个地名连结到的条目,除非有详介当时当地的条目(例如:大稻埕、艋舺)才直接连结之,否则大多连结到的条目为当时当
  • 油煎煎是常见的烹调方法,指用锅把少量的食用油(烹调用油)加热到摄氏150-200度之间,再把食物放进去,使其熟透。表面会产生美拉德反应而成金黄色乃至微焦,并散发浓烈、特殊的焦香味。
  • 康拉德·海德坎普康拉德·“科尼”·海德坎普(德语:Conrad „Conny“ Heidkamp,1905年9月27日-1994年3月6日),已故德国足球运动员。作为一名后卫,他曾先后效力于杜塞尔多夫及拜仁慕尼黑,并随后者在19
  • 大菩萨岭 (1966年)《大菩萨岭》(だいぼさつとうげ)是1966年上映的日本时代剧,原作为中里介山同名著作。
  • RNA提取RNA提取(英语:RNA extraction)即从生物学样品中纯化RNA。该步骤的麻烦点在于:细胞与组织中的遍布着核糖核酸酶,这种酶可迅速降解RNA。用于分子生物学的从样品中分离RNA的方法有多